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华文化论坛两岸专家主旨演讲
中评社高雄12月2日电(作者 麦惠珍)2020中华文化论坛11月24日上午开幕式后,由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大陆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冯明珠等两岸专家学者就中华文化作主旨演讲。
楼宇烈教授演讲:“文化的凝聚力”,首先从传统中华文化丰富的思想中举例,论述《论语‧述而》篇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谈及人类要自觉修养、具虚心好学的精神。他认为要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传播传统文化思想,让百姓将文化落实在生活中。
其次、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核心是以“人道”为做人道理,他举怀南子《主术训》之“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来加以说明。
第三、他谈到中华文化中“诚”的精神,从荀子《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来讲述华人做人做事把握“诚、信”二字。也提到应敬畏天地,对得起良心。敬畏非对天地神明盲目崇拜,而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以之营造社会风俗。文化认同、传承是文化界、教育界的责任,要从家教、学校教育,现代生活教育中落实,强调具诚信的社会风俗。他也说文化不只抽象一面也有现实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全人类文化的宝库。考虑两岸统一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需发扬传统共同习俗,共同社会氛围。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大陆、台湾均要具体落实在生活中。
叶小文副主任演讲:“中国强起来的文化支撑”。叶小文慷慨激昂地说,中华民族需要复兴,中国梦除了在经济上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在文化上强起来!并要有思想穿透力,如同文艺复兴式的强大思想穿透力。我们的思想穿透力,要有如洪荒之力般的广泛动员力,来共同开展文化的复兴。他提到席主席说,要在文化上强、在军事上强,才能站起来。
当今的中国要如何找出一条新路?需要人文底蕴深厚才能孕育出时代精神,才能改天换地。中国被认为不文明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与台湾同胞、全世界华人须共同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当我们经济上人均不断提高,人民需要提高文化并落实于生活。共同建设文化强国、教育、体育、健康生活强国。
文化自信要更具基础、更广泛。中国有实施文化行动的基因,文化长期演进过程中,王道、和平成为治国理念。拿破仑说中国是沉睡的狮子,那么中国的基因乃是狮子的基因,如今狮子已经苏醒,就是强起来的中国。
当前世界上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横行,新冠肺炎疫情又在世界、在美国肆虐,这一切都必须靠全球合作。中国是和平、可亲的雄狮,有宽厚的基因,不宣扬武力。中国在世界文化中得强起来、要有穿透力!
李世民能成就贞观之治乃是有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道德良知,因此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老百姓似水能载舟、能覆舟,为政者须一心为老百姓着想不与民为敌。另外、他从历史见证,引述罗马帝国征战世界、秦帝国统一全国却因奢糜而迅速崩亡,因此不可奢糜。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结合时代,屏除负面传统思维。
冯明珠院长演讲:“文化传承与创新:故宫来台70年”。台北故宫前院长冯明珠以图文并茂的讲座分享故宫来台70年所负的文化传承,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1949年故宫大量重要文物分3批运抵台湾,将国宝、精品护送到台湾后,在台中糖厂仓库暂存1年,1950年4月迁往雾峰北沟村,建有四栋文物库房、一条U字型的附属山洞及文物陈列室。1957年北沟文物陈列室启用后展开各项业务:展览、教育、维护、接待等。1961年故宫文物曾赴美5大城市巡回展,推广宣扬中华文化。
1965年台北外双溪故宫博物院成立,绿瓦黄强肩负起推广中华文化与教育的大责,此后台北故宫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崛起,参观人数也快速增加,迄今已55年,被誉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台北故宫历经五次扩建,2015年更在嘉义县太保市兴建故宫南院。
台北故宫近70万件文物无论在典藏、策展、推广教育、保存维护、出版文创、数位典藏、知识经济等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1983年故宫秦孝仪院长为了推广教育开始出版《故宫文物月刊》,提倡从传统中创新,艺术与生活结合。创立故宫品牌,将故宫文物授权制作,与厂商合作开发或委托产制,以故宫典藏为创意泉源带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链。
1987年故宫因应资讯科技时代的来临成立资讯中心。2000-2012年建置21个资料库,在典藏、数位教育及新媒体应用上应变快速,以新媒体不断创新的展览手法吸引大量观众,使台北故宫蜕变成无墙博物馆,现今更开启为云端博物馆。故宫在台湾传承、推广中华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2008-2016年两岸故宫交流缔造亮丽的成绩,更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持续深耕台湾。
中评社高雄12月2日电(作者 麦惠珍)2020中华文化论坛11月24日上午开幕式后,由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大陆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冯明珠等两岸专家学者就中华文化作主旨演讲。
楼宇烈教授演讲:“文化的凝聚力”,首先从传统中华文化丰富的思想中举例,论述《论语‧述而》篇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谈及人类要自觉修养、具虚心好学的精神。他认为要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传播传统文化思想,让百姓将文化落实在生活中。
其次、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核心是以“人道”为做人道理,他举怀南子《主术训》之“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来加以说明。
第三、他谈到中华文化中“诚”的精神,从荀子《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来讲述华人做人做事把握“诚、信”二字。也提到应敬畏天地,对得起良心。敬畏非对天地神明盲目崇拜,而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以之营造社会风俗。文化认同、传承是文化界、教育界的责任,要从家教、学校教育,现代生活教育中落实,强调具诚信的社会风俗。他也说文化不只抽象一面也有现实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全人类文化的宝库。考虑两岸统一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需发扬传统共同习俗,共同社会氛围。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大陆、台湾均要具体落实在生活中。
叶小文副主任演讲:“中国强起来的文化支撑”。叶小文慷慨激昂地说,中华民族需要复兴,中国梦除了在经济上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在文化上强起来!并要有思想穿透力,如同文艺复兴式的强大思想穿透力。我们的思想穿透力,要有如洪荒之力般的广泛动员力,来共同开展文化的复兴。他提到席主席说,要在文化上强、在军事上强,才能站起来。
当今的中国要如何找出一条新路?需要人文底蕴深厚才能孕育出时代精神,才能改天换地。中国被认为不文明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与台湾同胞、全世界华人须共同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当我们经济上人均不断提高,人民需要提高文化并落实于生活。共同建设文化强国、教育、体育、健康生活强国。
文化自信要更具基础、更广泛。中国有实施文化行动的基因,文化长期演进过程中,王道、和平成为治国理念。拿破仑说中国是沉睡的狮子,那么中国的基因乃是狮子的基因,如今狮子已经苏醒,就是强起来的中国。
当前世界上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横行,新冠肺炎疫情又在世界、在美国肆虐,这一切都必须靠全球合作。中国是和平、可亲的雄狮,有宽厚的基因,不宣扬武力。中国在世界文化中得强起来、要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