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同努力 实现减贫目标
贫穷人口不断上升须正视
根据昨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香港贫穷人口和贫穷率较2019年分别显着增加逾16万人和2.2个百分点至超过165万人和23.6%,新增贫穷人口中,近半来自失业住户,另有近三成来自在职住户。计及所有选定项目的政策介入后,2020年整体贫穷人口及贫穷率分别为55万3500人及7.9%;和2019年相比,贫穷人口和贫穷率分别减少8.8万人及下跌1.3个百分点。
其实,出现这一大幅增加的数字,一点也不令人奇怪。香港经历2019年的黑暴以及近两年的疫情打击,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尽管今年以来经济逐渐有了起色,但对于基层市民而言,受惠的并不直接。如非政府的不断投入社福资金,例如多轮的抗疫资金,情况可能更加恶劣。而这和全球各地所面临的情况类似。
贫穷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发表的《2020年世界竞争力年报》(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该报告仍采用香港的税前和福利转移前的坚尼系数,在64个经济体系中,香港排行第60。而在今年初发表的2021年报告中,改为采用香港的除税及福利转移后有经济活动的住户人均收入的坚尼系数,香港排名升了12位,排行48。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显示香港的贫富悬殊在64个经济体系中,仍是处于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一方面要直视贫富差距扩大、贫穷人口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特区政府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大量举措,努力扶贫,总体上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推出高额长者生活津贴,让约57万名长者,包括部分拥有自住物业或与有收入家人同住的长者,每月领取3815元的高额津贴。二是优化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大幅增加金额和放宽申请资格,让收入不超过22400元而育有两名儿童的四人住户每月领取最多4200元津贴。三是落实一系列改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租金津贴及放宽多项特别津贴资格等。
上述三项举措和其他改善措施,令现金福利总经常开支增至2021/22年度的674亿元,较2017/18年度高出56%,数字的增加是十分明显的。但这是否意味着香港扶贫工作就此可以了?绝对不是,政府要做的还有很多。既要从政策上进行适时调整,更要从思想上作出改变。要完全消灭贫穷是不可能的事,但要减少贫穷人口,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实际上,长期以来特区政府采取的策略,可以用社会福利学的“选择性模式”(selectivist model)来形容,也就是发放的资源主要扶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市民。换句话说,只有那些连自己基本生活都无法满足的市民,才得到政府扶助。纯粹从理财角度,或许可以这么认同。然而,这样的扶贫策略,纵然可以帮助到一些人,但更应从制度上作出提升,以真正帮到大批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
尽力消除跨代贫穷问题
因此,正如有学者表示,政府应从“选择性模式”逐渐转向“普及性模式”(universalist model)。政府应订立居民应该享有的社会福利权利,例如年长居民、残疾人士及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保障等,并逐步立法及推行有关措施,以保障居民的生活。唯有这样,香港居民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才可落实,香港才能成为关爱的社会。(周永新:《40年贫穷研究路上的体验》,全国港澳研究会《港澳研究》2020年第2期,页85-92)
新一份施政报告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例如,会在明年下半年合并普通及高额长生津,划一采用普通津贴较宽松的资产上限,而合资格申请人将领取高额津贴。行政长官还承诺,会继续发展经济,提供培训和再培训,鼓励就业,并以职津为较低收入的在职住户,特别是育有儿童的住户,提供财政支援;会全力加快兴建公屋,增建过渡性房屋和为轮候超过三年的合资格公屋申请住户提供现金津贴。以及,在共同承担的原则下,会加强强积金的退休保障功能,首要工作是在下一个立法年度修例落实取消“对冲”。
这些工作与努力都应予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社会似乎更应设立一个“减贫目标”,也需订定一个“基本生活开支线”,并须尽全力消除“跨代贫穷”的问题。这方面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贫穷人口不断上升须正视
根据昨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香港贫穷人口和贫穷率较2019年分别显着增加逾16万人和2.2个百分点至超过165万人和23.6%,新增贫穷人口中,近半来自失业住户,另有近三成来自在职住户。计及所有选定项目的政策介入后,2020年整体贫穷人口及贫穷率分别为55万3500人及7.9%;和2019年相比,贫穷人口和贫穷率分别减少8.8万人及下跌1.3个百分点。
其实,出现这一大幅增加的数字,一点也不令人奇怪。香港经历2019年的黑暴以及近两年的疫情打击,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尽管今年以来经济逐渐有了起色,但对于基层市民而言,受惠的并不直接。如非政府的不断投入社福资金,例如多轮的抗疫资金,情况可能更加恶劣。而这和全球各地所面临的情况类似。
贫穷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发表的《2020年世界竞争力年报》(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该报告仍采用香港的税前和福利转移前的坚尼系数,在64个经济体系中,香港排行第60。而在今年初发表的2021年报告中,改为采用香港的除税及福利转移后有经济活动的住户人均收入的坚尼系数,香港排名升了12位,排行48。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显示香港的贫富悬殊在64个经济体系中,仍是处于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一方面要直视贫富差距扩大、贫穷人口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特区政府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大量举措,努力扶贫,总体上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推出高额长者生活津贴,让约57万名长者,包括部分拥有自住物业或与有收入家人同住的长者,每月领取3815元的高额津贴。二是优化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大幅增加金额和放宽申请资格,让收入不超过22400元而育有两名儿童的四人住户每月领取最多4200元津贴。三是落实一系列改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租金津贴及放宽多项特别津贴资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