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赖清德容忍“英系”也有美国因素?
不少人在分析赖清德的“五二零”一周年讲话,完全没有提及两岸关系,是由于受到美国直接或间接的压力,不能在中美关税谈判期间以至是筹划特朗普访问中国之际,制造台海紧张气氛而导致“搅祸”美国的部署,赖清德在“五二零”一周年讲话中不能继续宣示其“新两国论”立场及为其“十七条措施”辩护的情况下,就干脆一字不提两岸关系的议题。但在特朗普强调“和平与统一”的压力下,又不得不以接受亲绿自媒体访问的形式,提出“公司并购论”,而其骨子里仍然是“新两国论”。
而在前日召开的民进党第二十一届第六次中执会的补选一名中常委的议程中,作为主持会议的党主席赖清德,竟然顺应“英系”的诉求,同意推举属于“英系”的中执委陈淑桦为中常委,以填补属于“英系”的中执委苏治芬辞职的空缺,而不是按照去年中常委选举中,因苏治芬、洪申翰、陈亭妃、林宜瑾等四人同票,最后三席中常委以抽签“四抽三”决胜负,未中签而落败的既属“新潮流系”更是“新赖席”的林宜瑾“依序递补”,这被视为赖清德向“英系”的让步。
由此,人们又联想到,白宫颇为欣赏蔡英文虽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却采取不主动挑衅大陆的做法,对本来就是因为其“台独工作者”而有所疑虑,上台后又不断挑衅大陆,造成台海局势紧张的赖清德,颇为不满,因而近来采取了系列的“扬英抑赖”措施,包括当“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的幕僚因涉嫌“间谍”而被拘捕,赖清德有意籍机整肃“英系”人马时,“AIT”处长谷立言掷出一句“吴钊燮是我的老朋友”,而告“缩沙”。因此,赖清德今次处理中常委补选的做法,就被视为即使是在民进党的党内事务中,也要看在美国的面子上,宽待“蔡英文的人马”。
而回想去年七月二十一日举行的民进党第二十一届第一次“全代会”,“英赖大战”的气氛是何等的激烈。在会议之前,因为“英系大将”、前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遭羁押,及民进党予以停权三年的处分,及发生了系列对“英系”不利的事态,因而“赖系”清剿“英系”的传闻就甚嚣尘上。而蔡英文则以“回避”的态度来因应之,在五月份民进党地方党部主委及党代表改选时,蔡英文就未现身投票;作为民进党的前党主席及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竟然缺席了这次“全代会”,却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因为另有行程,所以不克出席”。同时她“祝福『全代会』顺利圆满,一起继续为了台湾稳健向前”,简单的发文中通篇没有提到党主席赖清德。在“全代会”后的由中执委选出中常委的投票阶段,“亲赖系”未如预期拿下七席,意外掉的一席更是赖清德嫡系、“新潮流系”子弟兵林宜瑾。因为郑文灿系统此次纳入“新潮流系”配票,废票的手印正好画押在吕林小凤栏位,“新潮流系”林宜瑾又刚好少一票,两件事一起看,合理推测跑票者就是吕林小凤。分析其原因,并非冲着林宜瑾而来,而是郑文灿系统及其背后的蔡英文发出对赖清德不满的讯号。
“英系”在无法保住苏治芬的中常委后,“英系”中常委、“立委”王世坚提出,按照党员当初选举而言,中常委递补应该就是以原派系推举,因而应当由“英系”的中执委递补缺额中常委。因此,在民进党中执会会议当日的中午,“英系”举行派系会议,因为新北市议员张嘉玲并无意愿接任,派系决议由台中市议员陈淑华递补。
但却遇到两个问题。其一是在去年七月中常委选举时,陈淑华虽然当选了中执委,但“英系”并为安排她参选中常委;其二是在十个票选中常委应选名额中,最后三席因苏治芬、洪申翰、陈亭妃、林宜瑾等四人同票,决定按照惯例以抽签决胜负,林宜瑾落空。如果是依照公职选举的规矩,这次中常委补选应当说由林宜瑾“依序递补”。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中常委选举中,除了是发生“郑文灿系”“跑票”的情况之外,还曾经传出,在选前“赖系”阵营曾经开口要一张“英系”中执委的票,力挺“民主活水”的洪申翰,但此举会让苏治芬失去同票抽签的机会,因而“英系”选择拒绝。而在去年苏治芬被安排出任畜产会董座时,又被要求“让出这席『英系』中常委”,苏治芬不愿意,因而让这项人事案卡了好一段时间。
