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两岸复谈有希望吗?

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莫健。(资料照片)

  中评社香港2月10日电/大华网路报10日发表点评文章说,蔡英文胜选连任的当天,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莫健即在华府呼吁,两岸应该开展对话。这是美国在一个月之内,第四次表态希望两岸对话。可见由于两岸制度化协商与联系机制停摆所造成的台海局势不稳定、不确定,绝非美国所乐见。更进一步地说,美国绝对不会希望被日渐升高的两岸对立所拖累。
 
  文章说,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史达伟于去年12月3日表示,“我不会称台湾为国家”。此举可谓突如其来,时机正是蔡英文在竞选中大打主权牌之际,显示美国无意因为当前台美关系甚佳而造成大陆质疑美国挺台没有限度,所以对台湾的定位划下底线。史达伟同时呼吁两岸透过对话化解分歧。
 
  其后,美国国务院相关人士又连续两次以不具名方式呼吁两岸对话。至蔡获得胜选,莫健即有上述表态。当然莫健不忘刻意提醒北京当局要把蔡英文胜选感言所提议的两岸对话听到耳里,不过他也要求蔡英文要解决开放美猪美牛进口到台湾的事。
 
  这么一来,北京当局不必然会感觉到有要和台湾重启协商机制的压力,蔡英文却不能把美猪美牛的进口问题置之不理。也就是说,美猪美牛的问题属于台美之间,蔡与民进党难挡美国压力,两岸对话则属两岸之间,还要看双方如何出牌,美国实难插手。美国再怎么催促大陆关注蔡英文的意愿,仍无力量改变大陆既定的两岸对话前提,国台办发言人已于1月15日回应说,“撼山易,撼九二共识难”。因此,两岸复谈的前景实在无法令人期待。
 
  文章说,九二共识的形成,是当年两岸从各自的立场找出相互妥协的空间,谁也没有占到谁的便宜,完全相互尊重。亦即台湾提出追求国家统一、坚持一中原则、认为双方对一中涵义的认知不同;大陆提出坚持一中原则、追求国家统一、事务性商谈无涉一中涵义。双方于是求同存异,开启了两岸协商的新时代。当年台湾的主张源于自己的根本大法,实无矮化之虞。
 
  四年前蔡英文的竞选政见和就职演说,曾经保留了两岸复谈的钥匙,即其所称按照“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处理两岸事务,这就涵盖了九二共识的内涵,所以大陆回应以“未完成的答卷”,显示在双方过去互斥互疑的背景下,仍有新建互信的机会。然而,宪政体制里的一中意涵、民族精神等,却在蔡英文执政后遭到急速掏空,大陆就不仅不再等待答卷,还指斥蔡当局“台独”言行不断,两岸之间的敌意遂持续上升。
 
  文章说,在近一年来的激烈选情中,蔡英文和民进党为了动员选票,更以大陆为“敌国”。因此,尽管台湾各界与美国方面都企盼两岸开展对话,蔡英文也做出了表示,但是双方复谈的政治基础却仍无影无踪,甚至加重互斥互疑。此种形势只会使得台海愈不稳定、台湾的国际空间愈遭限缩、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遭边缘化的问题愈是无解。至于蠢蠢欲动的“法理“台独”--包括以新造的“中华民国台湾”取代已经一百零九年的“中华民国”,更是潜藏不可测的台海动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