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尽快控疫复常通关 饮到内地客头啖汤
社评说,本港中西文化汇萃,有购物天堂、美食天堂的美誉,吸引包括内地在内的全球四方八面游客,旅游业是本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与旅游业相关的零售、饮食、酒店、航空等服务业行业,大多具有劳动密集性行业属性,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以百万计。两年反覆的疫情冲击,令旅游和相关产业饱受伤害,第五波疫情更令餐饮、零售等成为“重灾区”。
在中央全力支援下,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抗疫,第五波疫情度过高峰期,确诊数字正在逐步回落。旅发局计划今年投放1亿元在内地宣传,并乐观预计下半年旅客数字有明显增长,全年访港旅客可达960万人次。旅发局去年底所作的调查反映,近半数内地游客会在疫后率先选择到本港旅游,可见本港在内地游客心目中仍占据重要位置。其实,疫情爆发前,内地早已成为本港最重要的旅客来源地,内地客占访港旅客总数将近八成,可以说不能与内地恢复正常旅游活动,香港的旅游业难以真正复苏。
回归后,本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沙士”的侵袭,经济亦曾直插低谷,失业率高企,2003年中央为了支持本港经济发展,推出了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促进本港旅游业迅猛发展,短时间内扩大了就业、提振了经济民生。访港旅客由2003年约1,553万人次增长至疫情前2019年的5,600万人次,成就了本港旅游业的“黄金时代”,各行各业亦明显受惠。
新冠疫情令本港旅游业又进入冰封。去年有调查显示,99.5%的旅游从业员处于停工状态,其中75%转行做兼职,2万多名从业员陷入困境。特区政府多次对旅游业给予支援,不时提供短期职位,但要令旅游业有生意做、有工开,重新兴旺,最根本的关键还在于稳控疫情,重开本港旅游市场。
社评说,过去两年多的抗疫经验证明,内地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可以保障大部分时间的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本港的检测、隔离能力在中央支援下已有巨大提升,有条件采取更严密的防疫措施,努力实现与内地防疫机制对接,早日达至“动态清零”。做到这一点,香港就有更坚实防疫基础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重迎内地游客,加快本港旅游业乃至整体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