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论坛: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
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郭至君 实习记者 赵海欣)12月1日下午,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主办的第二届“双C论坛——中美关系走向何方?”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中美元首旧金山成功会晤的背景下,就当前中美关系、台海局势、美国对华认知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普遍对这次两国元首的会晤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元首外交对当前中美关系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同时,学者们也认为,这次元首峰会只是中美校正关系的新起点,未来中美还需要巩固扩大双方共识,多对话、多合作,进一步夯实中美关系的根基,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比较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与第二届双C论坛的嘉宾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须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副主席、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伟;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成昊;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特约专家赵明昊。本场论坛的主持人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秘书长张立荣。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研究员郭至君在会议致开场词,她表示,中美元首时隔一年再度会晤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20多项重要成果,这充分证明,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无可代替的作用,而深入研读习近平主席这次在美演讲,也有很多令人一振的话语,非常期待各位学界专家通过参与第二届双C论坛,贡献真知灼见,深度探讨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须隆表示,本次中美元首会晤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来看是一桩举足轻重的大事件,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确实起到了止跌企稳的作用,而且也为未来新时期的中美关系起到了导航定向的作用,尤其是习主席提到的“五个共同”,提供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陈须隆说,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高度重视每一次元首会晤或峰会,将其运筹好,争取最好、最大、最多的成果。陈须隆说,中美关系不能失控,世界局势不能失控,需要接触交流、管控分歧、加强军控、维护全球战略稳定。面对重大变革期的当今世界和竞争加剧的大国关系,中国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应该“稳”字当头。国内发展要稳中求进,要稳住大国关系,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要稳住周边,巩固好与全球南方的团结合作。
陈须隆也提到,要巩固与扩大中美关系的共识,不能停留在嘴皮子上,而是要通过更好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这一点很重要。“关于台湾问题,这一次中方明确要求美国要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这一点特别重要。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和中国人民的朋友都应该坚持要求美西方国家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而且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并且,要不断显示我们的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和足够善意,绝不允许美国在台湾复制乌克兰危机模式,而且要让台湾人民深刻认识到乌克兰悲剧的严重性。”他说。陈须隆最后也强调,在新形势下,要赶快制定建设智能强国的大战略,这将有利于促进中美之间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并进而处理好中美关系。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副主席达巍说,在中美目前状况下,这个峰会是非常成功的,也取得了一些具体的成果。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再次向世界发出了中美两国都希望稳定中美关系的信号。从“巴厘岛共识”到“旧金山愿景”,意味着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具有可能性。“我有时候把它叫新常态,中美关系至少开启了这样一种进入新常态的可能性,这个意义还是很重大的。当然,这个新常态能不能够出现,或者说目前的状态能持续多久?还要看明年是否有突发的危机。”他说。
谈及台湾问题,达巍表示,未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还会有很多博弈,但是也不宜夸张、夸大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以及台湾问题的危险性。一方面,大陆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另一方面,不管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结果是谁,新的领导人大概率不会在未来一两年内会采取任何铤而走险的做法。达巍也表示,“今年10月份我在纽约最后一次见到基辛格,也问了他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基辛格说中美应该要对话,并应该签署第四个联合公报,虽然短期内不现实,但是我想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应该记住基辛格博士所思考的大方向。今天的世界秩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转变,中美两国应该重新就此达成一个共同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伟指出,这次峰会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双方意识到不能发生直接的冲突;二是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双方表示愿意进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反恐、禁毒、人工智能等。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有助于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但是这个改善能不能持续下去?接下来还有诸多变数。宋伟谈及台湾问题时表示,中美双方在维持台海现状方面存在基本的共同利益,即不能因为台湾独立而导致台海地区发生大规模的直接冲突。中方在会晤中明确提出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这个表述对美方来讲还是比较能接受的。但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的重要性上认识差异确实是一个潜在的、麻烦的问题,中方认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但美国更看重的是其他领域中与中国的竞争。
