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侠:“换侯”危机中的“二桃杀三士”逻辑
中评社香港7月15日电(作者 浙侠)山雨欲来风满楼。正当台湾2024选战正如火如荼展开,“下架民进党”整体气氛日益高涨、两岸战争与和平论述逐渐发酵之际,国民党内部却掀起“换侯”风暴,导致泛蓝支持者迄今对征召的候选人难定于一尊。
据台湾媒体报导,国民党全代会前,“换侯、倒朱”阴谋声不断。根据既定计划,国民党将于7月23日在新北市板桥体育馆召开全代会,为参与2024大选、“民代”参选人造势。大会将直接通过正副候选人提名,并为“民代”参选人举行“母鸡与小鸡”的造势活动。然而,大船刚解缆扬帆,有人就嚷着换舵手;风雨未到,却已经开始诅咒船将沉,郭台铭“重返江湖”、党内“换侯”声浪掀起,为非绿联盟下架民进党再添阴霾。
一、选二征一,尊严成离间计破口
去年“九合一”选举大胜,国民党内士气高涨,视胜选2024如囊中探物。而苦民进党执政多年的选民,更是期待国民党推出强人下架民进党,据当时岛内各类民调结果显示,约六成以上民众期待政党轮替。这为民进党进军大选形成了强大的民意压力。然而,由于国民党参与大选候选人产生过程没有采用传统的民主程序,而是采用“选二征一”的方法确定,让简单问题有了复杂化的空间,导致征召出局的郭台铭心有不甘,将参选与否上升到名誉、尊严之争,并将捍卫个人名誉与尊严凌驾于“下架民进党”目标之上。郭台铭的这一动念,足以让绿营及其侧翼有了实施离间计的破口。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擅长选举的民进党,深知7年多的执政,已将政党形象消耗殆尽,执政道德光环荡然无存。要延续既有执政权、保持“立法部门”过半席位,唯有分化非绿联盟,尤其对最大在野党——国民党内部的分解,显得更为重要。
早在5月18日,即国民党征召侯友宜的次日,桃园市议员凌涛就根据当时选情,对民进党“整侯奥步”进行梳理,公开绿营五大带风向奥步:
一是假装非谁不投。通过绿营侧翼在网路散布留言同情郭台铭、抹黑国民党,引导“非谁不投”,诱导舆论带风弃侯。
二是操作策略性民调。通过操弄民调样本误差,花钱为特定候选人胜出抛出与实际不符策略性民调结果,塑造赖清德民调遥遥领先的假像,得出“年轻人不支持侯友宜”结论,让选民相信侯友宜的民调支持度只有10几趴!
四是提前操作弃保,散布国民党“723”全代会前就要换侯。一般而言,台湾选民对执政的民进党感到失望时,往往会利用大选促使政党轮替,将选票投给最大在野党——国民党。但若在野的国民党候选人表现未如选民所预期的强势,且在野阵营多个候选人又无法整合时,自然会产生弃保效应,选择非国民党的在野候选人,诸如柯文哲、郭台铭等,如此一来,支持者被分化,选票分散,执政的民进党成为选战中最大的受益者,尤其当赖清德的支持度已经出现天花板时,操作弃保、分化非绿阵营成为民进党见效最快的策略选择。
五是削弱国民党中央号召力。见缝插针,运用各种方式刻意抹黑国民党决策层,拉侯、卡郭的阴谋论层出不穷,一方面激化参选人、选民与党中央的矛盾;另一方面,臭化国民党,使选民失去对国民党的信心。诸如称党主席朱立伦是“精算师”,邀请郭台铭参与征召,是诱导郭说出若征召失利就尽力辅选征召出线人,以防止郭柯联盟、避免对侯造成威胁;劝郭当候的副手,目的是让郭台铭负责国民党的竞选粮草及资金等等,不一而足!
