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崛起:是人类助手还是对手?

  中评社北京3月30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使用智能录音机里的AI模型整理笔记,使用办公软件的AI功能协助搜索、寻找问题答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与会嘉宾互发数字人名片,通过智能翻译机进行跨语种的对话,交流更加直接……在3月26至2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AI无处不在,人工智能俨然成为高频热词。

  从ChatGPT到Sora,从大语言模型到多模态模型,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应用,让很多曾经只能在影视或者梦境中出现的场景直接变成了现实。AI如何为产业赋能,究竟是人类的助手还是对手?作为新兴产业又应如何监管?与会的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人士热议不断。虽然对于AI的发展水平、技术路线和风险治理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蕴含着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

  问题1 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

  积极派

  博鳌亚洲论坛谘委、芬兰前总理阿霍

  拓养老新模式

  •现在世界面临生态环境、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突破性的技术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解决现有养老模式商业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   助寻下一个“地球”

  •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发展,使我们对外太空的探索更加有力。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帮助人类寻找到下一个“地球”。未来人类甚至可能改造外星环境,居住在更广阔的空间里。

  实干派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朴

  优化网络布局

  •生成式AI不仅将改变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还将对各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以通信行业为例,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改善网络部署、降低能耗和优化电池环境。

  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

  链接全球合作

  •人工智能是非常典型的全球供应链行业。在遵循同样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的前提下,通过和不同国家的合作发展,利用好人工智能,可以使全球客户获益。

  中国外交部参赞董志华   AI+潜力无限

  •通过AI+的模型,减少贫穷、教育、健康、气候变化等问题,积极应对人员、生物多样性。

  问题2 科技革命的“奇点”何时到来?

  激进派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Kyoung Mu Lee

  料5年后迎“奇点”

  •世界上最聪明的那群人都在为人工智能工作,每个国家的政府在施政纲领中都会提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所有的资源现在都向人工智能倾斜。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达到一个奇点,且它到来的速度会远远早于原先的预期。预计“奇点”将在5年之后到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

  数字化新时代   •生成式AI可以生成文字、图像、视频,生成代码、药物、数学公式以及物理方程式,会带来巨大的技术和范式的改变。未来15年内,将有更多领域通过图灵测试,进入信息、物理、生物世界数字化的新时代。

  谨慎派

  远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跃

  受制能源供应

  •AI算力最终面临的阻碍就是有没有足够的能源支撑其发展。人类只有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的经济性和环境问题都解决,人类的发展格局才能彻底改变。

  问题3 如何看待AI风险?

  悲观派

  小i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袁辉

  新“物种”新挑战

  •AI是一个新的“物种”,AI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而存在。未来这也将成为人类的终极挑战。   《人工智能:现代方法》作者、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

  恶意AI防不胜防

  •AI不是万灵药。AI使得一些职业逐渐被取代,甚至可能导致人类工资变为零。AI还可能被用于制作虚假信息和虚假新闻。

  乐天派

  猿辅导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

  人类牢握主导权

  •应用为王,以人为本。未来强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新人类。AI并不会替代人类的工作岗位,而是让岗位结构发生变化,为此政府和各行各业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

  问题4 全球治理难点在哪里?

  技术领域

  《人工智能:现代方法》作者、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   迷一般的运作

  •今天的AI违反了整个文明发展的技术思路,我们并不理解这些系统如何运作,不瞭解它的原理,没办法设计工具,只是让它增长。

  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

  涉海量个人讯息

  •提供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服务时,必须要确保质量,同时必须要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问题5 制约发展因素是什么?

  能 源

  远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跃

  数据算力有限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需要海量数据与计算的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性发展的最终阻碍是能源。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朴   成本功耗增加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会很受挑战,一是功耗非常大,联网的成本也会增加,比原来传统互联网时代搜索所带来的成本要高很多。

  人 性

  小i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袁辉

  突破思维模式

  •今天人类想用技术控制人工智能,我认为已经不可能了。要想最终能够拿住人工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一定是用非人工智能的方式。

  博鳌亚洲论坛谘委、芬兰前总理阿霍

  本性仍未摸清

  •人类曾经发明过一系列危险的事物,原子弹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无论人工智能的破坏性有多大,都应承认它的确是科技的进步。但现在很多人并不理解技术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技术人性的一面,以及人工智能人性的一面。

  问题6 AI会不会全面代替人类?   乐天派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

  理解能力有限

  •现在的人工智能是看似智能的信息处理系统,但它不具备真正的理解能力。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唐睿思

  AI只是工具

  •拒绝相信人类会毁灭,认为人总会生存、总会繁荣,而人工智能只是我们使用的工具,让我们走向另一个繁荣。

  中间派

  《人工智能:现代方法》作者、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

  知己就可知彼   •我们要将AI系统学习,并且像人类一样产生产品。这样它的内部运行机理才会是我们所理解的,而不是我们所担忧的被全部替代。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朴

  防范AI操控者

  •不太相信我们自己创造人工智能把我们完全替代,更担心的是一部分掌握人工智能的人会占其他人的便宜,还是要把所有的技术大量地、快速地普及出去。

  问题7 监管需要做什么?

  框架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

  全球协调立法

  •我们更需要有可行的、成功的和可盈利的行业,而不是说监管到它们消失。希望能够有持续的国际对话,探讨如何推进、细化,以一种恰当的全球协调方式推动立法。

  中国外交部参赞董志华

  统一监管框架   •关注生态体系,关注安全,尊重国际法律,关键是如何能够把这些道德规范变成统一的监管框架。

  细节派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Kyoung Mu Lee

  标明产出来源

  •要监管产品,AI所产出所有的产品都要有水印,这个产出必须要写着“由AI产出”,这样的规则可以管控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

  人工智能+ 向新发展

  AI+新药研发

  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可实现针对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让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研发成本降低70%。

  AI+金融服务

  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率先实现百亿级基础大模型在知识运营助手、金融市场投研助手等多个场景应用;北京银行发布了AIB平台,打造运营助手、客服助手等7个问答机器人,同时推出“北银投顾GPT”。   AI+汽车制造

  3月28日晚,小米汽车正式发布其首款产品小米SU7。在造型设计、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语音交互、车身结构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AI+艺术创作

  原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的水墨动画短片《龙门(Dragon Gate)》获得巴西Tiete(“铁特”音译)国际电影奖实验短片单元最佳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