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最严峻的挑战

  中评社北京10月16日电/据澎湃新闻评论,10月8日,阿富汗昆都士一座清真寺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这是自美军8月底撤离后,阿富汗发生的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袭击事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lamic State Khorasan Province,简称ISKP;也称Islamic State-Khorasan,简称IS-K)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

  最近一段时间,“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不断以恐怖袭击的方式给政权初定的阿富汗塔利班制造麻烦,而塔利班也开始加大对“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打击。例如,9月18日、19日两天,阿富汗楠格哈尔省首府贾拉拉巴德连续发生爆炸事件,“伊斯兰国”组织宣布对此负责。9月29日,塔利班在“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大本营楠格哈尔省和喀布尔省对“伊斯兰国呼罗珊省”武装分子发起攻击,俘获“伊斯兰国”组织许多成员。10月3日,喀布尔一个清真寺门口发生了爆炸;当日晚,塔利班突袭了“伊斯兰国呼罗珊省”成员位于喀布尔第17警区的藏身点,幷且击毙其多名成员。

  由此可见,塔利班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之间的矛盾正上升为阿富汗的主要矛盾之一,幷成为影响阿富汗安全稳定和塔利班转型前景的核心因素之一。

  自8月15日塔利班入主喀布尔和9月7日成立临时政府以来,国际社会对塔利班的不确定性关切颇多,但核心问题主要在于塔利班自身能否从过去的极端组织转变为温和、包容的执政者,以及塔利班能否与恐怖组织做彻底切割,使阿富汗不再成为国际恐怖组织的藏身之地和活动场所。自塔利班掌权以来,国际社会不断向其施压,期待其兑现与恐怖组织切割的承诺;塔利班也不断重申其与恐怖组织划清界限的决心,以此争取国际社会对其政治合法性的认可。

  但是,受美国在阿富汗“越反越恐”的反恐战争遗产的影响,当今活跃在阿富汗的恐怖组织已经从2001年的个位数增加到20多个,塔利班面临的严峻挑战由此可见一斑。就当前而言,塔利班面临最迫切和最严峻的挑战无疑来自“伊斯兰国呼罗珊省”。

  美国撤军前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正成为阿富汗主要恐怖袭击的发动者,这不仅会对塔利班维护国内安全带来巨大压力,而且还会给阿富汗的民族和解制造重重困难,因为“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不断袭击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哈扎拉族。同时,“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不断制造的恐怖袭击还会增加塔利班在国际上面临的沉重压力。从深层次上说,“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与塔利班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矛盾与斗争,也是干扰和破坏塔利班温和化的重要因素。

  从阿富汗到阿富汗:“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历史轨迹

  从本质上来说,“伊斯兰国呼罗珊省”是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反恐战争的产物,即反恐战争导致“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孵化出“伊斯兰国”的前身——“认主独一与圣战组织” ,后在伊拉克演变为“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伊拉克伊斯兰国”和“伊斯兰国”,而“伊斯兰国”又在受挫后转向阿富汗寻求发展空间,遂有“伊斯兰国呼罗珊省”。

  从“基地”组织到“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基本历史脉络是:1999年“伊斯兰国”的创始人扎卡维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投靠“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随后在阿富汗和伊朗边境建立“圣战”分子训练营。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扎卡维慑于美国的打击,率极端分子于2002年离开阿富汗到伊拉克寻求发展,幷于2004年建立“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伊拉克战争爆发被扎卡维视为建立“哈里发国家”的历史机遇,幷于2006年建立“伊拉克伊斯兰国”。在美国和伊拉克政府打击下,“伊拉克伊斯兰国”一度濒临灭亡,但2011年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和叙利亚内战爆发,为“伊拉克伊斯兰国”起死回生创造机遇,直至2014年建立“伊斯兰国”,幷提出建立“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构想。2015年以来,“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在阿富汗经历了扩张、受挫和反弹的发展脉络。

  伴随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伊斯兰国呼罗珊省”正成为阿富汗塔利班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很大程度上是“伊斯兰国”在阿富汗渗透与塔利班内部分裂相结合的产物。2014 年6月,“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在发表“建国演说”之际,就宣布建立“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其辖区包括伊朗、中亚、南亚的部分地区。随后,“伊斯兰国”开始在阿富汗东部地区日趋活跃,幷与塔利班争夺地盘、资金与人员。2015年初,巴格达迪从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派遣部分军事和宗教人员前往阿富汗和中亚等地开展活动,随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宣布成立。此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和塔利班开始互相攻击,幷在阿富汗东部的楠格哈尔省爆发了战斗。

