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教职员工接种是全面复课的关键
社评说,为了让香港早日形成疫苗保护屏障,每位市民都有接种疫苗的责任,而教职员工的责任较一般市民更大。首先,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教室则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传播病毒风险较高是常识,一个人染疫,就可能影响一大片。老师上课面对大量学生,每日接触学生数以百计,老师必须保障个人安全,才能保障学生及校园安全,否则随时连累学校停课21日及导致社区爆发。其次,为人师表理当以身作则,否则如何能说服学生接种?如果师生接种率都不高,结果就是随时走回网络上课的老路。
特区政府现时是鼓励市民接种,然而事实告诉人们,光是鼓励、呼吁是不够的,需要有新思维、新做法,在这方面,不妨采用西方国家的经验。以加拿大为例,鉴于“鼓励”难以达到校园推广接种的目标,有六成六的教育界受访者转而支持强制教职员接种;美国的做法更进一步,有学校的教职员4月份已接获通知,他们被强制要求在返校前接种疫苗,效果立竿见影,目前已有七成教职员接种。也有学校在鼓励教职员接种时使用了“强硬”措辞,类似“这是你保住饭碗的方式”。
自3月份以来,美国已有超过400所大学要求师生员工新学年开始前接种疫苗,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日前明确宣布,大学所有雇员必须在8月1日前完成接种,并将接种证明上传至学校网络。拒绝接种者,必须每日自我筛查新冠症状,每周进行一次检测,及在室内不可脱口罩。美国整体接种率超过五成,并力求七月初达至七成接种率,显然不是完全依赖国民的“自觉”配合。
社评说,回想疫情爆发之初,西方国家连推广戴口罩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但新冠疫情为他们上了一课,那就是:过分强调“人权”、“自由”无异于自杀,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改弦更张,以鼓励为主,必要时采取强制性措施。但在香港,仍然有不少人抱残守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令特区政府在抗疫方面阻力重重,疫苗接种率一直不理想。如今,西方国家在提升接种率方面走在全球的前列,难道不值得香港反思、借鉴吗?
社评说,新冠疫情彻底改变了世界,过去一些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做法需要与时俱进调整。为保障校园安全及学生利益,政府除了将疫苗接种年龄放宽至12岁以上,还需要有更多配套的针对性措施,如此才能确保新学年全面复课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