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各民族人民之间频繁互动。秦朝实现“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秦汉实行的郡县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历史发展趋势,以郡县对辽阔的国土直接进行管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推动汉唐文明的高度繁荣和多民族融合。秦汉以后,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此后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历史上,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各朝代都因时因势采取各种有效举措。如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新疆,唐代创设羁縻州府经略边疆。元朝建立后,完成了大漠塞外与中土农耕区连为一体的政治统一,民族实现融汇,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通过理藩院统辖、盟旗制等制度,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不断强化。清中后期,儒学逐渐成为主导文化,藏传佛教又成为沟通藏、蒙两族的另一文化纽带,强化了文化融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不断得到加强与升华。我们可以看到,在秦朝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各民族在民族融合中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认同,铸就了追求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即便遭遇重大挫折也团结凝聚、奋勇向前,把国家统一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外敌入侵,我国各族人民发扬伟大团结精神,英勇奋斗,浴血奋战,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中国之所以在衰败凋零中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通过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不断坚定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坚持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