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勿坐等“二价疫苗”
中评社北京9月6日电/据大公报评论,本港昨日再录得逾万确诊个案,其中学校师生呈报3444宗,涉及逾千所学校。新学年刚开始就碰到这样的情况,令特区政府、校方、家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停课,不利学习和同学的身心健康;不停课,疫情势必进一步蔓延。如何是好?
疫情将长期存在,停课不是长久之计,解决之道在于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入院和重症率。现时12至19岁年龄组基本上打齐两针,第三针达到55%;3至11岁年龄组接种第二针比率达到67%,但第三针仅13%,有待进一步提高。3岁以下幼童的首针接种率更低。这是香港抗疫最薄弱的环节,家长要有紧迫感,特区政府必须想方设法谷针。
有家长倾向为孩子打复必泰疫苗,但政府顾问专家日前已经明言,复必泰幼童疫苗短期内不可能会供应给香港。也有家长期待二价疫苗,因为对现时流行的变种病毒具针对性。不过,现时二价疫苗的科学数据不多,成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最大的问题在于,二价疫苗最快年底推出,全球都在抢购,何时供给香港只能望天打卦。问题是,香港等不及,幼童更等不及。
疫苗往往最多只有半年有效期,待到明年,病毒可能已变异多次。正如香港药剂师学会会长所指出,本港采购二价疫苗仍然是“漫漫长路”,与其坐等,不如尽快接种现有疫苗。俗话说得好,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不管二价疫苗如何先进,如何有效,毕竟是缓不济急,在疫情快速升温的当下,除了尽快打针、打加强针,别无他法。政府一早预告收紧疫苗通行证,将年龄下降至5岁,那就应尽快落实。
特区政府全力催谷接种现有疫苗的同时,也必须全力增加新疫苗的购买力度,双管齐下。政府做到有备无患,市民才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