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侯友宜访日可能有“双面刃效应”

侯友宜

  中评社台北7月30日电(作者 柳金财)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将于7月31日至8月2日赴日本访问,拜会日本国会议员、侨界人士,并接受当地媒体专访。对侯而言,显然是希望将大选的高层次政治,取代市政地方治理层次,藉由创造公共议程设定及新闻焦点议题,提高支持度,尤其在国民党全代会获得正式提名后党内整合取得初步成效。

  媒体对于侯友宜的两岸政策及路线,和对美日政策的描述,较为“模糊不清”,表明侯竞选团队在政治沟通及政策倡议方面,尚有改善空间。侯竞选团队至日本访问,已非原先的市政访问,考验竞选团队的议题设定能力。如果能够藉由积极接受国外尤其日本媒体的访谈,更有效的对外发声,获得海外的高度评价再传回台湾,一方面能提高侯友宜作为“总统”参选人的国际能见度;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极大政治影响,即“出口转内销”的转移效应。

  首先,访问团为“总统”竞选团队而非市政参访团,访日层级从地方治理拉至“国政”治理层次。事实上,新北市府早在2022年就已编列访日预算,学习取经日本的公共安全与建设等,属于“例行性访问的出国计划”;未来侯可能效仿4月赴新加坡时,率市府“女力首长”阵容,会晤国际友好重要人士,但此次运作模式不同于市政团队。   侯访日行程由竞选办公室安排,并非新北市政府团队访日,也将依新北市政府行政程序请假,新北市长业务由副市长代理。侯不只向市府告假,也未率市府人员同行,反而是竞办干部大举出动。

  其次,访日团具备国际外交及两岸专业人才。本次随侯出访的包括前驻日代表冯寄台顾问、国民党智库执行长兼竞办议题组召集人柯志恩、新闻组召集人张其强、高雄市“立委”参选人陈美雅、国民党海外部主任陈以信及组发会副主委夏大明等;行程包括拜会国会议员、日本台湾交流协会,以及接受日本NHK、《朝日新闻》专访。

  复次,访日过程涉及台侨沟通、妈祖宗教信仰及与国民党、孙中山具历史联结文物。侯访日期间将与台侨请益交流,并参观由台侨募资兴建、香火鼎盛的东京妈祖庙,由董事长詹德熏亲自导览,该董事长也曾接待柯文哲;也会走访东京“松本楼”,松本楼由孙中山革命募款时最重要的友人梅屋庄吉的后人所开设,“松本楼”中保留许多珍贵文物,当天将由梅屋的曾外孙女亲自导览。这些参访凸显国民党与孙中山、日本友人之历史联系。

  再者,遇见日本政要层级应与柯文哲雷同。国民党全代会后,侯友宜预计出访日本、美国。侯访日预定拜会参议员及众议员,甚至日方高层级官员。   对比柯文哲、赖清德一味亲日,侯友宜的对外政策论述及路线,是否更凸显平衡性,而非一面倒失衡国际战略?在尊李登辉路线、钓鱼台群岛主权隶属议题、日本核灾区输台的议题的表态,是否与柯文哲不同?故侯访日可能具有“双面刃”效应:侯既不能过于亲日、迎合日本丧失自主性;也不能因要与日本关系交好,允许核灾区食品进口,丧失原本政治立场。如何进退有据、松弛有度,考验侯竞选团队之智慧及选择。

  (作者:柳金财,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

侯友宜

  中评社台北7月30日电(作者 柳金财)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将于7月31日至8月2日赴日本访问,拜会日本国会议员、侨界人士,并接受当地媒体专访。对侯而言,显然是希望将大选的高层次政治,取代市政地方治理层次,藉由创造公共议程设定及新闻焦点议题,提高支持度,尤其在国民党全代会获得正式提名后党内整合取得初步成效。

  媒体对于侯友宜的两岸政策及路线,和对美日政策的描述,较为“模糊不清”,表明侯竞选团队在政治沟通及政策倡议方面,尚有改善空间。侯竞选团队至日本访问,已非原先的市政访问,考验竞选团队的议题设定能力。如果能够藉由积极接受国外尤其日本媒体的访谈,更有效的对外发声,获得海外的高度评价再传回台湾,一方面能提高侯友宜作为“总统”参选人的国际能见度;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极大政治影响,即“出口转内销”的转移效应。

  首先,访问团为“总统”竞选团队而非市政参访团,访日层级从地方治理拉至“国政”治理层次。事实上,新北市府早在2022年就已编列访日预算,学习取经日本的公共安全与建设等,属于“例行性访问的出国计划”;未来侯可能效仿4月赴新加坡时,率市府“女力首长”阵容,会晤国际友好重要人士,但此次运作模式不同于市政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