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论坛:台湾选举或致两岸关系变局极严峻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与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左二)、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右一)、中国国民党前文传会主委李建荣(右二)合影(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香港1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评智库基金会于1月3日在香港举办“台湾选举与两岸关系变局”研讨会,特邀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中国国民党前文传会主委李建荣作主旨发言,并邀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为研讨会作点评。

  在开幕式上,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林艳宣读了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向研讨会发来的信函全文,吴伯雄在函中表示,作为中国国民党的前主席,尤其是曾经率领国民党在2008年重返执政,并取得“立法院”多数党席次的关键地位,并经历见证推动两岸、两党和平交流、合作共赢的历史,我非常盼望中国国民党能够重新再站起来,承担起责任,扭转乾坤,拨乱反正,让台湾在各方面的建设都能够重新走上正轨,为人民谋求最大的福祉。让两岸关系能恢复在共同的政治互信下,让海基会、海协会重新良性互动起来,两岸能够降低敌意,恢复各方面的交流,不管在观光、贸易、青年学子求学、文化交流各方面,都可以重新恢复、健康有序地往前推动。

  研讨会主持人、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在开场白中表示,吴伯雄前主席向今次研讨会致函,内文读来令人感动,可以这样来概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忧之以民,明之以道。2008年5月27日,吴伯雄主席访问南京的时候,写下了“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八个大字,广受两岸同胞的好评。吴伯雄前主席这封函最重要的意义是为台湾谋、为和平谋、为子孙谋,可知人民的利益在吴伯雄前主席心中永远是最大的。今次的研讨会主题是呼应吴伯雄前主席的“人民最大”旨意的。邀请台湾的著名两岸问题专家张荣恭、张亚中、李建荣来作主旨发言,其根本用意就是为两岸关系把脉,为台湾民众避凶趋吉而建言,在两岸关系趋向极其严峻之际,谈经验,明是非,求共识,促和平。张荣恭、张亚中、李建荣都是两岸关系八年和平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他们的心得体会弥足珍贵。

研讨会结束后,张荣恭、张亚中、李建荣与中评智库基金会与会人士合影。(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在主旨发言中表示,每一次台湾大选都涉及两岸关系,但这一次最特别,也最严峻。他指出,所谓两岸是和是战,台湾是会荣还是会衰,过去大陆对台湾大选从未这样定义过,这是第一次。他认为,自2005年连战主席访问大陆国共和解以来,两岸关系的两大支柱在此时此刻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其中,第一个支柱是政治支柱,即“九二共识”。赖清德完全否认“九二共识”,现在两岸最危急的时刻就在此。第二个支柱是感情支柱,即“是中国人”的概念。民进党完全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也使得“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中国人帮中国人”失去理论基础。两岸关系到了前所未有的关口,非常严峻。

  张荣恭表示,国台办多次提及和平与战争的选择、繁荣与衰退的选择,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要重蹈历史对外几次警告的“所谓勿谓言之不预”。他说,尽管整个台湾对于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都有所后退,但从现实利害比较来看,国民党还是比较安全的。相比赖清德,如果侯友宜能够当选,两岸关系会还能维持一段比较安定的时间,可以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从2018年蔡英文提出“两岸互不隶属”,民进党就已经走向显性的独台政策,而赖清德则是接续者,与蔡英文的差别可能在于人格特质和表述方法有些不同。在这场选举里美国的介入非常深,美国表示不支持“台独”,但美国绝对不会反对“独台”,因为这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2018年中美对抗以后,在两岸关系主导权的问题上美国扮演重要的角色,两岸关系变成中美对抗下的产物。美国不会容许中国挑战它在东亚的霸权,也绝对不会妥协,在这种思路下,美国与中国大陆打贸易战、科技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美国打“台湾牌”绝对只赚不赔。美国现在采取的策略是先把台湾变成军火库,再把台湾原来的防御策略从“境外决战”变成“本土决战”,让台湾在必要的时候变成东亚的乌克兰。

