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国共共识消失了吗?
中评社香港3月2日电/大华网路报2日发表点评文章说,中国国民党主席候选人的郝龙斌在访谈中说:“马政府时期,两岸存在互不否认的善意,才有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以及三通。如今大陆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导致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共识消失。”
文章说,国共共识已经消失了吗?相信多次率领国民党代表团和中共最高层对话的原主席连战、吴伯雄,都不会同意这种说法。党内干部和党员也未曾出现国共共识已经消失的论点。郝龙斌的说法非常突兀,如果是出自在任党主席之口,对国共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冲击将非同一般。
国共共识是什么呢?必然要见诸2005年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会谈新闻公报”。在公报中,连、胡以“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共同体认”,进而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五项愿景。连战此行实现了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时隔六十年的握手会谈,正式达成国共和解,为当时陈水扁执政下的台海严峻形势揭开和平曙光。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向国民党驻美代表传达了“历史性之旅”的评价。
其后连战和吴伯雄先后多次和中共最高层对话,均以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两党共识,直到2016年洪秀柱率团前去亦持同一立场。虽然近四年来担任党主席的吴敦义受限于身份管制而未访问大陆,也没有改变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那么所谓国共共识消失之说,就不是任何个人嘴急口快所能断言的。
文章说,郝龙斌提出的理由是“如今大陆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但在上次国民党执政、马英九在位时期,两岸关系持续突破,不仅按照连胡五项愿景第一项所载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进而建立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互访与联系机制,更实现两岸领导人马英九与习近平会面对话,都是两岸互相“正视”彼此存在的体现。
此一局面直到2016年蔡英文上任后才告逆转,其原因众所周知。如果郝龙斌说大陆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是指四年来两岸协商及联系机制中断,那么反过来问,是否赞同不需要九二共识、同时推行“去中国化”下的两岸复谈呢?于此捍卫“中华民国”便失去立足点了,国民党的两岸和平路线也无法证明有比民进党高明之处。
至于所谓“马政府时期,两岸存在互不否认的善意,才有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以及三通”,则是颠倒了历史。九二共识乃于1992年形成,其后才有两岸制度化协商,至马时期完成全面三通。甚至可以说,马英九倡议的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由于双方互动良好,客观上已达到没有明说的互相承认治权,这可证诸陆委会、国台办的互动机制和马习会,而这都是以九二共识为起点向上发展出来的。
文章说,如果现在执政的民进党能和大陆建立政治互信、开启良性互动,纵使将造成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边缘化,仍为台湾整体之福。当前却是民共对立、两岸对抗,使得台海波涛愈趋汹涌,国民党的缓冲角色应非为一党一私计,而是可以协助降低两岸终局摊牌的可能性,岂能轻言国共共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