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美关系当前有五个重点需认真对待
中评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 海涵)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7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求共识、促合作、稳秩序、护和平”。中评社记者在现场采访报导中看到,在本届论坛的四场大会讨论和十九场小组讨论(含1场合作小组)中,与会中外嘉宾坦率深入地就有关议题交换了看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判当今国际局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其中中美关系是本届论坛中绝对的“C位”议题。
本届论坛召开的时间点正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不久以及美国财长耶伦访华前夕,在“气球事件”导致中美关系跌入谷底后,近期中美双方高层官员的频繁互动能否使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本届论坛专设有一场以“重构稳定的中美关系框架”为主题的小组讨论聚焦中美关系,此外,在其它的几场大会讨论、午餐演讲及诸多小组讨论中,中美关系也都是嘉宾发言和互动问答中绕不开的议题。
结合论坛观点进行观察分析,当前中美关系有五个重点需认真对待:
第二,中美关系变得更加不稳定,要合理管控对中美关系的预期。近几年来,中美关系曲折反复,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可预测。去年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晤并达成对两国关系的一些共识,但此后发生的系列事件干扰了并打断了两国合作进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在低谷徘徊,紧张而敏感,似乎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能“激起千层浪”,导致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应理性认识中美关系现状,对未来中美关系抱有一个合理预期。合理预期比超合理预期更有助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棘手问题,从而更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
第三,求和平是共识,不冲突、不对抗应该是中美双方共同目标。尽管中美在许多议题上有矛盾和分歧,但是求和平是两国共识。中方在多个场合多次倡导“和平共处”,布林肯访华后在一场智库对话中谈到中美关系时也说“中美首先要找到和平共存”的方式。要维护和平,最基本的就是要使中美关系行驶在正确轨道之上,并建立护栏,同时更多诉诸于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中美两国应避免陷入到所谓的“安全悖论”中,如果过分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只会使双方信任崩塌甚至陷入军备竞赛,导致更大的不安全。
第五,对话总比不对话要好,中美之间需要改善氛围。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再到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中美近期高层互动频繁,或为中美关系提供转圜契机。面对面的对话沟通交流对于国与国关系至关重要,这既是双方希望稳定两国关系这一共同意愿的表达,也有助于更加坦率、深入、有效地交换意见,同时可以促进两国关系氛围改善。
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无法避免且会长期存在。当务之急是,双方要通过沟通对话,讲清楚各自的底线原则立场,避免误判。中美亟需建立一个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基础的关系框架,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两国要有共同的政治意愿,不踩踏对方红线,在正确的轨道上相向而行。
中评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 海涵)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7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求共识、促合作、稳秩序、护和平”。中评社记者在现场采访报导中看到,在本届论坛的四场大会讨论和十九场小组讨论(含1场合作小组)中,与会中外嘉宾坦率深入地就有关议题交换了看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判当今国际局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其中中美关系是本届论坛中绝对的“C位”议题。
本届论坛召开的时间点正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不久以及美国财长耶伦访华前夕,在“气球事件”导致中美关系跌入谷底后,近期中美双方高层官员的频繁互动能否使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本届论坛专设有一场以“重构稳定的中美关系框架”为主题的小组讨论聚焦中美关系,此外,在其它的几场大会讨论、午餐演讲及诸多小组讨论中,中美关系也都是嘉宾发言和互动问答中绕不开的议题。
结合论坛观点进行观察分析,当前中美关系有五个重点需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