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选制 爱国护港新里程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大公网评论道,12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对香港公务员群体在治港、护港、爱港方面提出了政治道德和事务能力的双重期许,更与“爱国者治港”的具体实践相互呼应。香港需要培养具有国家视野、国情思维、国安意识的治理人才。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7月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对管治能力强的坚定爱国者提出五项标准:一是善于在治港实践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二是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三是善于为民众办实事;四是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五是善于履职尽责。这是选举和考核香港管治者的重要参照。

  一个社会光有治港者爱国,显然是不够的。笔者曾言,“只形成市民的普遍爱国情怀,没有将香港大众变成坚定不移的护港者,『爱国者治港』就极为容易陷入一个『精英化』的自我博弈,缺乏新鲜的后备力量和人才补给。”为此,笔者藉着一点墨水,再从三个角度来谈一谈,新时代的香港,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护港者,这些护港者又要如何护港?

  从三方面守护香港未来

  首先,一名合格的护港者应具有主人翁精神,以香港为家,支持政府依法施政,将香港的事作为自己家的事来看待,并以香港为荣;第二,护港者要做到自觉主动地履行公民责任,走出来,积极参与政治发声,清理黑暴残留在香港的伤痕和余毒;第三,护港者的前提一定是爱国者,没有不爱国的护港者,只有不爱国的乱港者。如何检验和判断一位香港市民是否真正的护港者,笔者认为,12月19日的立法会选举便是一场资格考验,也是一道极具历史意义的护港者身份的考题。为什么这一场选举如此重要,甚至是可以被视为护港者践行香港特色民主的新启程?

  显而易见,在完善选举制度之后,候选人“入闸”既有“爱国爱港”的新标准,又有相应的资格审查,实现了以“爱国”为底色的政治大氛围,也有非建制人士参与竞争。香港选民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大胆从容地,不被立场绑架、不被话语挟持地判断审视每一个候选人,并根据他们过去的工作能力、施政成绩以及竞选政纲来作出选择。

  换而言之,对于爱国护港者而言,这次选举完全可根据候选人的能力和个人喜好及意愿来投票。这是一次香港优质民主的具体实践。更值得注意的是,是次候选人的组成是香港选举史上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具代表性,既横跨商、学和专业界,又函括基层职员劳工以及中小企业代表;有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也有讲普通话的“港漂”;年轻有为的青壮年与经历丰富的参政者共聚一堂。而那些居住在公屋的基层民众、巴士车长和注册电工也踏上了选举的舞台,这不仅打破了过去政治团体对候选资格的垄断和操纵,更是第一次将广泛的“民众面向”带到了民主选举的现场。我们还有什么藉口和理由,不来一同感受新选制的新气象?

  破除对西方制度的迷思

  我们可以欣喜地预见,真正的爱国护港者,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粉碎所有黑暴造成的负面“恶果”和“后遗症”,以香港优质民主为核心价值,践行投票,履行权利,让自身配得上香港的良政善治,社会自由与发展繁荣。

  日前,美国举行所谓“民主峰会”,还邀请了潜逃外国的罗冠聪出席,意图唱衰香港,诋毁国家。所谓的“民主峰会”选在12月举行,自然有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图,欲将传统的冷战思维来煽动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矛盾,制造新一轮的世界分裂,从而藉机重塑其所谓“盟主”地位的一场“江湖帮会”,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作为爱国的护港者,我们当然不允许任由他人诋毁香港的民主价值和可贵的自由!

  早前由中联办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主办的“透视民主真谛 坚定民主自信”座谈会,对于推动香港社会认识到民主的真谛、破除西方话语霸权的迷思、坚定香港政治道路的自信,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爱国的护港者,我们在12月19日投下自己选票的那一刻,难道不是在向世界,自由自信地展现我们香港的民主姿态吗?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大公网评论道,12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对香港公务员群体在治港、护港、爱港方面提出了政治道德和事务能力的双重期许,更与“爱国者治港”的具体实践相互呼应。香港需要培养具有国家视野、国情思维、国安意识的治理人才。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7月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对管治能力强的坚定爱国者提出五项标准:一是善于在治港实践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二是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三是善于为民众办实事;四是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五是善于履职尽责。这是选举和考核香港管治者的重要参照。

  一个社会光有治港者爱国,显然是不够的。笔者曾言,“只形成市民的普遍爱国情怀,没有将香港大众变成坚定不移的护港者,『爱国者治港』就极为容易陷入一个『精英化』的自我博弈,缺乏新鲜的后备力量和人才补给。”为此,笔者藉着一点墨水,再从三个角度来谈一谈,新时代的香港,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护港者,这些护港者又要如何护港?

  从三方面守护香港未来

  首先,一名合格的护港者应具有主人翁精神,以香港为家,支持政府依法施政,将香港的事作为自己家的事来看待,并以香港为荣;第二,护港者要做到自觉主动地履行公民责任,走出来,积极参与政治发声,清理黑暴残留在香港的伤痕和余毒;第三,护港者的前提一定是爱国者,没有不爱国的护港者,只有不爱国的乱港者。如何检验和判断一位香港市民是否真正的护港者,笔者认为,12月19日的立法会选举便是一场资格考验,也是一道极具历史意义的护港者身份的考题。为什么这一场选举如此重要,甚至是可以被视为护港者践行香港特色民主的新启程?

  显而易见,在完善选举制度之后,候选人“入闸”既有“爱国爱港”的新标准,又有相应的资格审查,实现了以“爱国”为底色的政治大氛围,也有非建制人士参与竞争。香港选民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大胆从容地,不被立场绑架、不被话语挟持地判断审视每一个候选人,并根据他们过去的工作能力、施政成绩以及竞选政纲来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