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中国作为调解者正在崛起

资料图:中国促成伊朗与沙特和解(图片来源:中国外交部网)

  中评社香港7月17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国际关系学者Himel Rahman于7月14日在欧亚评论网上发文,高度评价中国最近十年来在调解国际冲突或危机上做出的努力,认为中国作为国际调解者形象的崛起和其经济崛起一样迅猛,期待中国为世界和平持续做出贡献。以下是原文编译:

  “中国是沉睡的巨人,当他醒来时,将震动世界。”拿破仑在19世纪初对中国的预言,在两个世纪后实现了。在21世纪初的20多年里,中国确实震撼了世界,但不是通过拿破仑式的大规模军事征服,而是通过地缘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外交变革。

  中国的崛起和外交实力的增强

  中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政治经济崛起确实是惊人的。1979年至2018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5%,这一过程被世界银行称为“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体持续最快的扩张”。

  目前,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一,按名义GDP计算,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二。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商品贸易商和外汇储备持有国。这一巨大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使8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在其领土上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出了“一带一路”等伟大的国际地缘经济倡议,建设世界经济强国。还拥有规模最大的陆军和海军,并成为技术超级大国。此外,中国目前是全球128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就是经济,笨蛋”,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竞选座右铭所表述的那样,经济实力对于军事和外交潜力的增长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相应增强。尽管中国经常被描述为“潜在超级大国”或“下一个超级大国”,但迄今为止,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崛起大国通常走的道路,即军事冲突之路。例如,英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崛起为全球最强大的角色,伴随着无数的战争。美国和苏联作为20世纪超级大国的崛起源于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但是,自1979年2月至3月参加中越战争以来,中国还没有对任何国家发动过全面战争。

  尽管中国尚未完全放弃使用胁迫作为外交政策工具,但其对外交的偏好却一再表现出来。1979年以来,中国与老挝、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对于与中国存在边界争端的国家,北京已将这些问题分开,同时扩大与这些国家在其他领域的联系。此外,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或参与军事联盟。中国与俄罗斯、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的“无限制”伙伴关系,这些都不构成成熟的军事联盟。相反,中国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在国际舞台上施加影响,这个过程包括中国对世界各地冲突争端的调解。   中国参与冲突调解

  近年来,中国对冲突争端调解的参与有所增加。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在一些国内政治冲突(如尼泊尔、津巴布韦)和一些国际冲突(如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卢旺达)中充当调停者的角色,活动范围相对有限,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保持低调。截至2012年,中国仅在3起冲突中担任调解人。

  这种情况在2012年11月后开始发生变化。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相对更加自信,中国更多地参与世界各地的冲突调解。到2017年,中国以单边和多边方式调解了世界各地的9起冲突或危机,包括叙利亚内战、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和孟加拉国-缅甸有关罗兴亚难民的争端。中国通过这些行动,努力将自己塑造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和平外交一员,以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获得政治外交红利。

  中国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计划

  2023年,中国的调解努力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北京在今年采取了几项重大的外交举措来解决冲突。2023年2月,中国公布结束俄乌战争的十二点和平计划,要求停止敌对行动、恢复和谈、解决人道主义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和促进冲突后重建。此外,呼吁放弃冷战思维(这意味着北约东扩),取消单边制裁,体现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结束全球供应链的中断,以及受战争影响地区粮食和化肥的畅通供应。中国的提议旨在维护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和全球的利益。

  考虑到俄罗斯、乌克兰和西方官员在战争问题上所采取的极端立场,中方的建议是比较理性、平衡和务实的。一些人从地缘政治角度批评中国的和平计划,指责中国偏袒俄罗斯并通过该计划谋求自身利益。不过,在战争已经演变成一场无休无止的消耗战的情况下,如果各方能够认真对待这一建议并付诸行动,对各方都有利。   中国在伊朗和沙特之间进行斡旋

