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纪录片:生动讲述不等于戏说秘史
具体而言,历史题材纪录片在注重大历史的同时,在叙述观上凸显“微观视角切入叙述”。在内容层面,历史题材纪录片以小见大,更多关注时代洪流中个人的命运起伏,以小故事映射大时代。诸如《历史那些事》《神都洛阳》《千古风流人物》等作品都采取讲述一个个具体历史人物故事的形式,创作者不是照本宣科地表达历史学界对该人物的各种评价,而是通过讲述人物经历的具体小事以及当时的所思所想,支撑起或豪迈或洒脱或执着的鲜明人物形象,帮助观众从人物的命运和言行中拼凑出对宏观历史的大致印象。
与传统创作惯常采用严肃庄重的叙事基调不同,当下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大多运用虚构、再现、戏剧化等新潮手段、轻松语态讲述历史。解说语言或突出情感色彩,或注重文学性,或融入幽默的网络用语,将传统史料拆解为易于被观众理解接受的碎片化信息。比如《历史那些事》的分集名中有“在下东坡,一个吃货”“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等,以时尚、新奇的角度,戏说、调侃的方式切入历史讲述,激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惟有香如故》在用香料切入历史讲述时,导演时不时出镜,穿越进历史场景之中,不仅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解,更创新性地将现代实验室“搬进”历史时空,形成古今对话的奇妙格局,既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又补充了现代科学知识。
伴随着数字媒体的繁荣,曾经被追捧的情景再现、动画等表现方式逐渐成为常态。在更新潮的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参与下,历史题材纪录片和真人秀、文化讲坛等节目样式结合,提高互动性、沉浸感。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将交互技术融入对福州茶园山一座宋代古墓的考古发掘和揭秘中,把亲身体验、知识性和悬疑感三者交织起来。体验VR纪录片《古籍寻游记》时,观众可以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手柄体会在甲骨上刻字的触感;也可以穿上铠甲,化身汉代戍边将士。纪录片《中国》以老子与孔子的对谈揭开中国故事的序章,精心设计的畅谈场景,有树、有风、有笼罩着人物发髻衣袖的细细光辉,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一刻穿越千年清晰再现,让人感到深沉而又亲近。
须知,人们观看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正确的历史知识,从具体的历史故事或人物经历中发现历史发展规律,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引导。所以,创作者一方面应在历史知识的积累和正确史观的锤炼上下“硬桥硬马”的功夫,多方搜集史料,请教权威专家,追踪学界动态,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大致的历史脉络形成基本认识。在此之上进行艺术创作,才是有根基的创作。另一方面,在探索纪录片创作边界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守纪实精神,以求真为底层逻辑,更多使用文物遗址、文献资料以及专家学者讲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辅以适当的情景再现形式,并运用色调处理与字幕标注等方式,帮助观众区分纪实影像与戏剧演绎。
总之,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不应简单地说逸闻趣事,也不能沉迷于戏剧性的演绎再现,而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梳理历史脉络,探寻中华文化基因,建立今与古的联系,让历史对当代生活产生浸润,让更多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灿烂文明产生关注和理解,进而生发出更高层面的文化自信,凝聚更加强大的前行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
具体而言,历史题材纪录片在注重大历史的同时,在叙述观上凸显“微观视角切入叙述”。在内容层面,历史题材纪录片以小见大,更多关注时代洪流中个人的命运起伏,以小故事映射大时代。诸如《历史那些事》《神都洛阳》《千古风流人物》等作品都采取讲述一个个具体历史人物故事的形式,创作者不是照本宣科地表达历史学界对该人物的各种评价,而是通过讲述人物经历的具体小事以及当时的所思所想,支撑起或豪迈或洒脱或执着的鲜明人物形象,帮助观众从人物的命运和言行中拼凑出对宏观历史的大致印象。
与传统创作惯常采用严肃庄重的叙事基调不同,当下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大多运用虚构、再现、戏剧化等新潮手段、轻松语态讲述历史。解说语言或突出情感色彩,或注重文学性,或融入幽默的网络用语,将传统史料拆解为易于被观众理解接受的碎片化信息。比如《历史那些事》的分集名中有“在下东坡,一个吃货”“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等,以时尚、新奇的角度,戏说、调侃的方式切入历史讲述,激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惟有香如故》在用香料切入历史讲述时,导演时不时出镜,穿越进历史场景之中,不仅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解,更创新性地将现代实验室“搬进”历史时空,形成古今对话的奇妙格局,既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又补充了现代科学知识。
伴随着数字媒体的繁荣,曾经被追捧的情景再现、动画等表现方式逐渐成为常态。在更新潮的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参与下,历史题材纪录片和真人秀、文化讲坛等节目样式结合,提高互动性、沉浸感。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将交互技术融入对福州茶园山一座宋代古墓的考古发掘和揭秘中,把亲身体验、知识性和悬疑感三者交织起来。体验VR纪录片《古籍寻游记》时,观众可以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手柄体会在甲骨上刻字的触感;也可以穿上铠甲,化身汉代戍边将士。纪录片《中国》以老子与孔子的对谈揭开中国故事的序章,精心设计的畅谈场景,有树、有风、有笼罩着人物发髻衣袖的细细光辉,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一刻穿越千年清晰再现,让人感到深沉而又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