宋伟说,中美未来要怎样进一步相处有三点:一是要基于共同利益,寻求共同话语,吵架是没有意义的。二是要发出明确的信号,向对方清楚表明自身想往哪个方向走。三是中美应该就国际秩序规则展开根本性的对话,而这种对华首先取决于各自从中长期出发,分析自身想要什么样的国际秩序。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成昊表示,拜登政府一直在强调所谓“负责任的竞争”,更准确地说,是美国想要更加安全的竞争,也更为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中国接触。当前,中美似乎进入到一个“再接触”阶段,过去的接触以两国积极扩大合作作为基调,而当前的“再接触”则更多侧重对两国关系的校准,尤其是对于美方当前谋求在“大国竞争”框架下的对华合作,中方会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开展对等的互惠往来。此外,中美的短期目标都是通过在部分领域重建或新建对话来机制化两国关系,更多体现双方以结果为导向的务实作风。
谈到未来中美关系的可能走向,孙成昊用了三个“一”概括可以关注的点:一个中短期风险,即明年美国大选可能引发的美国国内政治波动;一个合作机遇,即中美双方官方层面推动的人工智能对话;一个第三方因素,即如何看待中美博弈背景下的欧洲。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说,总体来讲这次峰会是符合预期的,对中美关系注入了正能量。峰会对于双方增新释疑,管控分析,拓展合作起到了一定影响,对于现在起伏不定的中美关系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不过,旧金山不是终点,只是两国关系新的起点,两国可以从旧金山峰会再出发,双方努力进一步夯实中美关系的根基,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比较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谈及台湾问题,袁征表示,双方的立场没有任何变化,美国武装台湾,以台制华,阻挠中国统一的做法短期内不太可能会改变,因此双方围绕着台湾问题的博弈和斗争还会继续。而双方不愿意滑向正面对抗则会成为双方管控分歧的反向动力。
袁征也指出,习主席提的“五个共同”讲得很好,但是需要两国能够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给对方增加一点信心。这其中,相互尊重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还是需要构建一个危机管控的机制,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的冲突,直接对抗的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风险太大,代价太大。但是我们现在要防止小的突发事件未能受到有效管控,导致迅速升级而引发大规模冲突和对抗的情景出现,这对于两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特约专家赵明昊指出,这一次的元首会晤应当说为中美关系增加了稳定性、合作性、全球性,展现出中方主动塑造两国关系的姿态。双方博弈这么多年,也意识到希望有一个更加成熟的框架管理两国关系,特别是这次习主席明确强调,中国希望与美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样一个核心的信号还是比较突出的。赵明昊也说,这次元首会晤可能会为中美双方解决各自的国内经济挑战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此外,双方也都展现出要淡化台海冲突风险的意愿,但是依然有许多具体的风险需要应对。
赵明昊认为,美国还是难以放松针对中国的科技压制,目前看,美国在中方主要关切的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这些方面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让步迹象,甚至在出口管制领域出现了不断加码的趋势,同时还在推动多边性的出口管制。应当说,在美国方面,从所谓的新华盛顿共识的视角之下看待中美长期博弈的维度上讲,中美围绕出口管制、投资审查、科技打压这些问题上的博弈还会持续下去,而且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双C论坛”得名于中评智库(China Review Think Tank)和中国论坛(China Forum)的首字母组合,是中评智库基金会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的最新合作项目,旨在围绕国际关系热点议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展开讨论、贡献智慧,该论坛将不定期举行。本次论坛更多精彩内容将陆续在中评网和中评月刊上呈现。
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郭至君 实习记者 赵海欣)12月1日下午,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主办的第二届“双C论坛——中美关系走向何方?”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中美元首旧金山成功会晤的背景下,就当前中美关系、台海局势、美国对华认知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普遍对这次两国元首的会晤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元首外交对当前中美关系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同时,学者们也认为,这次元首峰会只是中美校正关系的新起点,未来中美还需要巩固扩大双方共识,多对话、多合作,进一步夯实中美关系的根基,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比较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与第二届双C论坛的嘉宾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须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副主席、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伟;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成昊;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特约专家赵明昊。本场论坛的主持人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秘书长张立荣。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研究员郭至君在会议致开场词,她表示,中美元首时隔一年再度会晤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20多项重要成果,这充分证明,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无可代替的作用,而深入研读习近平主席这次在美演讲,也有很多令人一振的话语,非常期待各位学界专家通过参与第二届双C论坛,贡献真知灼见,深度探讨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