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美方微调对华政策 中美需深化沟通
中评社香港7月26日电(记者 陆文煜 实习记者 刘翔宇)7月22日上午,由澳门城市大学察哈尔中心主办的“布林肯访华后的中美关系”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五位中美关系专家学者共同就布林肯访华后中美关系的现状特点和未来走势展开深入讨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认为,这一轮中美高层的密集对话更多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它依然在拜登政府对中政策的整体框架内,只是做了一定的微调,并不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会有实质性的调整和变化。中美的对话和接触仍是中美关系保持稳定不可或缺的外交资源,它能给中美关系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能瞭解双方的政治意图,减少误判和误解;二是缓和双方高度对立的社会政治情绪;三是推动双方社会层面的人文交流正常化。未来的五到十年,中美关系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调整和改善,但即使中美关系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中美双方也应该深化彼此交往沟通的形式、层级、内容,不断扩大积极清单,减少消极的安全冲突和利益对抗。
这一轮中美高层的密集对话的本质和背景是什么?朱锋认为,美国一系列的访华举动、进一步的协调与盟友、安全伙伴之间对华政策的共识、从“去中国化”到“去风险化”的话术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拜登政府在中国政常上的一些微调。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本来就是三个基本面:竞争,对抗和合作,彼此交替轮转。它依然在拜登政府对中政策的整体框架内,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会有实质性的调整和变化。至于为什么进行这种微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极其恶劣。未来三到五年,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将会出现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最为危险和最为不确定的时期。
这一波密集的对话会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朱锋表示,中美双方接触、谈起来总是比不接触、不谈要好,即便是形式上的沟通,在双边关系如此紧张尖锐的今天也显得尤为重要,还有助于客观准确地理解各自意图和政策,减少误判。虽然这一轮中美高层的密集对话更多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中美关系的未来的调整依然有限,但中美的对话和接触仍是中美关系保持稳定不可或缺的外交资源,它能给中美关系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能让彼此都能听听对方的声音,更好地瞭解双方的政治意图,减少误判和误解;二是缓和双方高度对立的社会政治情绪,尤其是今天的美国国内政治社会环境高度撕裂,根本不存在所谓可以有实质性调节的任何国内政治空间和观念认知空间;三是有助于推动双方社会层面的人文交流正常化,包括双方的留学交往、学术交流、媒体的互派和航班的恢复等等。2019年年底之前,跨太平洋两岸的互动达8817万人,而今天只有几万人,原来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2019年之前是将近38000人,而现在只有330人。
中美关系能否有实质性的改善呢?朱锋强调,没有五到十年,中美关系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调整和改善。但是另外一方面,即使中美关系没有实质性的改善,那中美关系应如何有效地化解风险,及时止损,避免阵营型对抗,或者避免中美关系在外交和军事关系问题上出现全面垮塌呢?这恰恰是未来五到十年,中美双方需要长期孜孜不倦去做的基本工作。至于中美关系为什么要止损,为什么要维持基本稳定,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在面临的巨大的压力就是来自于现在美国的中国政策的变化,比如在华高科技投资的转移、对华出口的降低、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打压等等。基辛格访华也好,布林肯、耶伦访华也好,这些对话就是为了能够不断扩大中美之间积极的清单,不断减少双方消极的安全冲突和利益对抗。中美未来交往沟通的形式、层级、内容到底能深化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今天白宫的政策团队能否能意识并改掉自己“说一套做一套”的非理性态度。
中评社香港7月26日电(记者 陆文煜 实习记者 刘翔宇)7月22日上午,由澳门城市大学察哈尔中心主办的“布林肯访华后的中美关系”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五位中美关系专家学者共同就布林肯访华后中美关系的现状特点和未来走势展开深入讨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认为,这一轮中美高层的密集对话更多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它依然在拜登政府对中政策的整体框架内,只是做了一定的微调,并不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会有实质性的调整和变化。中美的对话和接触仍是中美关系保持稳定不可或缺的外交资源,它能给中美关系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能瞭解双方的政治意图,减少误判和误解;二是缓和双方高度对立的社会政治情绪;三是推动双方社会层面的人文交流正常化。未来的五到十年,中美关系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调整和改善,但即使中美关系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中美双方也应该深化彼此交往沟通的形式、层级、内容,不断扩大积极清单,减少消极的安全冲突和利益对抗。
这一轮中美高层的密集对话的本质和背景是什么?朱锋认为,美国一系列的访华举动、进一步的协调与盟友、安全伙伴之间对华政策的共识、从“去中国化”到“去风险化”的话术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拜登政府在中国政常上的一些微调。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本来就是三个基本面:竞争,对抗和合作,彼此交替轮转。它依然在拜登政府对中政策的整体框架内,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会有实质性的调整和变化。至于为什么进行这种微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极其恶劣。未来三到五年,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将会出现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最为危险和最为不确定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