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拓展对外关系必须优先稳定两岸

  中评社香港12月26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说,正当蔡英文政府为了台美关系而沾沾自喜之际,中国大陆也悄悄地为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的国际新局及台海情势的可能变化,预作准备。国人若了解民进党先前陷入特朗普败选的集体歇斯底里症候群真相,就能看清其炒作“拉美抗陆”的伎俩。

  推动“中华民国”深化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实质往来的政策理应受到支持,人民也希望能藉由各“友台国家”的力挺与声援,提高我国际能见度与活动空间。民进党一再抹红国民党只在乎两岸关系、甚至反美,只是政党斗争的操作,不值一提。从该党发言人接连针对性的攻击即可看出,这是蔡政府有意识地操作,目的当然是为了转移莱猪争议的焦点。

  连一般市井小民都知道,台湾的“外交关系”若没有稳定平顺的两岸互信为支柱,恐怕都难获致实质的进展。蔡政府这几年来自我感觉良好的台美互动看似有进步,但台湾能得到的实质收获却相当有限。过去4年,美国国会陆续通过“台湾旅行法”、“台北法案”及“国防授权法”等,都主张行政部门应提升美台往来的层级及增加对台军售,还要求贸易代表署应尽快恢复与台湾的双边经贸谈判。
 
  然而,这些都只是国会意见,对行政部门不具有约束力,结果是,蔡政府及侧翼团体喊得震天价响,却听不到人下楼,虽有卫生部长及国务次卿访台,目的其实是为了激怒中共,对我方官员访美的限制依然存在。至于对台军售案,虽较前几年大幅成长,说是为了提升台湾的防卫能力,倒不如说是特朗普政府为了满足国内军火商的附加价值。

  很明显,蔡政府一面倒向美国的主因之一,就是因为搞不定两岸关系,其症结当然在于蔡英文自始至终都不愿接受“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定义,也提不出务实可行的两岸论述,导致台海和平稳定在这几年急速恶化,台湾也为此付出更多国防支出,却不见得能有效扳回台海军事失衡的弱势。

  可叹的是,民进党高估了特朗普总统及国务卿庞培欧“仇中”言论的作用,实际上,美国政府只想藉台湾牌刺激中共,根本无意改变台海现状。庞培欧口头称“台湾不是中国一部份”,即遭国务院打脸。全世界也只有民进党会为此暗自窃喜,却没有一个国家附和。这又说明了什么!?

  知名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过世前不久就提醒蔡英文,“面对两岸问题要非常小心,不要只听信美国单方面声音”。曾任奥巴马政府亚太助卿的坎贝尔(Kurt Campbell)日前也说,“两岸应恢复某种程度的对话”,只是坦言这“超乎美国可以期待跟预期”。

  难道他们是因为“亲共”,才提醒蔡政府两岸对话的重要性?若不是,民进党怎能把在野党的两岸和平主张视为“亲共卖台”呢?更不该把国人反莱猪的立场,简化成反美,却从未对自己无法稳定两岸关系、伤害对外关系而向国人道歉。

  蔡英文总统忘记自己曾经表示,重要政策会先与全民、产业及国会沟通,以及4年多前说要带领台湾参与RCEP及TPP的承诺,但人民记得牢牢的!   另一方面,在民进党立委护航下,立法院本周四强行通过莱猪9项行政命令。蔡总统说“贸易就是有来有往,任何协议,都不会只合一方的意”,还反驳各界对民进党在该议题前后不一的指控。

  然而,这番话实在难以说服国人,大家也知道民进党一定有推卸责任的说辞,譬如:无法参与WHA年会,怪罪中共阻挠;台湾被RCEP排除在外,却问国人愿不愿接受“一国两制”;当蔡政府欲以莱猪换取台美谈判时,要国人“将心比心”。这种种说法不就是要强逼人民吞忍错误的政策。

  民进党政府这些年操作“仇共”激情,也使得主张两岸和解的国民党背负着难以承受的重担,导致台海情势有如失控列车,朝不利台湾的方向急驶。掌握方向盘的蔡政府,却还责在野党无能,岂不怪哉!

  多位学者早已警告,台美关系看似热络,但实质意义不足。美国支持台湾,绝非是民进党的功劳,而是出于美国对西太平洋区域安全的严重关切。美国通过再多友台法案,都比不上双边谈判的实质作为。只不过,在民进党全面亲美情况下,美方是否投桃报李,又愿意做到何种程度,实在令人高度存疑。没有稳定平顺的两岸关系为基底,台湾的对外关系永远难以扎根。   中评社香港12月26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说,正当蔡英文政府为了台美关系而沾沾自喜之际,中国大陆也悄悄地为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的国际新局及台海情势的可能变化,预作准备。国人若了解民进党先前陷入特朗普败选的集体歇斯底里症候群真相,就能看清其炒作“拉美抗陆”的伎俩。

  推动“中华民国”深化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实质往来的政策理应受到支持,人民也希望能藉由各“友台国家”的力挺与声援,提高我国际能见度与活动空间。民进党一再抹红国民党只在乎两岸关系、甚至反美,只是政党斗争的操作,不值一提。从该党发言人接连针对性的攻击即可看出,这是蔡政府有意识地操作,目的当然是为了转移莱猪争议的焦点。

  连一般市井小民都知道,台湾的“外交关系”若没有稳定平顺的两岸互信为支柱,恐怕都难获致实质的进展。蔡政府这几年来自我感觉良好的台美互动看似有进步,但台湾能得到的实质收获却相当有限。过去4年,美国国会陆续通过“台湾旅行法”、“台北法案”及“国防授权法”等,都主张行政部门应提升美台往来的层级及增加对台军售,还要求贸易代表署应尽快恢复与台湾的双边经贸谈判。
 
  然而,这些都只是国会意见,对行政部门不具有约束力,结果是,蔡政府及侧翼团体喊得震天价响,却听不到人下楼,虽有卫生部长及国务次卿访台,目的其实是为了激怒中共,对我方官员访美的限制依然存在。至于对台军售案,虽较前几年大幅成长,说是为了提升台湾的防卫能力,倒不如说是特朗普政府为了满足国内军火商的附加价值。

  很明显,蔡政府一面倒向美国的主因之一,就是因为搞不定两岸关系,其症结当然在于蔡英文自始至终都不愿接受“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定义,也提不出务实可行的两岸论述,导致台海和平稳定在这几年急速恶化,台湾也为此付出更多国防支出,却不见得能有效扳回台海军事失衡的弱势。

  可叹的是,民进党高估了特朗普总统及国务卿庞培欧“仇中”言论的作用,实际上,美国政府只想藉台湾牌刺激中共,根本无意改变台海现状。庞培欧口头称“台湾不是中国一部份”,即遭国务院打脸。全世界也只有民进党会为此暗自窃喜,却没有一个国家附和。这又说明了什么!?

  知名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过世前不久就提醒蔡英文,“面对两岸问题要非常小心,不要只听信美国单方面声音”。曾任奥巴马政府亚太助卿的坎贝尔(Kurt Campbell)日前也说,“两岸应恢复某种程度的对话”,只是坦言这“超乎美国可以期待跟预期”。

  难道他们是因为“亲共”,才提醒蔡政府两岸对话的重要性?若不是,民进党怎能把在野党的两岸和平主张视为“亲共卖台”呢?更不该把国人反莱猪的立场,简化成反美,却从未对自己无法稳定两岸关系、伤害对外关系而向国人道歉。

  蔡英文总统忘记自己曾经表示,重要政策会先与全民、产业及国会沟通,以及4年多前说要带领台湾参与RCEP及TPP的承诺,但人民记得牢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