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中东成为中美冷战新战场?
中评社香港7月27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巴基斯坦记者Naseeb Ullah Achakzai于7月25日在欧亚评论网上发文,认为中东以及成为了中美竞争的新热点地区,甚至其称之为“中美冷战新战场”。他认为,不同于美国在中东地区制造冲突以维持霸权的行为,中国在中东以经济合作与调停冲突作为主要手段,并卓有成效。以下是原文编译:
苏联解体,但冷战从未结束,而是通过新的参与者进入竞技场而呈现出新的形态。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已经从单极世界转向多极世界。中东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成为中美冷战的新战场。
中国“一带一路”浩大工程已深入中东和北非地区,该地区在“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地位。中东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中国的利益至关重要。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缓和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
近几年来,中国已成为海湾合作委员会最大的贸易伙伴,并正在努力与其他中东国家建立贸易关系。但与此同时,中国能否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美国在中东的地位还不确定。
二战后,美国不断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军事关系,通过在中东地区建立军事基地为十几个中东国家提供安全保障。而中国仅在靠近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吉布提有一个基地。
历史证明,中国对该地区的参与和美国不同。中国正在通过其软实力渗透、不结盟和不干预该地区事务的政策对该地区进行影响。其有一个渗透投资和贸易的政策。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一直以安全为中心,因为美国经济是战争经济,在该地区制造战争或类似战争的局势适合其经济政策。
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主要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经济实力,并通过投资与其“一带一路”项目抢占该地区的贸易市场。例如,中国于2004年启动中阿合作,2010年成立中国-海湾合作战略对话委员会,2021年召开中阿峰会。按2023年投资计算,中国对中东国家投资占“一带一路”投资总额的23%。中国还开始投资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机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以及伊拉克和阿曼,最重要的是,其与伊朗签署了4000亿美元的协议。除此之外,中国还在军事、信息技术等领域向该地区多数国家提供帮助。伊朗官员穆罕默德·埃斯拉米(Muhammad Eslami)在文章中写道,中国在中东的投资重塑了该地区的格局,从传统能源扩展到经济、地缘政治和战略考虑。
尽管如此,正在成为最大石油进口国之一的中国希望在该地区实现能源自由流动和去美元化。自2000年以来,由于美国出口下滑,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投资增加了数倍。
对美国而言,其利益在于确保石油自由流动,并牢牢掌握地区石油价格机制。它希望停止核军备竞赛(尽管支持以色列核计划),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对抗伊朗和中国、俄罗斯等反美势力以及巴沙尔·阿萨德等地区领导人,最后是制止来自该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尽管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的发展壮大与美国脱不开干系)。
中东已成为中美冷战的新战场,两者都在努力渗透到该地区。中国正缓慢而平稳地前进,通过中立、斡旋和通过“一带一路”进行投资来站稳脚跟。而美国的策略则是进行干预,制造战争局面,并通过其代理人以色列来威胁中东国家。
然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运用软实力外交和投资,但能否很快取代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仍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因为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霸权之一,数十个中东国家仍依赖其安全,美国在该地区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利益。
中评社香港7月27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巴基斯坦记者Naseeb Ullah Achakzai于7月25日在欧亚评论网上发文,认为中东以及成为了中美竞争的新热点地区,甚至其称之为“中美冷战新战场”。他认为,不同于美国在中东地区制造冲突以维持霸权的行为,中国在中东以经济合作与调停冲突作为主要手段,并卓有成效。以下是原文编译:
苏联解体,但冷战从未结束,而是通过新的参与者进入竞技场而呈现出新的形态。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已经从单极世界转向多极世界。中东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成为中美冷战的新战场。
中国“一带一路”浩大工程已深入中东和北非地区,该地区在“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地位。中东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中国的利益至关重要。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缓和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
近几年来,中国已成为海湾合作委员会最大的贸易伙伴,并正在努力与其他中东国家建立贸易关系。但与此同时,中国能否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美国在中东的地位还不确定。
二战后,美国不断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军事关系,通过在中东地区建立军事基地为十几个中东国家提供安全保障。而中国仅在靠近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吉布提有一个基地。
历史证明,中国对该地区的参与和美国不同。中国正在通过其软实力渗透、不结盟和不干预该地区事务的政策对该地区进行影响。其有一个渗透投资和贸易的政策。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一直以安全为中心,因为美国经济是战争经济,在该地区制造战争或类似战争的局势适合其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