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台港澳局局长黄慧红会见中评青年一行
中评社北京12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在莞台融合发展35周年,国务院批覆同意出台《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之际,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11月28日至30日赴东莞参访报导。11月30日,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拜会了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慧红热情接待了访问团一行并接受了专访。黄慧红重点介绍了莞台融合发展35年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何用好东莞优势做好对台工作以及《东莞方案》的重要意义等。
黄慧红表示,东莞毗邻港澳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台商进入大陆的第一站,东莞市委市政府也带领各级部门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使之成为台商大本营、台商聚集地,台商在大陆生根发展壮大的一片热土。她说,得益于国家大好政策,莞台融合发展35年结出累累硕果。她具体介绍了东莞对台工作的六个“首创”:
一是创办了大陆第一家台商子弟学校,她说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解决了台商到大陆特别是珠三角创业就业家庭团聚的后顾之忧。
二是14年如一日地坚持举办14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累计有360万名观众和采购商进入到台博会,成交额高达370多亿,今年台博会也是海峡两岸最大的经贸交流活动。台博会成功搭建了一个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平台,为台商台企拓展内销市场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是疫情初期为瞭解决台胞台商台生复工复产复学问题,东莞在国家和省里支持下,历经三个多月的努力,通过五天时间、五个航班把1326名台胞从台湾桃园机场平安顺利接回东莞,并且帮助他们很快走上各自工作岗位,这也是疫情下的首创。
四是支持大陆最大台商协会开展各个方面的服务会员企业的工作,时任国台办主任评价东莞台协是“天下第一台协”,确实是实至名归。
五是支持台商建成大陆第一家台商共同出资筹建、服务台商台胞的自营医院台心医院,真正为台胞台商解决就医的后顾之忧。
六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台商自筹资金建成了刷新东莞城市天际线、曾是东莞第一高楼的地标性建筑台商大厦。
黄慧红表示,《东莞方案》的出台意义重大,东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探索能够在全国其他城市复制的新路径、新做法,希望在两岸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团长、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采访主任林艶表示,东莞市台港澳局对台工作成绩斐然,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敢为人先的精神尤其令人敬佩。她说,今次有幸能够走进东莞市台港澳局并听取黄主任关于东莞对台工作的全面介绍,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东莞台胞台资发展始终在全国居于领先,更好理解了为什么作为地级市的东莞能够在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上拥有一份专属的中央级方案,更好理解了为什么东莞市台港澳局能够在中央台办“十年一次”的评比表彰中蝉联“全国对台工作先进集体”殊荣。
林艶表示,在莞三天的行程采访令我们深刻感受到,东莞市台港澳局为台胞台商“用心用情用力”的服务精神无处不在,为帮助台胞台商更好扎根东莞发展作了实实在在的大量工作。她认为,可以用三个“心”来形容此行的感受:一是暖心。很多在莞台胞台商都向我们谈到了东莞长期以来对他们发展的支持,都表示已经以东莞为家,将继续与东莞共赢,可以说是超越了交流合作达到了心意相通,对台工作能做到这个地步殊为不易,我们也很感动。二是精心。很多台商台胞都看到了东莞方案出台后的重大利好,都相应有所谋划和布局,不少台胞也期待方案为工作创业就业生活带来更大便利,这让我们从侧面感受到方案相关的宣传和落实工作是很细致很精准的,正在扎实有效推进,相信在莞台胞台企会在此过程中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三是信心。尽管当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是在三年封关后重启,但采访过程中我们还是感受到“双融合”的进程充满活力,中华民族经济充满潜力,包括台港澳办在内东莞各部门落实中央两大战略十分给力,相信双融合进程相交汇的东莞一定能迎来新的更大发展。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于11月28日至30日赴东莞参访报导,行程包括拜访东莞市台港澳局、东莞市发改局,参观东莞市台协、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台商大厦、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并采访有关负责人,以及举办“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实践与机遇”座谈会。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由中评社的七位青年团员共同组成,访问团团长为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采访主任、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林艶,访问团成员包括: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社编委兼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社新媒体主任高映竹、中评社港澳部副主任卢哲、中评社记者段晓鲁、陆文煜。
中评社北京12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在莞台融合发展35周年,国务院批覆同意出台《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之际,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11月28日至30日赴东莞参访报导。11月30日,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拜会了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慧红热情接待了访问团一行并接受了专访。黄慧红重点介绍了莞台融合发展35年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何用好东莞优势做好对台工作以及《东莞方案》的重要意义等。
黄慧红表示,东莞毗邻港澳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台商进入大陆的第一站,东莞市委市政府也带领各级部门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使之成为台商大本营、台商聚集地,台商在大陆生根发展壮大的一片热土。她说,得益于国家大好政策,莞台融合发展35年结出累累硕果。她具体介绍了东莞对台工作的六个“首创”:
一是创办了大陆第一家台商子弟学校,她说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解决了台商到大陆特别是珠三角创业就业家庭团聚的后顾之忧。
二是14年如一日地坚持举办14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累计有360万名观众和采购商进入到台博会,成交额高达370多亿,今年台博会也是海峡两岸最大的经贸交流活动。台博会成功搭建了一个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平台,为台商台企拓展内销市场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