  张亚中认为,现阶段两岸关系会不会擦枪走火取决于美国的战略需要,他也不排除假如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会与中国大陆达成重大妥协,出卖台湾的可能性。   中国国民党前文传会主委李建荣在主旨发言中谈及两岸关系的议题,认为这是攸关台湾生存发展的,至为重要的议题,赖清德若当选,两岸的情势紧张势必超越蔡英文政府时期。侯友宜若当选,改善两岸关系的机会最大。他表示,大陆方面十分关注台湾这次大选后对两岸情势的冲击,大陆坚定不移的立场一定是有“一中原则”及“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即可恢复和缓,两会复谈的机会是百分之百,但若没有上述的政治互信,大陆的对应手法一定一招接着一招,让台湾下任新政府应接不暇,而美方可能会认定新政府是“麻烦制造者”,要赖清德上任“再保证”的说词恐比蔡英文2016年上台时讲的内容还要多。

  李建荣也指出,赖清德与大陆无互信基础,赖若当选两岸局势只会比现在更坏、更悲观,倒楣的将会是人民与企业。   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对张荣恭、张亚中、李建荣的主旨发言予以点评。他表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期在短时间内三次谈及台湾问题,体现出大陆方面对处理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具有强大自信心,表明已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同时也表达了对坚决防止及遏制台独的坚定信心。赖清徳台独言行非常危险,他若上台,将断送台湾前途。李风表示,赖清德顽固坚持以“两国论”定位两岸关系,甚至不认同现有宪法,上台后有可能追求制宪,制定“台湾共和国宪法”,最后断送台湾前途。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最后在总结时说,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次选举非常重要,也非常特别,它关系到台湾的荣枯与台海的安危,说台湾正走在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一点都不为过。因此,大家虽然都关注选举的过程,但更关心选后的发展,因为不同的选举结果对台湾的政治发展和两岸关系走向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罗祥喜说,选举已进入最后的倒数阶段,选情处于胶着状态,蓝绿胜败难料:大家虽然对赖萧配可能胜出忧心忡忡,担心民进党继续执政使两岸关系更加险峻,台湾的发展充满变数,但也都认为略处劣势的侯康配仍有逆转胜的机会,期待两岸关系的发展能够转危为安,台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本场研讨会更多精彩内容将陆续在中评网上刊载。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与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左二)、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右一)、中国国民党前文传会主委李建荣(右二)合影(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香港1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评智库基金会于1月3日在香港举办“台湾选举与两岸关系变局”研讨会,特邀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中国国民党前文传会主委李建荣作主旨发言,并邀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为研讨会作点评。

  在开幕式上,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林艳宣读了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向研讨会发来的信函全文,吴伯雄在函中表示,作为中国国民党的前主席,尤其是曾经率领国民党在2008年重返执政,并取得“立法院”多数党席次的关键地位,并经历见证推动两岸、两党和平交流、合作共赢的历史,我非常盼望中国国民党能够重新再站起来,承担起责任,扭转乾坤,拨乱反正,让台湾在各方面的建设都能够重新走上正轨,为人民谋求最大的福祉。让两岸关系能恢复在共同的政治互信下,让海基会、海协会重新良性互动起来,两岸能够降低敌意,恢复各方面的交流,不管在观光、贸易、青年学子求学、文化交流各方面,都可以重新恢复、健康有序地往前推动。

  研讨会主持人、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在开场白中表示,吴伯雄前主席向今次研讨会致函,内文读来令人感动,可以这样来概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忧之以民,明之以道。2008年5月27日,吴伯雄主席访问南京的时候,写下了“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八个大字,广受两岸同胞的好评。吴伯雄前主席这封函最重要的意义是为台湾谋、为和平谋、为子孙谋,可知人民的利益在吴伯雄前主席心中永远是最大的。今次的研讨会主题是呼应吴伯雄前主席的“人民最大”旨意的。邀请台湾的著名两岸问题专家张荣恭、张亚中、李建荣来作主旨发言,其根本用意就是为两岸关系把脉,为台湾民众避凶趋吉而建言,在两岸关系趋向极其严峻之际,谈经验,明是非,求共识,促和平。张荣恭、张亚中、李建荣都是两岸关系八年和平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他们的心得体会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