二、忧两头落空,三股势力中计
2024大选,下架民进党、实现政党再轮替,既是台湾实行直选制以来的规律,更是台湾选民的期盼。然而,侯友宜被征召后,民调支持度并未预期攀升,反而接连下跌;侯友宜谨小慎微的选举风格与选民心目中的“刀刀见骨”的台湾选举文化形成强烈反差,激发出支持者的强烈焦虑感与挫折感,也牵动着地方派系的利益争夺,更让支持者担忧侯友宜蜡烛两头烧,最后可能鸡飞蛋打、大位市长两边都落空。
国民党征召后,郭台铭虽已如南飞的乌鹊,“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但仍未放弃参选念头。趁机抓住侯友宜选情不利之机,趁虚而入,动作频频,大肆运作“换侯”议题,不知不觉中成为绿营实施离间计的过河卒子,更在岛内“有心”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国民党内俨然形成了三股“换侯”势力:
一是不满朱立伦、侯友宜的“挺郭派”。由国民党部分“挺郭”中常委“立委”和中南部地方实力派要人组成,主张征召郭台铭代表国民党参选;二是由“反侯立委”“反侯前议长”,以及“韩粉”等人发起的“挺韩派”。他们认为,在金溥聪操盘、营造“非绿大联盟”的态势下,侯友宜的民调支持度仍未起死回生、摆脱末位小三垫底地位,强烈要求国民党中央改派韩国瑜上场,以替代侯友宜;三是以传统深蓝国民党“立委”候选人、企业家、泛蓝媒体成员为主体的“蓝白合作派”,主张国民党与柯文哲合作,组成蓝白“政党轮替大联盟”,避免侯友宜两边都落空。
因此,从本质上看,台面上的“换侯”口号,实质是泛绿势力利用国民党支持者的焦虑情绪与地方势力忧虑、党内矛盾,运用离间计诱导反侯蓝打击国民党决策层,摧毁侯友宜的战斗力,最终消灭国民党!具体而言,就是泛绿势力利用国民党内中央与各路诸侯、地方势之间的矛盾与误解,进而实施分裂、泡沫化国民党;分薄侯、柯选票,压缩他们胜选空间;坐实郭台铭出尔反尔、毫无政治诚信骂名,进而激化郭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这显然是一出兵不血刃的“二桃杀三士”离间计逻辑,其中分化国民党,削弱国民党中央权威,让国民党在选战中失去战斗力、失去非绿联盟领头羊地位,是这一计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利用郭台铭主观上的尊严与荣誉,不达目的不甘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驴性”,以激发出其与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是计策成败的关键所在。
三、绿有离间计蓝有应对策
2024大选是一场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事关全台百姓的未来。蓝绿白3位参选人及郭台铭本人都已提出促使两岸和平的政策,但唯有国民党与郭台铭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全民的关切也聚焦于此,因此非把积极“倚美谋独”而使台海陷入兵凶战危风险的民进党下架不可。
对国民党来说,2024大选注定是一场空前的硬战、苦战,但若非绿联盟整合成功,胜选机率却比4年前更大。从岛内民意看,下架民进党仍是过半数选民的心愿;从选战基本盘看,赖清德至今未能突破4成民意支持度的天花板;从选举议题看,选择和平的选民必定远高于战争;从发展趋势看,赖柯的民意支持度均已见顶,一旦国民党全代会正式提名侯友宜定于一尊后,其民意支持度应该会有明显的增长空间。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换侯”根本是中了民进党挑拨离间诡计!是有心人士的居中挑拨、抹黑、扭曲,民调的带风向的结果,操作非绿阵营敌对的意图显而易见。事实上,从众多学者分析看,“换侯”无论是郭上还是韩上,国民党皆有可能重蹈换柱覆辙。各类民调结果也显示,郭台铭执意参选赢得大选的机会也微乎其微,且不论对非绿阵营、国民党或郭台铭个人而言,都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绿有离间计蓝有应对策。据台湾媒体报导,国民党部分“挺郭派”中常委原拟在7月12日中常会上串连提出“换侯”提案“翻盘”,希望借此中止7月23日全代会处理侯友宜的候选人提名案,让“侯下郭上”。面对“换侯”危机,国民党中常会则用三箭化解:一是通过的2024大选党员行为规范,明定党员应全力协助国民党党提名参选同志当选,违反者将依党纪处分;二是呼吁党员谨言慎行,切勿发表破坏团结言论;三是通过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爆出曾与郭台铭多次谈论“B计划”,从道义上否定郭台铭独立参选的正当性,促使“换侯”声浪暂时得到化解,雷声大、雨点小的“换侯”提案,也因支持“换侯”的中常委皆缺席,使得暂时旗鼓偃息。
