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打掉杂质说”让陈水扁生惧缴投名状?

  中评社香港7月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日发表富权文章:“打掉杂质说”让陈水扁生惧缴上“投名状”?以下为文章内容。

  在民进党“全代会”召开前夕,几位国民党“立委”为了反制民进党及其侧翼发动的,制作并于脸书发布一支长约二分十七秒的反罢影片,呼吁选民站出来“投下不同意票”,抵制滥用民主制度的清洗行动。这支影片特别剪辑收录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施明德、林浊水等民进党大老不支持“大罢免”的“金句”。其中陈水扁说“冤冤相罢何时了”、谢长廷指“发动罢免是恶的循环”、吕秀莲称“选完又要罢免,台湾会把自己搞掉”。影片也称,台湾民主拒绝走回头路,呼吁选民七月二十六日票投“不同意”、监督更有力。
  
  这支影片的取材,均有其来历。其中有关陈水扁的部分陈水扁他于今年三月初在接受脱口秀节目《贺珑夜夜秀》指出,这场“大罢免”世界少有,台湾走在开风气之先,连美国民主老大哥跟日本都没有这样搞,他还感叹,这“不是一时的爽,接下来的政治后座力、后遗症,冤冤相『罢』何时了?永无止境,要抽离感情因素,理智思考”。
  
  随后的四月十九日,陈水扁在凯达格兰学校的“黄信介纪念讲座”发表题为“台湾民主的韧性与转型”的演说。他强调,没有比民主更好的道路,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权力分立,并且包容多元,没有谁不能批评,不能因为意见不同就戴帽子,民主时代不可能有一言堂,也不能因意见与自己不同,对方就是“XX同路人”。清算绝对不是对付在野势力最好办法,什么人有权力和官位,就要先让步,跟在野对话。
  
  陈水扁的这两番谈话内容,引起社会共鸣,但也引发“青鸟”们“出征”。民进党“英系立委”王世坚则为陈水扁缓颊,指出陈水扁的讲法跟大概一个月前谢长廷与吕秀莲都提到类似这样的讲法,像是谢长廷出了《善的循环》这本书后,提到“大罢免”是恶的循环,结果受到围剿,几乎骂到体无完肤;吕秀莲也认为全面性的“罢免”毫无道理、不是“国家”之福,而被绿营支持者全面围剿。王世坚指出,他们不但是民进党大老,同时等于整个民进党的精神导师,用这样批评的方法对待他们,不能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抹煞他们过去的贡献。
  
  由此看来,陈水扁在当时是不赞成民进党及其侧翼团体发动的“大罢免”的,因此而引发“青鸟”们的围剿,也有个别民进党“立委”看不过眼。几位国民党“立委”制作的影片,打中了“大罢免”反民主的要害。
  
  但陈水扁在这支影片发表当晚发出三点声明,强调“我是陈水扁,我挺大罢免大成功”,并指责国民党“立委”的反罢影片断章取义,“竹篙斗菜刀”地引述他的谈话,因为他所说的“冤冤相罢何时了”,是对其在“总统”任内被国民党“立委”罢免四次的心情感受。
  
  但是,陈水扁却又与蔡英文一道,没有出席民进党“全代会”。而在去年的民进党“全代会”,亦即赖清德走马上任并兼任民进党主席的首次“全代会”,陈水扁是有出席的,反而是蔡英文两次都没有出席。
  
  如果说,陈水扁缺席民进党“全代会”,是遵守“法务部”狱政司批准其“保外就医”的条件之一“不得参加政治活动”的话,为何去年却有出席“全代会”?
  
  因而人们就很容易联想,陈水扁今年缺席“全代会”,可能是与蔡英文一道,委婉地拒绝为“大罢免”“背书”,并划清界线,提前撇清倘“大罢免”不成功的责任。
     但为何陈水扁却又反击国民党“立委”的影片,强调其支持“大罢免”呢?这极有可能是“技术问题”,也有可能是“政治问题”。
  
  在“技术问题”方面,这支影片触到了陈水扁曾经被国民党“立委”发动“罢免”的“痛处”——二零零六年六月,因为受陈水扁重用的陈哲男涉入高捷弊案,及其夫人吴淑珍曾多次使用涉嫌受贿得来的“SOGO礼券”购物,以及其女婿赵建铭涉嫌的“台开案”全面爆发,由国民党“立委”丁守中提案罢免,国民党与亲民党党籍“立委”参与连署。不过,在付诸“立法院”院会表决时,因无法超过三分之二法定“门槛”,该“『总统』罢免案宣告”不予成立,因此不另举行“罢免案”的公民投票。
  
  但是,可能正因为是“痛定思痛”,有感于“冤冤相『罢』何时了”,他没有出席作为“大罢免誓师大会”的“全代会”。当然,这只是“肢体语言”,任人解读;而国民党“立委”影片所引用的谈话内容,却是“实质语言”,具有“确凿证据”价值,陈水扁担心会“忤逆”赖清德,而不得不连忙出面“歪曲解读”自己曾经“实牙实齿”讲过的对“大罢免”有所质疑的谈话了。
  
