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会议现场

  中评社香港7月11日电/7月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围绕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态势、大陆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走向、中美关系对台湾问题的影响、两岸经贸互动及文教社会交流研析等四个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探讨。研讨会由华东师大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陈士良主持。

  两岸有十四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包括:台湾屏东大学副教授李铭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大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严安林,台湾高雄餐旅大学教授刘维群,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台海研究》杂志主编倪永杰,台湾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授辛翠玲,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秘,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余元杰,华东师大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两岸所所长仇长根,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华东师大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两岸所副所长阎德学,台湾义守大学企管系副教授杨东震,华东师大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陈士良,台湾屏东科技大学讲师林信雄,华东师大台湾研究院院长、历史学系王东教授。

台湾屏东大学副教授李铭义

  台湾屏东大学副教授李铭义分享了他对于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的预判,指出美国因素历来对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有重要影响,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大陆要加强做好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工作。他同时鼓励台湾民众多到大陆交流、学习、工作和生活,观察大陆的快速发展,感受大陆对台政策的真实内容。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严安林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严安林将2020年以来台湾政治社会的新变化概括为“四个全面”,即民进党的全面执政、在野政党制衡能力的全面弱化、台湾社会媒体的全面“绿化”和美国对台湾社会的全面介入。由此他提醒,要注意台湾领导人的选举,是强调台湾“内政优先”还是“安全优先”?是主张“亲美抗陆”还是“亲美和陆”?是视大陆的发展为机遇还是危险?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台海研究》杂志主编倪永杰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台海研究》杂志主编倪永杰充分肯定研判台海形势的价值。他认为应充分考量国际政治局势演变与蔡英文当局的选前政治动向对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影响,并从各阵营政治力量配比、候选人个人情况、传播媒介影响等角度分析选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台工作展望,预想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

台湾中山大学教授辛翠玲

  台湾中山大学教授辛翠玲从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情况谈起,正面评价马英九访问大陆对两岸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她认为,当下世界局势的结构性变化对两岸关系有着深远影响。这种结构性变化有别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结构单一性”变化。中美对抗、俄乌冲突、全球疫情均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走向,欧美与中国、两岸之间也正重新学习如何认识彼此。

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秘

  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秘提出,大陆以何种方式实现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以何种方式实现民族复兴,坚持和平统一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也能超越传统资本扩张和霸权政治的逻辑,让其他国家更好地接受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共同体理念。他强调,只要有一线希望,中国大陆便不会放弃“和平统一”方针;与此同时,大陆也会继续加强“反台独、反干涉”的举措。

台湾嘉南药理大学教授余元杰

  台湾嘉南药理大学教授余元杰指出,要正视新媒体对政治选举生态的影响力。随着台湾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善用网路新媒体的青年世代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当前台湾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选民存在代际差异。随着网路新媒体打破传播媒体的垄断,草根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权力格局面临重构。网路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年轻一代皆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青年群体对于选举的参与度空前提升,从过去推崇权威精英转为对利益集团的蔑视,传统媒体受困于偏见且未能突破自身局限,试图以传统的框架来进行解释与引导,其效果可想而知。

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仇长根

  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仇长根认为,从两岸良性发展的角度考量,应避免民进党继续执政。大陆目前的对台政策,都是在细化和推进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大陆虽有充分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但仍要警觉破坏两岸关系的事件发生。两岸关系必须考虑中美关系,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一直实行平衡战略,中国也应讲求平衡,坚持斗争而非对抗。

台湾佛光大学副教授柳金财

  台湾佛光大学副教授柳金财与参会专家交换了他对于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的观察。他指出,民调“下架”民进党,在野党有一定机会,但是蓝白合难度大。他建议,要加强两岸的双向融合。一方面,大陆持续出台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为台胞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吸引优秀台湾同胞赴大陆发展。另一方面,期待和鼓励大陆年轻一代赴台湾高校学习和交流,真正实现“共融、共生、共好”的美好愿景。

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阎德学

  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阎德学从未来性和确定性的角度,指出时和势决定着中国必将统一、终将统一的“大势统”,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一中原则”的“法理统”,都是确定不变的。至于两岸各领域的“融合统”,可从两岸民众普遍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文化融合做起,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鼓励台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带头作用,以文化统合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讲师林信雄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讲师林信雄从技术层面分析他对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观测。他指出,过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最常见的是各政党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及造势活动,造谣、抹黑、人身攻击对手。新媒体兴起后,选举则呈现出“政治娱乐化”“动员网路化”“参与年轻化”等特点,各候选人在新媒体领域展开激烈博弈,新媒体正在且将持续较长时间搅乱台湾“政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