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耶伦访华应放弃高高在上的伪善说教
中评社香港7月5日电(评论员冬日)美国财长耶伦将于6日到9日展开其期待已久的中国之行。这是美中重建高层沟通和联系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步能否取得进展,端看美方能否改变高高在上的伪善说教姿态,以实际行动证明:“去风险”不是“脱钩”。
美国财政部称,耶伦此访旨在遵循两国元首去年11月会晤的指示,深化美中在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沟通。美中官员将讨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就关切领域直接沟通,以及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性。
以耶伦今年4月对华经济政策专题演讲为标志,过去3个月,拜登政府确实表现出了缓和对华关系和重建高层沟通的急切愿望。布林肯在重建高层沟通方面迈出了还算稳健的第一步,虽然他努力的成果差点被拜登对于中国领导人“公开的政治挑衅”毁于一旦,但中方还是允许耶伦接踵而来,说明中方考虑中美关系的大局,希望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缓和势头延续下去。这与美方惯常的捕风捉影、大肆炒作的做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今年4月,耶伦代表拜登政府就美中经济关系发表专题演讲时提出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三大指导原则”:第一,寻求与盟友一起,通过不以获取经济优势为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行动来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利益,并保护人权。第二,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促进互利的增长和创新,扩大美国工人和企业的经济机会。第三,寻求就气候变化和债务危机等紧迫的全球挑战进行合作。
可以预见,耶伦访华期间一定会向中方高层重申这三大原则。然而,仔细分析这三大原则,不难看出其中充满悖论,暗藏美方心机。尤其是在拜登政府仍将出台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限制和扩大先进芯片对华出口限制措施的背景下,耶伦的这种空洞“再保证”很难有说服力。
拉帮结派,构筑在高科技领域和关键产业链围堵中国的高墙,拜登政府高官甚至公开扬言要放慢中国的脚步,然后转过头来对中国人说:我们只是“去风险”,不是要跟你们“脱钩”,我们无意遏制和打压你们。这是把中国人当傻子吗?难怪有不少中国人说:这是美国人的甜言蜜语,又想骗中国买美债罢了。
美方自己长臂管辖,到处制裁,现在成天指责中国搞“经济胁迫”,这种伪善很可笑。拜登政府拿着子虚乌有的新疆“强迫劳动”,将人权议题当作经济关切,甚至出台制裁措施,不过是为了迎合美国国内对华强硬的政治需要。共和党鹰派现在批评拜登政府对华“绥靖”,不管是布林肯还是耶伦,访华时表达这些关切是为了回去对国内有所交代。
一方面,美国在加大帮助贫穷国家发展方面无所作为,另一方面,污蔑中方给发展中国家设置“债务陷阱”;一方面,美方官员大谈自由市场和公平贸易,批评中国经济的国家干预和“不公平贸易”,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不愿回归自由贸易机制,“偷师”以国家政策促产业发展,甚至以国家行为干预全球产业转移。美方的双标和霸权在经贸领域同样表现得淋淋尽致。
当前拜登政府流行的叙事是:美方通过前两年投资自己和加强盟友伙伴关系,现在处于优势地位来处理对华关系,管控竞争。拜登日前对中方领导人出言不逊引发轩然大波,其语境也是他自己觉得美国经济很好,中方面临的挑战很多,美国现在更有实力、更有底气与中国打交道。
从拜登政府执政之初鼓吹“从实力地位出发”对华打交道,到阿拉斯加高层对话被中方驳斥“不吃这一套”,拜登政府还是没有走出美国可以高高在上,对中方颐指气使的迷思。中方一直强调相互尊重,耶伦访华要想取得成果,增强中方的合作意愿,就要放弃高高在上地说教的姿态,对中方的关切做出具体可信的“再保证”,包括在高科技管制领域如何只是真正的“小院高墙”?如何加强对华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只是“去风险”,不是“脱钩”?
我们相信,耶伦访华会得到礼遇,因为她被中方视为拜登政府中相对理性务实的力量代表。更重要的是,中方有稳定中美关系的真切愿望,希望两个大国关系能回归“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轨。这种愿望是现实的,但在当前大环境下,却是不容易实现的。
人尚未出发,美财政部高官已经表示,不要指望通过此访会取得突破或达成具体协议。外界对耶伦此访照样不抱太高期待,但两国高层在谈,就是耶伦此访的最大意义。哪怕在特朗普政府大打“贸易战”期间,两国经济高层仍保持联系,当前两国经济高层更没有理由不接触。
如果耶伦通过此访,能与中国新的经济领导班子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并建立稳定可靠的沟通渠道,双方就相互关切的经济问题交换意见,澄清意图,缓解分歧,那就算是取得成果。其前提依然是,相互尊重,彼此理解。
中美关系尚在漫长曲折的恢复期中,谈下去,就有希望。
中评社香港7月5日电(评论员冬日)美国财长耶伦将于6日到9日展开其期待已久的中国之行。这是美中重建高层沟通和联系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步能否取得进展,端看美方能否改变高高在上的伪善说教姿态,以实际行动证明:“去风险”不是“脱钩”。
美国财政部称,耶伦此访旨在遵循两国元首去年11月会晤的指示,深化美中在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沟通。美中官员将讨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就关切领域直接沟通,以及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性。
以耶伦今年4月对华经济政策专题演讲为标志,过去3个月,拜登政府确实表现出了缓和对华关系和重建高层沟通的急切愿望。布林肯在重建高层沟通方面迈出了还算稳健的第一步,虽然他努力的成果差点被拜登对于中国领导人“公开的政治挑衅”毁于一旦,但中方还是允许耶伦接踵而来,说明中方考虑中美关系的大局,希望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缓和势头延续下去。这与美方惯常的捕风捉影、大肆炒作的做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今年4月,耶伦代表拜登政府就美中经济关系发表专题演讲时提出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三大指导原则”:第一,寻求与盟友一起,通过不以获取经济优势为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行动来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利益,并保护人权。第二,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促进互利的增长和创新,扩大美国工人和企业的经济机会。第三,寻求就气候变化和债务危机等紧迫的全球挑战进行合作。
可以预见,耶伦访华期间一定会向中方高层重申这三大原则。然而,仔细分析这三大原则,不难看出其中充满悖论,暗藏美方心机。尤其是在拜登政府仍将出台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限制和扩大先进芯片对华出口限制措施的背景下,耶伦的这种空洞“再保证”很难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