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助理防长答中评避谈去除美中军事交往障碍
中评社华盛顿7月21日电(记者余东晖)五角大楼负责印太事务的助理防长拉特纳21日在回应中评社记者关于去除美中军事交往障碍的问题时,避谈解除制裁,只重复保持美中两军沟通渠道开放的重要性。
拉特纳(Ely Ratner)和美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21日上午出席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美国在印太同盟和伙伴关系”对话会。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区发动新的外交攻势,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问南太岛国和澳新,防长奥斯汀即将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康达一方面称这些访问不是关于中国,而是关于美国在本地区的同盟和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称中国在本地区的挑战在放大,美国要加强伙伴集体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美中关系有所和缓之际,康达和拉特纳在谈论美国印太同盟关系时,明显地尽量少提中国,但美中关系是美国在印太同盟和伙伴关系绕不过去的议题。
上周三拉特纳与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进行了会谈。中评社记者问:是否谈到了如何去除两军交往的障碍?是否谈到解除对中国防长的制裁问题?
拉特纳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说:“我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不打算描述这些讨论的特点。但我要说的是奥斯丁部长在多个场合强调过的,那就是美国继续寻求与解放军的开放沟通渠道,我们认为这对稳定与和平时期以及在潜在危机期间都是很重要的。遗憾的是,解放军没有对我们伸出的手做出回应。我们将继续鼓励双方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开放的沟通。”
此前根据中方发布的消息,谢锋就两国两军关系阐明立场,要求美方采取行动排除障碍、管控分歧,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谨慎处理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两国两军关系逐步重回正轨。
当美国防长奥斯汀希望会晤中国防长李尚福而不得时,基辛格访华与李尚福会见,别具意味。白宫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20日对“普通美国公民能与中国防长见面沟通,而美国(政府官员)却不能”表示遗憾,并表示希望待基辛格回美后,听取他的访华见闻。
在这场重点谈美国印太伙伴关系的对话会中,两位美方高官显然尽量避免公开谈台湾。直到有听众问到台湾,康达承认:“我想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特别提到台湾这个词,这非同寻常。”
接着他宣称:“维护台海两岸的和平与稳定必须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这对全球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全球50%的集装箱运输经过台湾海峡,全球90%的高端芯片是台湾制造的。台湾是全球经济的中心。维护台海两岸和平与稳定,防止危机或冲突,应该是美国在该地区和全世界的所有伙伴所关心的问题。”
继而康达强调:“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绝对没有改变。我们承诺维持现状以及和平与稳定。”他称向北京方面发出的信息是,不要挑战这种现状。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日前应邀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对话中美关系时特别强调妥善处理台湾问题的重要性。他呼吁防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对中美关系造成新的干扰和冲击。“当务之急是坚决挡住赖清德窜美这头正向我们冲来的‘灰犀牛’”。
对于台湾的自我防卫,拉特纳称,已看到台湾方面对自己的防御和韧性做出了重要的承诺。他们在军队改革、预备役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政治承诺,他们做出了实质性的财政承诺,大幅增加防务预算。他称这是一个“重要的和令人放心的迹象”,表明他们致力于自己的防御韧性。
在20日美国会“中国竞争特选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拉特纳的表态显得强硬得多。他称五角大楼对来自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已经制定了战略、理论、政策和资源来反制中国,开始以有意义的方式发挥作用。五角大楼正投资于关键能力,以在今后十年以及更长时间“维持威慑,并在必要时获胜”。
关于布林肯访华期间双方为何没有恢复被特朗普政府停止的富布赖特项目,康达表示,美方确有兴趣继续发展美中人文关系,他称不知道富布赖特项目会发生什么,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来促进人文交流。此访达成的协议之一是,希望设法增加两国之间的商业航班数量,这将有助于推动人文交往进程。
中评社华盛顿7月21日电(记者余东晖)五角大楼负责印太事务的助理防长拉特纳21日在回应中评社记者关于去除美中军事交往障碍的问题时,避谈解除制裁,只重复保持美中两军沟通渠道开放的重要性。
拉特纳(Ely Ratner)和美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21日上午出席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美国在印太同盟和伙伴关系”对话会。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区发动新的外交攻势,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问南太岛国和澳新,防长奥斯汀即将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康达一方面称这些访问不是关于中国,而是关于美国在本地区的同盟和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称中国在本地区的挑战在放大,美国要加强伙伴集体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美中关系有所和缓之际,康达和拉特纳在谈论美国印太同盟关系时,明显地尽量少提中国,但美中关系是美国在印太同盟和伙伴关系绕不过去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