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打击“卖猪仔”罪案需要多管齐下

何振东讲述案情(图源:点新闻)

  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据大公报社评论,港人被“卖猪仔”到东南亚从事非法勾当的求助个案愈揭愈多,警方果断出击,昨晨拘捕5名涉案人士,其中两人怀疑是集团骨干人员。这一事实显示,香港已成电骗集团的一个主要目标,警方继续深挖,相信会找到更多线索。电骗属高科技、跨领域犯罪,也是集团式犯罪,有着庞大的网络,必须多管齐下,多部门配合执法。只有铲除电骗存在的社会土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贩卖毒瘤。

  过去,港人被“卖猪仔”的新闻极少出现,如今相关个案持续增加,这与客观大环境有关。疫情持续两年多,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破产案增加,不少人更负债,在“揾快钱”心理下,容易被那些所谓“高待遇、低要求”的招聘广告吸引,即使对广告内容有所怀疑,仍存在侥幸心理。犯罪集团利用港人诈骗港人,更容易得手,这就是近年香港电骗案大幅增加、受害人及涉案金额也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电骗团伙不断增加,对“新血”要求更高。如果参与者“业绩不佳”,就会遭到毒打、转卖;如果被害人不愿配合,就会被当成人质,向家人勒索金钱;如果勒索不成,还可能被杀害、割走器官。由于电骗团伙往往与当地腐败势力、地方武装相勾结,盘根错节,要将之铲除幷非易事。

  伴随互联网发展,电骗行业“与时俱进”,涉及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各个环节,成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跨境金融相关的一整条犯罪链。可以说,只要电骗仍有利可图,就会有人铤而走险。面对“高智能”电骗犯罪,执法部门必须武器升级、战法更新,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通过团伙挖掘、溯源分析,增加风险识别能力,幷针对不同犯罪场景作出预案,及时发现、制止罪案,而不能只是被动反应。

  人员链仍然是电骗犯罪的重要一环。电骗集团会用各种方式招揽人员,主要是利用社交媒体发放高薪招聘广告,以赌场荷官、地产中介或电讯推广等为噱头。就台湾情况来看,有些招聘广告幷非高薪,受害人不虞有诈,抵达目的地后,就立即被控制,失去人身自由;也有人到东南亚旅游,被“朋友”游说,结果落入陷阱。亦因此,警方除了要严密监察社交媒体上明显可 疑的广告,也要注意一般的招聘信息,从中找出蛛丝马迹。要炼成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就需要建立犯罪集团的数据库,在侦察出犯罪团伙的同时,发现与犯罪团伙相关的上下游链路,顺藤摸瓜,各个击破。

  在多管齐下打击电骗集团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不劳而获,当然也没有只要会打字或打电话就可以赚取高薪的工作,“笋工”的背后肯定不简单。落入电骗陷阱,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自己受害,全家遭殃;一是甘愿成为犯罪团伙的一员,也许可以赚得“快钱”,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迟早要承担法律后果,付出代价。

  “天下无骗”是社会各界的心愿,也是执法部门的责任。在这场涉及跨境、跨部门的正邪较量中,需要整个特区政府行动起来,积极作为、主动出击,把工作做在前面。当然,这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务求把罪案扼杀于萌芽阶段。

何振东讲述案情(图源:点新闻)

  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据大公报社评论,港人被“卖猪仔”到东南亚从事非法勾当的求助个案愈揭愈多,警方果断出击,昨晨拘捕5名涉案人士,其中两人怀疑是集团骨干人员。这一事实显示,香港已成电骗集团的一个主要目标,警方继续深挖,相信会找到更多线索。电骗属高科技、跨领域犯罪,也是集团式犯罪,有着庞大的网络,必须多管齐下,多部门配合执法。只有铲除电骗存在的社会土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贩卖毒瘤。

  过去,港人被“卖猪仔”的新闻极少出现,如今相关个案持续增加,这与客观大环境有关。疫情持续两年多,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破产案增加,不少人更负债,在“揾快钱”心理下,容易被那些所谓“高待遇、低要求”的招聘广告吸引,即使对广告内容有所怀疑,仍存在侥幸心理。犯罪集团利用港人诈骗港人,更容易得手,这就是近年香港电骗案大幅增加、受害人及涉案金额也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电骗团伙不断增加,对“新血”要求更高。如果参与者“业绩不佳”,就会遭到毒打、转卖;如果被害人不愿配合,就会被当成人质,向家人勒索金钱;如果勒索不成,还可能被杀害、割走器官。由于电骗团伙往往与当地腐败势力、地方武装相勾结,盘根错节,要将之铲除幷非易事。

  伴随互联网发展,电骗行业“与时俱进”,涉及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各个环节,成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跨境金融相关的一整条犯罪链。可以说,只要电骗仍有利可图,就会有人铤而走险。面对“高智能”电骗犯罪,执法部门必须武器升级、战法更新,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通过团伙挖掘、溯源分析,增加风险识别能力,幷针对不同犯罪场景作出预案,及时发现、制止罪案,而不能只是被动反应。

  人员链仍然是电骗犯罪的重要一环。电骗集团会用各种方式招揽人员,主要是利用社交媒体发放高薪招聘广告,以赌场荷官、地产中介或电讯推广等为噱头。就台湾情况来看,有些招聘广告幷非高薪,受害人不虞有诈,抵达目的地后,就立即被控制,失去人身自由;也有人到东南亚旅游,被“朋友”游说,结果落入陷阱。亦因此,警方除了要严密监察社交媒体上明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