  这就牵涉到“政治问题”。陈水扁是担心会激怒了已经亲自出任“大罢免总司令”的赖清德。轻者,赖清德拒绝下令“特赦”陈水扁;重者,赖清德以陈水扁违反“保外就医”有关“不得发表政治谈话”的约定,让台中市鉴于将其“收监”,并因此而让法院有条件继续审理陈水扁余下的几宗贪贿案。
  
  本来,在赖清德去年三月当选“总统”并在就职前夕,曾有媒体报导蔡英文已与赖清德达成共识,决定于五月二十日卸任前发布特赦令,以“免刑不免罪”的方式特赦陈水扁,并由幕僚单位启动特赦作业,研议相关配套措施。但由于陈水扁认为当局要他汇回的一千万美元与所有案件无关,而未签切结书,从而使得“特赦”生变,曾经一直主张“赦扁”的赖清德,在走马上任后却对此“患了失忆症”。有人分析,这是赖清德“制肘”陈水扁的手段。
  
  而赖清德近日在“团结十讲”中抛出“打掉杂质说”,被视为不但要“打掉”在野党“杂质”以达成“完全执政”,而且也要打掉民进党内的“非赖系”的“杂质”,以更有利于其党内独裁。陈水扁担心自己曾经不赞成“大罢免”的言论在被在野党利用下,也将被赖清德视为“党内杂质”,不但是“特赦”无望,而且随时会被关回台中监狱继续服刑,并接受法院审判。因此,就连忙出面“歪曲解读”自己的谈话内容,向赖清德缴上“投名状”了。   中评社香港7月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日发表富权文章:“打掉杂质说”让陈水扁生惧缴上“投名状”?以下为文章内容。

  在民进党“全代会”召开前夕,几位国民党“立委”为了反制民进党及其侧翼发动的,制作并于脸书发布一支长约二分十七秒的反罢影片,呼吁选民站出来“投下不同意票”,抵制滥用民主制度的清洗行动。这支影片特别剪辑收录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施明德、林浊水等民进党大老不支持“大罢免”的“金句”。其中陈水扁说“冤冤相罢何时了”、谢长廷指“发动罢免是恶的循环”、吕秀莲称“选完又要罢免,台湾会把自己搞掉”。影片也称,台湾民主拒绝走回头路,呼吁选民七月二十六日票投“不同意”、监督更有力。
  
  这支影片的取材,均有其来历。其中有关陈水扁的部分陈水扁他于今年三月初在接受脱口秀节目《贺珑夜夜秀》指出,这场“大罢免”世界少有,台湾走在开风气之先,连美国民主老大哥跟日本都没有这样搞,他还感叹,这“不是一时的爽,接下来的政治后座力、后遗症,冤冤相『罢』何时了?永无止境,要抽离感情因素,理智思考”。
  
  随后的四月十九日,陈水扁在凯达格兰学校的“黄信介纪念讲座”发表题为“台湾民主的韧性与转型”的演说。他强调,没有比民主更好的道路,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权力分立,并且包容多元,没有谁不能批评,不能因为意见不同就戴帽子,民主时代不可能有一言堂,也不能因意见与自己不同,对方就是“XX同路人”。清算绝对不是对付在野势力最好办法,什么人有权力和官位,就要先让步,跟在野对话。
  
  陈水扁的这两番谈话内容,引起社会共鸣,但也引发“青鸟”们“出征”。民进党“英系立委”王世坚则为陈水扁缓颊,指出陈水扁的讲法跟大概一个月前谢长廷与吕秀莲都提到类似这样的讲法,像是谢长廷出了《善的循环》这本书后,提到“大罢免”是恶的循环,结果受到围剿,几乎骂到体无完肤;吕秀莲也认为全面性的“罢免”毫无道理、不是“国家”之福,而被绿营支持者全面围剿。王世坚指出,他们不但是民进党大老,同时等于整个民进党的精神导师,用这样批评的方法对待他们,不能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抹煞他们过去的贡献。
  
  由此看来,陈水扁在当时是不赞成民进党及其侧翼团体发动的“大罢免”的,因此而引发“青鸟”们的围剿,也有个别民进党“立委”看不过眼。几位国民党“立委”制作的影片,打中了“大罢免”反民主的要害。
  
  但陈水扁在这支影片发表当晚发出三点声明,强调“我是陈水扁,我挺大罢免大成功”,并指责国民党“立委”的反罢影片断章取义,“竹篙斗菜刀”地引述他的谈话,因为他所说的“冤冤相罢何时了”,是对其在“总统”任内被国民党“立委”罢免四次的心情感受。
  
  但是,陈水扁却又与蔡英文一道,没有出席民进党“全代会”。而在去年的民进党“全代会”,亦即赖清德走马上任并兼任民进党主席的首次“全代会”,陈水扁是有出席的,反而是蔡英文两次都没有出席。
  
  如果说,陈水扁缺席民进党“全代会”,是遵守“法务部”狱政司批准其“保外就医”的条件之一“不得参加政治活动”的话,为何去年却有出席“全代会”?
  
  因而人们就很容易联想,陈水扁今年缺席“全代会”,可能是与蔡英文一道,委婉地拒绝为“大罢免”“背书”,并划清界线,提前撇清倘“大罢免”不成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