事实上,非绿阵营票源主要在侯与柯之间流动。若下一步国民党非绿阵营整合能进一步推进,蓝营基本盘必能凝聚。在此状况下,目前位居第二的民众党柯文哲势必感受到来自蓝营归队的压力,而当郭台铭若能发挥他的整合影响力,成为蓝白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双方在大选竞争上促成某些程度的共同默契,那这场选战就不会再呈现现在民进党赖清德好整以暇的局面。如此,郭台铭不仅依旧成为大选中的主角之一,更在非绿阵营中的形象,势将大大提升。
结语
选战如棋,乾坤莫测。晏子之所以能用二桃杀三士,关键在于抓住了对方的“弱点”。侯友宜最大的弱点在于泛蓝阵营支持度不够,支持者求胜心切。以往国民党参选人在蓝营支持度都超过8成,马英九当年更是高达9成。这也许与侯友宜谨小慎微、声势不断向下探底,郭台铭不轻言放弃,而柯文哲为了民众党要誓死参选有关,而抱着隔山观虎斗的绿营、吃瓜看戏的网民,急于求胜的党员同志,他们对“换侯”的一举一动、以及焦虑情绪和“急性子”预期,将促使让泛蓝阵营的选民产生困惑,会用污名化有色眼镜看待国民党,并屡屡为绿营见缝插针。若国民党全代会后,定侯于一尊、全党齐心、势如破竹,绿营之奇谋诡道,也不过是旁门左道,难起波澜。
很显然,对民进党来说,向国民党决策层发起攻势,自然从来不缺奥步,而对“换侯派”而言,也不缺“坚持”。纵观此次“换侯”危机,从“侯下X上”到“换侯”提案,从狂风骤雨式的呼声,到虎头蛇尾式的流产,显然是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破坏。但问题并未解决,未来事态发展,仍有待观察。可以预见,非绿联盟整合、侯友宜当选之路注定崎岖难行。
时移世易,门无强荫。如今,有识之士认为,一旦选情确定为“三脚督”、“四脚督”,“剧情”演变成分裂的国民党挑战团结的民进党,那非绿阵营要如何赢得2024大选?其至深影响恐怕远不止是民进党是否继续执政、赖清德是否当选,而是撼动台湾海峡、乃至东亚稳定,甚至会让台湾民众要安宁、要发展、要过好日子的期盼,付诸流水。
离间计,顾名思义,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进而达到消耗敌人,消灭敌人的目的。这是一条看似简单,但却行之有效的好计,其无色、无味,敌人在无形之间陷入死局,运用得当其杀伤力不啻于一支百万雄兵,且常在计施之处,顷刻之间扭转战局,颠倒乾坤。
话的尽头,是剑,路的尽头,是天涯。防范绿营离间计,整合非绿联盟,赢得大选胜利,既需要为国家、为台湾、为人民命运着想的高度,或许更需要摒弃“换柱”、“换侯”的自我分裂思维。
中评社香港7月15日电(作者 浙侠)山雨欲来风满楼。正当台湾2024选战正如火如荼展开,“下架民进党”整体气氛日益高涨、两岸战争与和平论述逐渐发酵之际,国民党内部却掀起“换侯”风暴,导致泛蓝支持者迄今对征召的候选人难定于一尊。
据台湾媒体报导,国民党全代会前,“换侯、倒朱”阴谋声不断。根据既定计划,国民党将于7月23日在新北市板桥体育馆召开全代会,为参与2024大选、“民代”参选人造势。大会将直接通过正副候选人提名,并为“民代”参选人举行“母鸡与小鸡”的造势活动。然而,大船刚解缆扬帆,有人就嚷着换舵手;风雨未到,却已经开始诅咒船将沉,郭台铭“重返江湖”、党内“换侯”声浪掀起,为非绿联盟下架民进党再添阴霾。
一、选二征一,尊严成离间计破口
去年“九合一”选举大胜,国民党内士气高涨,视胜选2024如囊中探物。而苦民进党执政多年的选民,更是期待国民党推出强人下架民进党,据当时岛内各类民调结果显示,约六成以上民众期待政党轮替。这为民进党进军大选形成了强大的民意压力。然而,由于国民党参与大选候选人产生过程没有采用传统的民主程序,而是采用“选二征一”的方法确定,让简单问题有了复杂化的空间,导致征召出局的郭台铭心有不甘,将参选与否上升到名誉、尊严之争,并将捍卫个人名誉与尊严凌驾于“下架民进党”目标之上。郭台铭的这一动念,足以让绿营及其侧翼有了实施离间计的破口。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擅长选举的民进党,深知7年多的执政,已将政党形象消耗殆尽,执政道德光环荡然无存。要延续既有执政权、保持“立法部门”过半席位,唯有分化非绿联盟,尤其对最大在野党——国民党内部的分解,显得更为重要。
早在5月18日,即国民党征召侯友宜的次日,桃园市议员凌涛就根据当时选情,对民进党“整侯奥步”进行梳理,公开绿营五大带风向奥步:
一是假装非谁不投。通过绿营侧翼在网路散布留言同情郭台铭、抹黑国民党,引导“非谁不投”,诱导舆论带风弃侯。
二是操作策略性民调。通过操弄民调样本误差,花钱为特定候选人胜出抛出与实际不符策略性民调结果,塑造赖清德民调遥遥领先的假像,得出“年轻人不支持侯友宜”结论,让选民相信侯友宜的民调支持度只有10几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