  2015年6月,塔利班发表了一封来自其副领导人曼苏尔(Akhtar Mohammad Mansoor)的公开信,警告“伊斯兰国”的领导人和自称哈里发的巴格达迪不要进入阿富汗,他还呼吁巴格达迪停止招募塔利班成员。

  “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创始人阿卜杜勒·拉乌夫·阿利扎(Abdul Raouf Aliza),又名穆拉·阿卜杜勒·拉乌夫·哈迪姆(Mullah Abdul Raouf Khadim)曾是塔利班成员和美国关塔那摩监狱的囚犯。他叛逃到“伊斯兰国”后,阿利扎开始从塔利班招募成员加入“伊斯兰国”。塔利班转投“伊斯兰国”的人员接受了“伊斯兰国”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幷受过良好的游击战训练,他们还确切地知道塔利班监狱的位置,以及他们的武器仓库、隧道和金库,这十分有利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扩张。

  2015 年底,“伊斯兰国”在楠格哈尔省建立了名为“哈里发之声”的广播电台,该广播电台每天都向当地民众播放一些诸如呼吁民众加入“伊斯兰国”和建立“哈里发国”的内容。因此,“伊斯兰国”在意识形态、人员招募、势力范围、物资财产等方面对塔利班构成了严峻威胁。

  在2015年前后,阿富汗南部地区也成为“伊斯兰国”扩张的重要区域。有报道称,塔利班前领导人奥马尔的顾问劳夫·哈德姆(Ralph Hadim)效忠了“伊斯兰国”,幷在阿富汗南部省份创建了“伊斯兰国”分支机构。与此同时,阿富汗北部地区也出现了“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活动的迹象。

  至2015年底,“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在楠格哈尔省建立的据点持续扩大,幷在阿富汗全国34省中的25个省招募成员。“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成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国外的武装人员,其余的则来自阿富汗境内。“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外籍成员中不仅有伊拉克和叙利亚人,还有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车臣人、欧洲人、阿拉伯人和非洲人。至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人员的数量,西方大国和俄罗斯的情报机构说法不一,从数千人到一万人说法不一,但其拥有数千名武装人员应为事实。

  伴随“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在阿富汗的扩张,它开始通过发动大量恐怖袭击来扩大影响,如 2015年4月的贾拉拉巴德市自杀式袭击爆炸案和 2016 年1月巴基斯坦驻贾拉拉巴德领事馆自杀爆炸案等,均为“伊斯兰国呼罗珊省”所为。

  2016年后,“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在阿富汗政府军、北约和美国联军的打击下遭到严重削弱,同时也遭到了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的挤压,这使得“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在阿富汗的发展遭遇重挫,其控制区域丧失大半,“哈里发之音”电台被摧毁使其宣传能力遭到严重削弱,而“呼罗珊省”的高级领导伤亡惨重更是严重削弱了其领导能力。

  2018 年以来,伴随“伊斯兰国”实体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被消灭,转向外线寻求发展成为“伊斯兰国”的发展策略,而阿富汗则被视为其开拓生存空间的主要选择之一。鉴于溃散至阿富汗的武装分子数量不断增加,重新安置外籍战士成为“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主要任务之一,阿富汗也和利比亚一起成为“伊斯兰国”安置外籍战士、建立分支组织的最佳选择。外来武装分子作为“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新骨干,负责军事训练、恐袭策划等事务,有效提升了“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战斗力。

  根据情报机构的报告,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陷入困境的“伊斯兰国”成员再度把阿富汗当作了理想的新舞台。据报道,隶属于“伊斯兰国”的外国武装分子最近设法逃离了叙利亚东北部的营地,幷选择前往阿富汗。根据联合国今年6月份出台的一份报告,从美国开始撤军行动前的几个月开始,已有8000名到10000名极端分子从中亚、北高加索和巴基斯坦等地涌入阿富汗,他们中有部分人与“基地组织”或塔利班存在联系,另外一部分则倾向于支持“伊斯兰国呼罗珊省”。

  总之,“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仍是近年来在阿富汗最活跃、最强硬的恐怖组织,幷且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早在美国撤军前,美国打击“伊斯兰国”全球联盟特使约翰·戈弗雷迪(John T. Godfredy)指出,打击“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它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