暴力持续市民焦虑 香港移民潮再起
回顾历史,港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悠久,目的都是寻求更好更有保障的生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港人出现多次间歇性的移民潮,如1967年、1997年前等,许多港人移民海外,取得外国护照后再回港继续打拼。而近期的修例风波是新的催化剂,再加强了港人往外走的决心。
移民首因社会撕裂严重
据中文大学10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2%受访市民有移民或移居外地打算,较去年底同类调查上升8%,其中更有近一成受访者已付诸行动,为移民做准备。政治争拗多、社会撕裂严重往往是最多人提及选择移民的因素,而最多受访者想去移居目的地,分别是加拿大、澳洲和台湾。
此外,据美联移民顾问统计的数据显示,自5月份起收到的港人移民查询就拾级而上,连升4个月,其中9月份收到的查询量,较5月份更是急升达14倍。美联移民顾问总监黄秀颖表示,经过多个月的资讯发放及酝酿,港人移民潮进入新阶段,由最初的查询及考虑,已经发展到付诸行动正式申请。
近期移民讲座场场爆满
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指出,最近移民讲座场场爆满,“港人今次真系会走”。他表示,若现时社会问题没有改变,令市民对香港的中长远经济、政治环境失去信心,移民潮就会出现。香港以前曾有过几次移民潮,但之后都有人选择回流。关焯照认为,相比起之前的移民潮,现时有移民倾向的一批中产多为较年轻人士,随着他们对香港失去信心,不愿再留在香港,可能会将家人全部带去外国长居,而不会选择做香港外国两边走的“太空人”。
关焯照又指,考虑移民的大多数是中产阶级和专业人士,在香港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有楼有车,他们中的职业包括律师、银行家和医生等。如果他们移民了不再回来,将导致本港大量专才流失。关焯照指,现阶段政府亟须解决政治问题,稳住港人的信心。
亟须解决政治问题
不过,移民始终是一个长远的决定,当中涉及较多因素,港人是否真的能够“说走就走”?美联物业高级董事(企业拓展)谢梓旻认为,移民不是单一时段,而是会跨越几年的过程,今年下半年开始谘询移民的人数开始上升,但因从申请到决定需要一段时间,现阶段要判断本次移民的规模是否近些年来最大的,还是为时过早。
谢梓旻指,目前已经有很多客户将移民的想法付诸行动,就他遇到的客户来说,大部分客户都会选择移民葡萄牙,甚至不少客户已经完成了投资当地房产或基金的过程,并获得居留签证。
谢梓旻分析道,葡萄牙的优势在于其位于欧洲,但不需要坐“移民监”,加上移民门槛不高,最低35万欧元(约306万港元)就可以入场,是不少欲“移民不移居”港人的理想选择。谢梓旻分析,与90年代不同,现时选择移民的人士多为专业人士,出于现实考虑或会选择留港工作,因香港的人工水平在全世界来说都是前列。
除了以上所说的欧洲国家,港人多数会选择英语系国家去移民,澳洲正是港人移民最爱。有本地移民公司表示,澳洲的优势在于与香港的时差较小,气候也较温和,而且澳洲地大物博,发展潜力高,加上都是实行英式普通法地区,专业人士较容易在当地就业。
此外,加拿大也是传统上较受港人欢迎的移民地,但当地位处北方气候较寒冷,生活都较宁静,习惯了热闹的香港人可能不适应。至于美国由于目前政治上有反移民倾向,加上时不时有暴力枪击事件发生,政策加上安全问题令港人移民的意欲降低。
移民亚洲地区成本较低
单就移民所需的资产条件来说,澳洲和加拿大要求都颇高,澳洲投资移民要求拥有不少于500万澳元(约2708万港元)资产,而加拿大则要求拥有160万加元(约953万港元)的资产。
相较而言,移民亚洲热门城市的资产门槛就更加经济。如想移民中国台湾地区要求投资新台币600万元(约154万港元);想在马来西亚取得为期10年的居留权(非移民),只须在大马海外银行存有30万马币(约56万港元)作定期存款户口。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表示,港人选择移民,并非只因单一的原因,如香港的楼价过高、生活成本高等都是影响的因素。但移民海外亦有一定的风险,如收入、医疗、饮食习惯,以及社交网等问题,在决定移民前都要认真考虑。
“围城”外面的人不想进来
“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现时“围城”外面的人也不想进来。记者采访了一名今年刚来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内地学生,这名学生表示,因为前期投入太大,所以即使在修例风波发生后,也硬头皮过来读书,如果再让她选择,一定不会选择来香港。她又表示,在一些她认识的朋友中,一些原本考虑来港读书的人,现时都不会选择香港。
她说毕业后也不打算留在香港工作,现时内地的一些城市发展势头很好,加上香港现时的社会环境令人失望,毕业后一定会回内地寻找机会。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案,在今年的港校留学展览,因为社会事件有损口碑,来港校谘询的人数亦大幅减少。此外,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持单程证的内地新移民已不如往年多,反映香港对内地人的吸引力大降。
长久以来,人才都是香港的优势之一,虽然现阶段暂未见到大规模的人才流失,但若修例风波持续,甚至进一步恶化,可预见香港人才将持续外流,而香港亦会失去其吸引人才的魅力。如果不能及时恢复港人及外来人才对本港的信心,届时必将会对本港劳动市场造成沉重的冲击。
回顾历史,港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悠久,目的都是寻求更好更有保障的生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港人出现多次间歇性的移民潮,如1967年、1997年前等,许多港人移民海外,取得外国护照后再回港继续打拼。而近期的修例风波是新的催化剂,再加强了港人往外走的决心。
移民首因社会撕裂严重
据中文大学10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2%受访市民有移民或移居外地打算,较去年底同类调查上升8%,其中更有近一成受访者已付诸行动,为移民做准备。政治争拗多、社会撕裂严重往往是最多人提及选择移民的因素,而最多受访者想去移居目的地,分别是加拿大、澳洲和台湾。
此外,据美联移民顾问统计的数据显示,自5月份起收到的港人移民查询就拾级而上,连升4个月,其中9月份收到的查询量,较5月份更是急升达14倍。美联移民顾问总监黄秀颖表示,经过多个月的资讯发放及酝酿,港人移民潮进入新阶段,由最初的查询及考虑,已经发展到付诸行动正式申请。
近期移民讲座场场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