  2023年3月,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突破,斡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达成和平协议,这两个国家几十年来一直陷入代理人战争。根据协议,德黑兰和利雅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在对方领土上重新开放使馆,尊重对方主权,不干涉对方内政,恢复2001年安全合作协议,并加强经济和文化合作。

  尽管该协议并没有完全结束沙特与伊朗几十年来对中东地区产生负面影响的激烈竞争,但它至少成功地实现了两个对手之间的停火。在大国和有意的参与者中,只有中国拥有促成这样一项协议的政治外交资本。在这种背景下,应该考虑到中国是伊朗和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北京与德黑兰和利雅得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作为调解者的崛起:全球和地区影响

  中国作为国际舞台新调解者的崛起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影响。它标志着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形象、信誉和接受度,并表明中国有能力在截然不同的议程和利益之间游刃有余。通过可能结束俄罗斯-乌克兰战争、沙特-伊朗代理人战争和类似冲突,它可以为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如果中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实力继续增长,同时中国未来继续积极调解而不是煽动冲突,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可能会变得更好。显然,中国采取这些和平举措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动机。然而,这些举措也有可能使世界相对更加安全与和平。毕竟,正如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所说,“十年谈判胜过一日战争。”

  最后,中国作为新调解者的崛起对孟加拉国也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孟加拉国和缅甸之间斡旋,以解决旷日持久的罗兴亚难民危机。2023年3月,经中国斡旋,缅甸同意开展遣返少量罗兴亚难民试点项目。如果这一进程成功实施,可以遣返更多难民,结束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同时消除孟加拉国社会经济问题的一个主要不稳定因素。

  中国作为冲突调解者的崛起几乎与其经济崛起一样迅速。如果中国今后继续采取类似行动,其调解能力就可以转化为全球公共产品,并成为建立更加和平、和谐的世界秩序的催化剂。

资料图:中国促成伊朗与沙特和解(图片来源:中国外交部网)

  中评社香港7月17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国际关系学者Himel Rahman于7月14日在欧亚评论网上发文,高度评价中国最近十年来在调解国际冲突或危机上做出的努力,认为中国作为国际调解者形象的崛起和其经济崛起一样迅猛,期待中国为世界和平持续做出贡献。以下是原文编译:

  “中国是沉睡的巨人,当他醒来时,将震动世界。”拿破仑在19世纪初对中国的预言,在两个世纪后实现了。在21世纪初的20多年里,中国确实震撼了世界,但不是通过拿破仑式的大规模军事征服,而是通过地缘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外交变革。

  中国的崛起和外交实力的增强

  中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政治经济崛起确实是惊人的。1979年至2018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5%,这一过程被世界银行称为“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体持续最快的扩张”。

  目前,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一,按名义GDP计算,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二。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商品贸易商和外汇储备持有国。这一巨大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使8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在其领土上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出了“一带一路”等伟大的国际地缘经济倡议,建设世界经济强国。还拥有规模最大的陆军和海军,并成为技术超级大国。此外,中国目前是全球128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就是经济,笨蛋”,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竞选座右铭所表述的那样,经济实力对于军事和外交潜力的增长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相应增强。尽管中国经常被描述为“潜在超级大国”或“下一个超级大国”,但迄今为止,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崛起大国通常走的道路,即军事冲突之路。例如,英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崛起为全球最强大的角色,伴随着无数的战争。美国和苏联作为20世纪超级大国的崛起源于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但是,自1979年2月至3月参加中越战争以来,中国还没有对任何国家发动过全面战争。

  尽管中国尚未完全放弃使用胁迫作为外交政策工具,但其对外交的偏好却一再表现出来。1979年以来,中国与老挝、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对于与中国存在边界争端的国家,北京已将这些问题分开,同时扩大与这些国家在其他领域的联系。此外,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或参与军事联盟。中国与俄罗斯、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的“无限制”伙伴关系,这些都不构成成熟的军事联盟。相反,中国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在国际舞台上施加影响,这个过程包括中国对世界各地冲突争端的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