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煜明:精英“厌战”纷弃美 吸人才好时机

今年1月上任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

  中评社香港4月29日电/国际地缘政治愈趋复杂、多变,但香港依然恪守国际化、高包容性及多元化的优势,并获国家坚定支持打造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有利汇聚国际高端人才交流合作。今年1月上任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特别提到国际政治角力等因素影响下,或有机会让更多海外学者及内地生考虑来港发展,会是本港大学招募人才的好时机。该校亦密锣紧鼓制定2026至2030年的策略计划,重点之一正是要建设人才枢纽,把最优秀人才汇聚港中大。

  香港文汇报报导,国际局势变化,对学术及科研界也难免带来冲击。近月出现在美华人科学家归国潮,欧洲多地亦正计划更积极吸纳人才。“在招募(教职员)方面,可能会有部分教授选择考虑来港工作,所以这(大环境)可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进一步招募更多人才。”身兼香港科学院院长的卢煜明,近日接受访问时阐述在当前全球变局下香港的人才机遇。

  港拥低税制及湾区市场优势

  他认为,当学者在外碰上动荡时代,或会开始考虑选择到其他地方工作,“而香港近年正在大力抢人才,同时积极推动创科,加上香港本身有低税制、大湾区市场等优势,这对于想发展科技、想落地、想创业的教授而言,就有可能会选择在这时间加入我们。”

  同样地,内地精英学生亦有更多机会考虑来港升学,“一些内地生本身可能想去美国知名大学进修,但见到有动荡之后,就有可能改为选择香港。”因此他强调,即使本港大学面对削减拨款,但招聘人才方面“一定要给足够资源去做!”

  主动奔赴各国推介香港教育

  卢煜明续指,港中大设有多项招聘计划,自2023年至今已招募约150名学者,他们来自约20个国家或地区。而非本地生方面,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大学非本地本科生限额提升至40%,港中大现时最新比例为23.6%,“其实都升得几快,但同时亦不能升得超快,始终要考虑宿位等配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