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衡:教协须开诚布公回应质疑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教协宣布解散,落得这个下场,根本原因在其利用教师和学生去搞政治,结果闯下一连串大祸。先论“反国教”事件,这是The Worst Politics(最糟的政治),因为教育学生认同国家、效忠国家是教师的天职,学校也是最适合的场所去教育学生爱国,但教协偏偏背道而行。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爱国思想,是学校与教师应负的责任,不是政治;反其道而行,才是政治。

  违法行径不能一笔勾销

  政治指的是涉及利益冲突的事,爱国是国民应有的本分,不存在个人利益矛盾。教人不认同国家、不爱国,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政治矛盾,因此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会容许反国民教育,偏偏教协却热衷此道,其有今天解散的命运,咎由自取。

  教协解散事件本身有以下几点值得在此讨论。

  第一、解散教协不意味其过去的违法行为可一笔勾销。

  教协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所牵涉的众多事件,当中有无涉及犯法行为,不是解散便可一了百了,还得由政府展开专案调查,才能明确作出交代。最令人思疑的问题是,教协数十年来的财务管理有无触犯法律?从表面判断,教协资产达四亿元,而且还曾众筹并成立基金,表明这笔钱用作支持被捕或失德的老师,这些问题有无触犯法律,须经当局正式调查才能给社会一个交代。由此看来,政府应早日展开调查,以向公众交代。

  第二、解散教协,留下来的数万名会员应如何处理?   显然,教协多年来对这一大批教师已留下了不少政治影响,没有了教协,不代表这一大批教师所受到的政治影响便会自动消失,如果要逐一进行政治审查,是个效率很低而且敏感的问题。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成立另一个专业的教师工会,而且是政府认可的教师工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归教师专业,另一方面可从中缩小观察人数,例如大概分析还有多少原教协会员是政治死硬派,死不悔改的老师即使不能将他们解雇,起码可以知道还有多少教师有可能继续政治化他们的教学工作。如果发现大批原教协的死忠,起码可以想办法减少他们在学校为害学生。这个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以免他们继续政治化教育工作。

  第三、强化教师工会的专业运作,是保证教师专业的必要之举。

  一个值得检讨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热衷搞政治的教协,可以取得多数教师的支持,而且几乎垄断教育界的工会角色?这个问题必须深究,否则任何想取而代之的教师工会,都难以完成使命。

  积极为教师拓宽发展空间

  教师属于教育界的工作者,如果能好好发挥他们的专业能量,令他们全情投入教育工作,从工作中获得足够满足感,介入政治便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而目前本港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肯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就笔者观察所得,从小学到中学的教学重点专注在考试的教学工作,不只学生、家长全情关注在考试,连教师的好坏、学校的好坏,都清一色由学生考试成绩高低来决定。这种教育的可能结果是,学校、教师、学生的价值都只由学术成绩定夺,而教师对教育的热诚很容易在这过程中被消磨殆尽。

  就教育的专业来论,若能在中学阶段划分为不同的的教育类别,例如技术教育、学术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商业教育等等,学生的兴趣多元化得到出路,便可以各自发挥他们的天分,如此一来,老师自能得到教育工作的满足感,学生也能发挥自己天分的满足感,这才是真正教育专业。只要满足于专业的成就,搞政治的能量自然会消失。

  总之,香港中小学教育的缺陷是源自港英时期的教育制度,当时社会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教育也就不必太专业,后果是不但教协热衷搞政治,教师流失量大,马虎打工过日等等都是因为缺失专业的后果。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教协宣布解散,落得这个下场,根本原因在其利用教师和学生去搞政治,结果闯下一连串大祸。先论“反国教”事件,这是The Worst Politics(最糟的政治),因为教育学生认同国家、效忠国家是教师的天职,学校也是最适合的场所去教育学生爱国,但教协偏偏背道而行。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爱国思想,是学校与教师应负的责任,不是政治;反其道而行,才是政治。

  违法行径不能一笔勾销

  政治指的是涉及利益冲突的事,爱国是国民应有的本分,不存在个人利益矛盾。教人不认同国家、不爱国,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政治矛盾,因此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会容许反国民教育,偏偏教协却热衷此道,其有今天解散的命运,咎由自取。

  教协解散事件本身有以下几点值得在此讨论。

  第一、解散教协不意味其过去的违法行为可一笔勾销。

  教协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所牵涉的众多事件,当中有无涉及犯法行为,不是解散便可一了百了,还得由政府展开专案调查,才能明确作出交代。最令人思疑的问题是,教协数十年来的财务管理有无触犯法律?从表面判断,教协资产达四亿元,而且还曾众筹并成立基金,表明这笔钱用作支持被捕或失德的老师,这些问题有无触犯法律,须经当局正式调查才能给社会一个交代。由此看来,政府应早日展开调查,以向公众交代。

  第二、解散教协,留下来的数万名会员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