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申请加入CPTPP体现中国开放决心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7月16日,英国正式成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这就意味着这个太平洋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第一次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太平洋地区之外。

  CPTPP是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之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智利、墨西哥、秘鲁、新西兰、新加坡、越南、文莱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这个自由贸易区协定本来是太平洋地区国家为了加强贸易伙伴关系而签署的协定,但是,美国加入之后,增加了一些特殊条款,从而使该协定具有非常明显的针对性。

  美国奥巴马政府试图把该协定变成美国“重返亚太”一个重要工具,矛头直接对准中国。所以,当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之后,该协定其他成员失落感可想而知。在无法改变美国政府决定的情况下,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决定使该协定生效,以便加强彼此的经贸关系。

  随着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发生变化,CPTPP成为美国“印度洋太平洋经济框架”的附属物,日本等一些国家试图借助于该协定,强化与美国战略同盟关系,因此,主动邀请英国加入该协定,但是,对于中国加入CPTPP缺乏热情。

  虽然中国已经通过正式渠道申请加入CPTPP,但是,澳大利亚政府明确表示,中国不可能在近期内加入CPTPP。这不是因为中国不可能达到协定所规定的标准,而是因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战略决定了,日本、澳大利亚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不愿意看到中国加入该协定。

  在中国国内,始终存在加入CPTPP促进中国国内改革的所谓“倒逼观念”。这是一种极端不自信的表现。CPTPP固然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没有加入CPTPP并不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止步不前,并不意味着中国无法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外力推动,但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强大的动力来自于内部,来自于人民的需要,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所以,不要夸大中国加入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的重要性。   上个世纪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学者缺乏自信,强调中国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事实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有助于中国瞭解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享受世界贸易组织各项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义务。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是双向选择。中国需要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来说是重大机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时也向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开放中国的市场。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是权利义务对等的谈判。

  同样道理,中国加入CPTPP,对中国来说,意味着可以享受CPTPP成员各项权利,但同时也需要承担CPTPP成员的各项义务。澳大利亚政府拒绝中国加入,对中国来说是遗憾,对澳大利亚政府来说,则是损失。

  当然,即使中国不能加入CPTPP,中国与澳大利亚乃至其他CPTPP成员之间的经贸关系仍然可以持续发展。中国完全可以通过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强化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加入CPTPP是锦上添花,没有加入CPTPP,并不妨碍中国与CPTPP成员之间的经贸合作。

  其次,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创制了许多规则,有利于促进成员之间的贸易合作,但是,一些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存在排他性的条款,一些规范不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加入CPTPP之后,可以在谈判机制之内,与其他成员协商,增强CPTPP的开放性,也可以采用“声明保留”的方式,拒绝执行CPTPP个别条款。

  中国希望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促进世界贸易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相反。中国希望相关国家充分意识到建立封闭型的小圈子,并不利于经贸关系发展。如果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成员在建立地区性自由贸易区过程中对其他国家或者经济体采取歧视性的政策,那么,最终必然会损害自由贸易协定成员的利益。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可以相辅相成,但是,如果借助于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破坏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般原则,那么,地区自由贸易区协定成员利益必然会受到损害。

  第三,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与实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CPTPP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不稳定。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国产业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导致在执行CPTPP规范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变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关系考虑,执行自由贸易区协定过程中,有意识地规避一些条款,从而使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变得无足轻重。   越南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越南经济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按照CPTPP相关规范,越南对其他成员的出口可能要进行必要的审查。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CPTPP带有非常明显的地缘政治色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主导CPTPP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协定规范要求,对一些成员进出口贸易和相关政策进行审查。这就使CPTPP生效之后成为一个带有地缘政治色彩的摆设。

  随着美国提出“印度洋太平洋经济框架”,CPTPP绝大多数成员都跟随美国的指挥棒转,CPTPP作用已经明显下降。澳大利亚等国拒绝中国加入CPTPP,并不会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大格局。

  CPTPP就像是一个试金石。它让人们看到了相关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中国希望CPTPP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贸易区协定,而不是某些国家推行地缘政治的工具。但是,非常遗憾,CPTPP正成为某些国家推行地缘政治的象征。

  第四,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政策不会改变,中国将一如既往,强化与太平洋地区国家经贸关系。中国不仅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框架内,加强与东盟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之间经贸合作,而且希望中日韩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加强东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以真诚的态度,欢迎各国和中国建立经济贸易伙伴关系,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张开双臂,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

  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盟友,在地区经济合作方面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朝野在处理对华关系问题上表现出空前的焦虑。一方面,美国希望与中国脱钩,发动新的冷战,在经济上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这是美国当年对待苏联的做法,事实证明美国驾轻就熟,很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另一方面,美国深刻地意识到,中美关系非常密切,中国不仅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消费市场。离开中国,美国要想发展经济将会非常困难。中国是美国重要的债权国。中国购买美国8000多亿美元国债。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制裁,中美货物贸易额持续下降,中国很可能会继续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消费者离不开中国的电子商品,而美国芯片制造企业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如果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国债,并且通过国际债券市场出售已经购买的美国国债,那么,美国赤字财政政策将难以为继。正因为如此,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实施经济贸易制裁措施,并且要求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对中国采取同样的制裁措施。但是另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主管经济工作的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反复请求访问中国,希望与中国加强政策协调和经济合作,确保两国经贸关系发生变化不会严重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日本等一些CPTPP成员忠实地执行美国对华政策,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实施制裁措施。可是,日本政府很快发现,中国并没有被压倒,相反地,中国充分发挥自己制度优势,加大科技投入,中国在芯片产业领域关键设备制造方面,已经走出困境。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彻底摆脱对美国、日本、荷兰等国的芯片依赖。

  总而言之,中国申请加入CPTPP展现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澳大利亚、日本拒绝中国加入CPTPP,充分反映出他们的对华战略。CPTPP就像是一个试金石,让世界各国充分意识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究竟是建立开放的自由贸易区,还是借助于CPTPP执行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中国有足够的耐心,与相关国家签订双边协定。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打破贸易壁垒,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7月16日,英国正式成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这就意味着这个太平洋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第一次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太平洋地区之外。

  CPTPP是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之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智利、墨西哥、秘鲁、新西兰、新加坡、越南、文莱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这个自由贸易区协定本来是太平洋地区国家为了加强贸易伙伴关系而签署的协定,但是,美国加入之后,增加了一些特殊条款,从而使该协定具有非常明显的针对性。

  美国奥巴马政府试图把该协定变成美国“重返亚太”一个重要工具,矛头直接对准中国。所以,当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之后,该协定其他成员失落感可想而知。在无法改变美国政府决定的情况下,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决定使该协定生效,以便加强彼此的经贸关系。

  随着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发生变化,CPTPP成为美国“印度洋太平洋经济框架”的附属物,日本等一些国家试图借助于该协定,强化与美国战略同盟关系,因此,主动邀请英国加入该协定,但是,对于中国加入CPTPP缺乏热情。

  虽然中国已经通过正式渠道申请加入CPTPP,但是,澳大利亚政府明确表示,中国不可能在近期内加入CPTPP。这不是因为中国不可能达到协定所规定的标准,而是因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战略决定了,日本、澳大利亚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不愿意看到中国加入该协定。

  在中国国内,始终存在加入CPTPP促进中国国内改革的所谓“倒逼观念”。这是一种极端不自信的表现。CPTPP固然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没有加入CPTPP并不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止步不前,并不意味着中国无法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外力推动,但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强大的动力来自于内部,来自于人民的需要,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所以,不要夸大中国加入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协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