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发展统计:5A级旅游景区302个
中评社北京7月6日电/据人民网报道,为进一步向国内外全面客观展示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成就,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2020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4.16万个,比上年末减少0.63万个。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单位66555个,减少221个;从业人员69.98万人,增加0.46万人。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581个,比上年末减少214个;从业人员43.69万人,增加2.44万人。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770个,比上年末增加54个;观众坐席数187.98万个,增长3.4%;全年共演映58.84万场,比上年下降54.2%;观众6064.67万人次,下降51.7%。2020年末,全国共有美术馆618个,比上年末增加59个。全年共举办展览5988次,比上年下降17.6%;参观人次2186.76万人次,下降47.1%。2020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
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支持引导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改进服务、转变形象,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起草制定《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等制度规范性文件,为市场监管提供政策保障。修订印发演出管理有关工作指引,建立完善卡拉OK歌曲内容自审机制,实施实现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一网通办”和设备全流程电子标识管理。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开展2020年旅游安全云课堂培训,指导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和企业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40余次,培训人员近3万人次。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信用评价规范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名单”管理常态化,研究推进文化市场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开展第三方评估,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完善星评制度,推进旅游住宿业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实施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计划。
公报显示,2020年末,全国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0.89万家,从业人员160.91万人,营业收入9967.49亿元,营业利润1699.70亿元。根据31074家旅行社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旅行社营业收入2389.69亿元,营业利润-69.1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2.25万人。根据8423家星级饭店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221.53亿元,平均房价313.91元/间夜,平均出租率39.0%。
2020年5A级旅游景区302个新增22个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库建设方案、数据规范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示范项目,推出2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布第二批9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6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开展“心灵四季·美丽中国”“感受美丽家乡、发现户外精彩”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和全国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和“最美风景在路上”自驾游系列推广活动,支持黄河、长城、长江等旅游推广联盟开展跨区域主题推广。应对疫情影响及时开设“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完成49期课堂,累计学习超过70万人次。组织编印《“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自驾路书》,推动开设“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客源援藏专列”,积极发挥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积极作用,2.26万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全部脱贫。深入实施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举办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红色旅游云课堂、“红色之旅壮美兵团”等活动,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向好。
公报显示,2020年末,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3332个,比上年末增加93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02个,增加22个;4A级旅游景区4030个,增加310个;3A级旅游景区6931个,增加733个。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1.1%。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1314个
公报显示,202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1314个,比上年末增加752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373个,占29.8%;博物馆5452个,占48.2%。2020年末,全国文物机构藏品5089.10万件/套,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4319.09万件/套,占文物藏品总量的84.9%。全年全国各类文物机构共举办陈列展览29347个,比上年减少1355个。接待观众61631.7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3.2%。博物馆接待观众52652.3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53.1%,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85.4%。
2020年,“太极拳”“送王船”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有序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完成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初评工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册)项目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2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建立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协同机制,组织实施黄河流域非遗调查,试点设立近40家非遗曲艺书场,设立河洛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支持各地举办“非遗购物节”、杭州工艺周、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等品牌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发布12条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公报显示,2020年末,全国共有国务院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共有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全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42项,位居世界第一。年末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55个,从业人员16444人。全年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56117场,比上年下降22.0%;举办民俗活动12227次,下降28.0%;举办展览16174场,下降17.4%。
中评社北京7月6日电/据人民网报道,为进一步向国内外全面客观展示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成就,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2020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4.16万个,比上年末减少0.63万个。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单位66555个,减少221个;从业人员69.98万人,增加0.46万人。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581个,比上年末减少214个;从业人员43.69万人,增加2.44万人。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770个,比上年末增加54个;观众坐席数187.98万个,增长3.4%;全年共演映58.84万场,比上年下降54.2%;观众6064.67万人次,下降51.7%。2020年末,全国共有美术馆618个,比上年末增加59个。全年共举办展览5988次,比上年下降17.6%;参观人次2186.76万人次,下降47.1%。2020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
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支持引导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改进服务、转变形象,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起草制定《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等制度规范性文件,为市场监管提供政策保障。修订印发演出管理有关工作指引,建立完善卡拉OK歌曲内容自审机制,实施实现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一网通办”和设备全流程电子标识管理。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开展2020年旅游安全云课堂培训,指导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和企业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40余次,培训人员近3万人次。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信用评价规范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名单”管理常态化,研究推进文化市场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开展第三方评估,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完善星评制度,推进旅游住宿业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实施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计划。
公报显示,2020年末,全国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0.89万家,从业人员160.91万人,营业收入9967.49亿元,营业利润1699.70亿元。根据31074家旅行社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旅行社营业收入2389.69亿元,营业利润-69.1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2.25万人。根据8423家星级饭店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221.53亿元,平均房价313.91元/间夜,平均出租率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