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为何不直接使用内地健康码?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香港商报报道,香港要恢复与内地通关,除了防疫漏洞须及时修补以外,两地的防疫机制应尽量看齐,包括推行和使用具追踪功能的健康码。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昨表示,研究以港版健康码,让申请者自动申报是否到过高危地点、是否属高危人士等。惟内地疫情防控极为严谨,港版健康码没有追踪功能,又全靠自行申报,或会有漏报、瞒报风险,恐难以让内地放心。港版健康码设计上与内地完全接轨,实现互通,有效追踪病源,在技术上并无障碍,本港在推动时却瞻前顾后,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影响两地商讨通关进度。其实,倘若市民愿意,为何不直接使用内地健康码?

  争取与内地尽快实现逐步有序通关,是香港头等大事。早前两地专家就此举行首次对接工作会议,达成了多项共识,包括持续清零,高风险接触人士需要加密检测日数,入境豁免更严格,收紧新冠患者康复出院的条件,使用过关码等。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表示,已要求各部门全面检视现时工作,创造通关有利条件,争取尽快与内地相关单位举行第二次对接会议。但疫情和追踪一直是摆在通关面前的绊脚石。

  内地对香港防疫把关仍有疑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早前接获国家防疫部门通知,因应本港出现一宗源头不明确诊个案,不批准他周二前往北京出席人大常委会。近期本地接二连三出现确诊个案,包括机场货运站员确诊,至今仍未找出源头;有外佣在完成检疫,进入社区后才确诊,以及豁免检疫的一名俄罗斯驻港总领事馆人员确诊,均显示在防疫方面存在漏洞,需要查缺补漏,及时堵塞。

  这些零星确诊个案,亦说明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防不胜防,难免会出现“漏网之鱼”,而最重要的补漏方式,就是使用具追踪功效的健康码,一旦有确诊个案便可及时找到病毒传播者的去向,找出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快速截断传播链,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实现动态清零。显然,香港目前在追踪机制方面还有较大缺失,港版健康码不仅没有在本地推行,连作为供自愿使用的通关工具,也不强制设立行程追踪,与内地健康码无法衔接,如此既难以让内地相信香港不会带来输入风险,亦没有提供补救措施来说服内地,两地商讨通关恐难有实质性进展。

  个案溯源和追踪,两地联防联控是通关的前提之一,健康码追踪系统十分重要。社会有些人因私隐问题而反对港版健康码,甚至蓄意抹黑,但只要市民自愿使用,就不存在问题,例如普通程式如Google Maps,只要获得用户权限,已经可以纪录行程,实不必庸人自扰。如果担心涉及本地私隐条例须修例扫除障碍,或拖慢恢复通关时间,可以考虑采用谭耀宗的建议,直接使用内地的健康码,按照内地标准行事,让只要求通关人士安装,相信港人会接受有关安排。打算过关的市民做好准备,在通关之前下载如“粤康码”等程式,知悉并同意提供在港行踪,协助内地追查高风险行踪,简单易行。而全面对接和遵守内地防疫标准,才是香港迎接通关的应有心态。

STAYC女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