但终究苏治芬补选让出这席中常委,不过却并非是由“新赖系”的林宜瑾“依序递补”,而是由同属“英系”的陈淑桦以“派系推举”的方式填补。显见赖清德是给了蔡英文一个面子——须知道,就在赖清德就职一周年时,蔡英文却不在台湾地区,而是跑到欧洲去了,“国际能见度”远高于赖清德。
其实,这更是赖清德在美国的“扬英抑赖”压力下,在民进党的党内事务上也给了白宫的一个面子。
不少人在分析赖清德的“五二零”一周年讲话,完全没有提及两岸关系,是由于受到美国直接或间接的压力,不能在中美关税谈判期间以至是筹划特朗普访问中国之际,制造台海紧张气氛而导致“搅祸”美国的部署,赖清德在“五二零”一周年讲话中不能继续宣示其“新两国论”立场及为其“十七条措施”辩护的情况下,就干脆一字不提两岸关系的议题。但在特朗普强调“和平与统一”的压力下,又不得不以接受亲绿自媒体访问的形式,提出“公司并购论”,而其骨子里仍然是“新两国论”。
而在前日召开的民进党第二十一届第六次中执会的补选一名中常委的议程中,作为主持会议的党主席赖清德,竟然顺应“英系”的诉求,同意推举属于“英系”的中执委陈淑桦为中常委,以填补属于“英系”的中执委苏治芬辞职的空缺,而不是按照去年中常委选举中,因苏治芬、洪申翰、陈亭妃、林宜瑾等四人同票,最后三席中常委以抽签“四抽三”决胜负,未中签而落败的既属“新潮流系”更是“新赖席”的林宜瑾“依序递补”,这被视为赖清德向“英系”的让步。
由此,人们又联想到,白宫颇为欣赏蔡英文虽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却采取不主动挑衅大陆的做法,对本来就是因为其“台独工作者”而有所疑虑,上台后又不断挑衅大陆,造成台海局势紧张的赖清德,颇为不满,因而近来采取了系列的“扬英抑赖”措施,包括当“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的幕僚因涉嫌“间谍”而被拘捕,赖清德有意籍机整肃“英系”人马时,“AIT”处长谷立言掷出一句“吴钊燮是我的老朋友”,而告“缩沙”。因此,赖清德今次处理中常委补选的做法,就被视为即使是在民进党的党内事务中,也要看在美国的面子上,宽待“蔡英文的人马”。
而回想去年七月二十一日举行的民进党第二十一届第一次“全代会”,“英赖大战”的气氛是何等的激烈。在会议之前,因为“英系大将”、前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遭羁押,及民进党予以停权三年的处分,及发生了系列对“英系”不利的事态,因而“赖系”清剿“英系”的传闻就甚嚣尘上。而蔡英文则以“回避”的态度来因应之,在五月份民进党地方党部主委及党代表改选时,蔡英文就未现身投票;作为民进党的前党主席及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竟然缺席了这次“全代会”,却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因为另有行程,所以不克出席”。同时她“祝福『全代会』顺利圆满,一起继续为了台湾稳健向前”,简单的发文中通篇没有提到党主席赖清德。在“全代会”后的由中执委选出中常委的投票阶段,“亲赖系”未如预期拿下七席,意外掉的一席更是赖清德嫡系、“新潮流系”子弟兵林宜瑾。因为郑文灿系统此次纳入“新潮流系”配票,废票的手印正好画押在吕林小凤栏位,“新潮流系”林宜瑾又刚好少一票,两件事一起看,合理推测跑票者就是吕林小凤。分析其原因,并非冲着林宜瑾而来,而是郑文灿系统及其背后的蔡英文发出对赖清德不满的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