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明年办航天科学双主修课程

右图:中大表示,他们的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是香港唯一的国家级卫星遥感基地,课程可让学生利用接收站的数据进行研究。左图:中大与中大(深圳)将于明年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双主修课程。(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0月19日电/国家航天事业飞速发展,香港亦从各方面积极参与。香港中文大学昨日宣布,将与中大(深圳)于明年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双主修课程,学生需以中大开设的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为其中一门主修课程,在香港及深圳的校区各学习两年,打好航天专业知识基础。

  大公报报导,中大副校长(教育)潘伟贤表示,该课程设计呼应政府提出的《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能让学生获取遥感、地理空间等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能把握香港和深圳的发展机遇。

  到港深两校区学习

  中大与中大(深圳)会各自作收生安排,并提供理工科、人文社科和数据科学范畴内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经中大取录的四年制学生将以中大开设的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为第一主修,并在课程范畴内选读由中大或中大(深圳)开设的另一主修;而由中大(深圳)取录的学生,修读其入学所申请的主修课程外,将以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为第二主修。

  就业选择范围广泛

  中大预计于下一学年开始收生,暂定的招生名额为20至25个,鼓励修读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理科的同学选读。目前规定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时间里,每学年会安排一个学期在沙田、另一学期在深圳,暑期也会组织大湾区实地考察或亚洲考察等内容。潘伟贤表示,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有机会和不同校区的同学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潘伟贤亦介绍,中大的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是香港唯一的国家级卫星遥感基地,该课程让学生可以利用接收站的数据进行研究,相信中大强大的科研基础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她亦认为,双主修的做法让学生可以透过第二主修更深入学习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相关的领域,因此学生在毕业后也可去到航天机构工作,或者在环境咨询公司、地理资讯系统、政府机构等地方就业,就业选择范围广泛。

  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教育)蔡小强谈到,深圳有华为、腾讯等世界著名企业,“我们希望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大湾区各类企业的访问及科研项目,毕业之后有更多机会在著名企业就业”。潘伟贤亦补充,目前中大正与大湾区内地多个机构联络合作,相信未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等发展机会。

写字楼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