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新一届选委要担起治港使命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大公报评论,香港特区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委会选举已圆满结束,新一届选举委员会1488名委员顺利产生。当选不只是荣誉,还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证明“爱国者能治好港”,是新任选委必须担起来的责任和使命。

  新任选委要担起选贤任能的责任和使命。管治好香港绝非易事,选出来的人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新的选举制度,专门对选委会进行重构和增加赋权,明确选委会负责提名并选举产生行政长官候任人,选举产生40名立法会议员,并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目的就在于确保选出管治能力过硬的坚定爱国者。

  发挥“安全阀”和“分金炉”作用

  新任选委掌握的提名权和投票权可谓力重千钧,必须充分发挥作用。要发挥出提名权的前置“安全阀”作用,提名人选不能因为人情世故、个人利益而降低门槛,不能让与反中乱港势力暧昧不清的人蒙混过关。要发挥出提名权的社会政治氛围“稳定器”作用,提名人选数量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既要注重一定比例形成良性竞争,又要避免无序提名造成过度内耗,甚至引起社会撕裂。

  要发挥出选举权的人才“分金炉”作用,所选出的人选必须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放在首位的坚定爱国者;必须是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敢于担当的爱国者;必须是善于为民众办实事,为民爱民的爱国者;必须是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有感召力的爱国者;必须是善于履职尽责,有责任心的爱国者。在接下来的立法会、行政长官选举中,严格落实新选举制度的设计初衷、原则、理念,严格把关、依法行权,选出会做事、能做事的坚定爱国者。

  新任选委要担好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责任和使命。新任选委大多为各自领域、群体的佼佼者,也是新选举制度的受益者,更是“爱国者治港”的践行者,要主动从“国之大者”思考问题、奋力作为。香港发展的最大动力在内地,最近机遇在湾区,最大靠山在祖国。新任选委作为爱国者、治港者,有责任、有义务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新任选委要积极主动宣传中共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成果,理直气壮宣讲中共领导“一国两制”事业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功,善于接地气地宣介中央对港方针和惠港政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地推动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第五界别委员要发挥对国家事务了解较多的优势,当好香港市民的“国情讲解员”。

  新任选委要推动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引领业界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前海方案》等重大机遇,提升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速度与质量。青年是香港的未来,新任选委要引导年轻人用好用活中央惠港青年“八大举措”,抓住“香港青年内地实习计划”“千校万岗香港青年专项行动”等机遇,推动港青在与内地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中,不断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不断提升自身发展信心和实力。

  新任选委要担好助推特区政府提高施政效能的责任和使命。重构选委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确保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拥有共同的选民基础,在立法会内形成稳定支持行政长官依法施政的力量,促进行政与立法关系理性制衡、有效配合、良性互动、形成合力。新任选委要引导自身联系的选民、业界、团体客观理性选出对国家忠诚、对香港负责、德才兼备的立法会议员。新任选委要积极支持行政长官和问责官员依法履职,充分发挥自己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号召力,积极正面宣传解读特区政府惠民利民护民措施,呼吁社会各界认真配合执行疫情防控等管理政策,坚决与反中乱港势力抹黑、污化、破坏特区政府施政等行为进行斗争。

  当好市民的“国情讲解员”

  新任选委要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聚焦市民之所想、市民之所急、市民之所困,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建议帮助特区政府管治班子科学决策,加快破解住房、就业、医疗、贫富悬殊等突出问题。新任选委要积极创造舞台、提供平台培养锻炼政治人才,通过行业、企业、专业打造向特区政府和公营机构输送“新鲜血液”的人才“蓄水池”和“旋转门”。

  新任选委要担好引导业界、机构、团体等规范发展、良性发展、有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新任选委既要深入听取民意、广泛吸纳民意、及时反映民意,协助特区政府做好宏观管治,也要做好所在行业专业、法定机构、群体团体等内部管理和微观治理。作为担任法定机构重要职务或法定组织代表的新任选委,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规管、依法治理所在机构、所处行业。例如在教育行业、教育机构担任职务的新任选委,要全方位推动国情教育、国安法教育,广泛团结教育工作者,引导行业专注教书育人,加快教育领域拨乱反正。

  作为行业专业协会负责人或者领军人物的新任选委,要带领业界同仁抓住“一带一路”、大湾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等重大机遇,推动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界人士发挥特长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作为某些阶层、群体团体的联系人或“领头羊”,要深入基层、深入社团,团结引导基层群众理性平和参与基层治理,倡导成员依法依规参与社团建设,凝聚各方正能量,齐心协力提升特区管治效能。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大公报评论,香港特区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委会选举已圆满结束,新一届选举委员会1488名委员顺利产生。当选不只是荣誉,还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证明“爱国者能治好港”,是新任选委必须担起来的责任和使命。

  新任选委要担起选贤任能的责任和使命。管治好香港绝非易事,选出来的人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新的选举制度,专门对选委会进行重构和增加赋权,明确选委会负责提名并选举产生行政长官候任人,选举产生40名立法会议员,并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目的就在于确保选出管治能力过硬的坚定爱国者。

  发挥“安全阀”和“分金炉”作用

  新任选委掌握的提名权和投票权可谓力重千钧,必须充分发挥作用。要发挥出提名权的前置“安全阀”作用,提名人选不能因为人情世故、个人利益而降低门槛,不能让与反中乱港势力暧昧不清的人蒙混过关。要发挥出提名权的社会政治氛围“稳定器”作用,提名人选数量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既要注重一定比例形成良性竞争,又要避免无序提名造成过度内耗,甚至引起社会撕裂。

  要发挥出选举权的人才“分金炉”作用,所选出的人选必须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放在首位的坚定爱国者;必须是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敢于担当的爱国者;必须是善于为民众办实事,为民爱民的爱国者;必须是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有感召力的爱国者;必须是善于履职尽责,有责任心的爱国者。在接下来的立法会、行政长官选举中,严格落实新选举制度的设计初衷、原则、理念,严格把关、依法行权,选出会做事、能做事的坚定爱国者。

  新任选委要担好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责任和使命。新任选委大多为各自领域、群体的佼佼者,也是新选举制度的受益者,更是“爱国者治港”的践行者,要主动从“国之大者”思考问题、奋力作为。香港发展的最大动力在内地,最近机遇在湾区,最大靠山在祖国。新任选委作为爱国者、治港者,有责任、有义务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新任选委要积极主动宣传中共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成果,理直气壮宣讲中共领导“一国两制”事业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功,善于接地气地宣介中央对港方针和惠港政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地推动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第五界别委员要发挥对国家事务了解较多的优势,当好香港市民的“国情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