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能力在欧洲和中东“双线作战”?
据最新消息,巴以冲突已导致超过4000人死亡,而且双方仍处于激烈冲突状态。以色列不仅对狭长的加沙地带实施无差别轰炸,甚至开始对逃亡难民车队进行袭击。以色列的“报复”如此强势,和美西方的支持脱不了关系。
特别是,美国对色列的支持逐步升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中东行,表达美国对以色列对巴靳斯坦哈马斯组织宣战的支持与鼓励,而且也在游说阿拉伯国家和美国与以色列“站在一起”。此外,美国拜登总统除了对哈马斯斩首婴孩的假新闻表达“震惊”,也支持向以提供弹药和导弹拦截系统等额外安全援助,满足以色列这个“关键伙伴”的安全需求。
从道义到外交,从军援到金援,美国对以色列这个中东“关键伙伴”的支持可谓超过“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此外,美国也派出两艘航母到中东地区,此举既是为以色列站台,也是对区域其他国家进行威慑。毕竟,无论是哈马斯还是巴勒斯坦其他力量,乃至其他中东国家,和以色列的军事力量相比,都处于弱势下风。美国派出两艘航空母舰为以色列助威,显然别有目的。说白了,是为了防止巴以冲突激化为中东战争而为以色列提供支援。但是,美国全力支援以色列,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为以色列摇旗呐喊,又是在鼓励怂慂以色列将巴以冲突扩大化。
这样的美国,似乎很矛盾。但也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真面目。
“拉偏架”自陷危局
就前者而言,美国在中东一直扮演“拉偏架”的角色,从以色列建国到几次中东战争再到巴以持久冲突,美国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以色列一边。在双边或区域冲突中“拉偏架”,是美国惯常的霸权主义手段,巴以冲突如此,中东地区曾经的两伊战争如此,俄乌冲突也是这样,美国总是支持一方打击一方。
当然,美式霸权主义已成惯性,其显着特点是美国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将自己视为正义主导者,也滥用西方主导权和政治正确,通过号召西方世界的方式,用集体呐喊的杂音占据舆论高地。本次巴以冲突,美国除了召集西方集体支持以色列制造舆论外,也覆制了俄乌冲突的所谓“经验”——即以西方鼓噪的“集体正义”对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进行“道德绑架”——尤其是逼迫中国支持以色列。
就后者而论,美国支持以色列,既是美国战略利益的延续,也充满着拜登政府机会主义的利己选择。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铁杆盟友,其中既有美国利用以色列对抗宿敌伊朗的原因,也因为犹太人对美国有着长期的政治经济影响。无论是巴以冲突,甚至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战争,美国也始终“拉偏架”。此番冲突中最少有27个美国公民死亡,这成为拜登政府宣示美国人权至上的良机。此外,拜登政府也希望和内塔尼亚胡政府修好关系。
众所周知,内塔尼亚胡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关系不错——特朗普声称若是他执政就不会发生巴以冲突,但是和拜登政府关系疏远。特朗普对拜登政府的“怼”是全方位的,但也凸显现实政治考量,美国已拉开2024年大选帷幕,巴以冲突成为驴象两党拉拢犹太选民的良机,因此会在支持以色列问题上进行“竞赛”——比拼谁更支持以色列。拜登政府掌握行政权,自然会不遗余力对以色列加大支持力度。
在此情势下,美国的支持,不仅成为内塔尼亚胡政府对巴进行围剿式打击的外部凭借,也将鼓励以色列扩大战争范围,以便给以色列开辟更多战略生存空间。以色列不仅对加沙地带实施无差别轰炸,也向黎巴嫩真主党开火,并向叙利亚大马士革机场发动空袭。虽然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和黎巴嫩和叙利亚交火,但也凸显巴以冲突开始向其他国家蔓延。而且,因为有美西方对以色列的支持,以色列将巴以冲突扩大化可谓有恃无恐。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宿敌伊朗已经向以色列发出警告,如果以色列继续战火蔓延,伊朗将不得不进行干预,那么这场冲突将严重失控,升级为地区战争。
“援乌抗俄”难以为继
如果伊朗和以色列擦枪走火,不仅导致地区战争,而且是不可预料的核战争。众所周知,虽然伊朗和以色列不承认,但两国可能都拥有核武器。美国担心伊朗拥核而主导对伊朗的全面制裁,却因支持以色列而引发伊朗和以色列发生核战,美国支持以色列可谓昏招。
更重要的是,美国“拉偏架”也惹怒了一众阿拉伯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沙特。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沙要求跟着美国站队以色列时,掌握实权但立场强硬的国储小萨勒曼公开力挺巴勒斯坦,而且中断和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进程。卡塔尔也发出威胁,若以色列不停止狂轰滥炸,将停止液化气出口。沙特是阿拉伯国家的领头羊,卡塔尔是油气输出国,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将逼迫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除了一致对抗以色列,还将对美西方动用“能源武器”。面对飞涨的油气价格,美国难以承受油气成本上升,欧洲国家也担心迎来又一个难捱的冬季。
因此,美国支持以色列而和阿拉伯世界为敌,更是昏招迭出。而且,当美国聚焦巴以冲突而对以色列持续支持时,却很难再对乌克兰施以更多支援,俄乌冲突的走向或发生改变。美国有能力在欧洲和中东开启双线作战吗?拜登政府或迎来顾此失彼的战略困局。
据最新消息,巴以冲突已导致超过4000人死亡,而且双方仍处于激烈冲突状态。以色列不仅对狭长的加沙地带实施无差别轰炸,甚至开始对逃亡难民车队进行袭击。以色列的“报复”如此强势,和美西方的支持脱不了关系。
特别是,美国对色列的支持逐步升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中东行,表达美国对以色列对巴靳斯坦哈马斯组织宣战的支持与鼓励,而且也在游说阿拉伯国家和美国与以色列“站在一起”。此外,美国拜登总统除了对哈马斯斩首婴孩的假新闻表达“震惊”,也支持向以提供弹药和导弹拦截系统等额外安全援助,满足以色列这个“关键伙伴”的安全需求。
从道义到外交,从军援到金援,美国对以色列这个中东“关键伙伴”的支持可谓超过“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此外,美国也派出两艘航母到中东地区,此举既是为以色列站台,也是对区域其他国家进行威慑。毕竟,无论是哈马斯还是巴勒斯坦其他力量,乃至其他中东国家,和以色列的军事力量相比,都处于弱势下风。美国派出两艘航空母舰为以色列助威,显然别有目的。说白了,是为了防止巴以冲突激化为中东战争而为以色列提供支援。但是,美国全力支援以色列,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为以色列摇旗呐喊,又是在鼓励怂慂以色列将巴以冲突扩大化。
这样的美国,似乎很矛盾。但也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真面目。
“拉偏架”自陷危局
就前者而言,美国在中东一直扮演“拉偏架”的角色,从以色列建国到几次中东战争再到巴以持久冲突,美国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以色列一边。在双边或区域冲突中“拉偏架”,是美国惯常的霸权主义手段,巴以冲突如此,中东地区曾经的两伊战争如此,俄乌冲突也是这样,美国总是支持一方打击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