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教廷再次拒绝赖清德窜访梵蒂冈请求
赖清德在其就职一周年的前夕,为了要为其将要发表的第二个“五二零讲话”增添“国际”色彩,以掩饰民进党当局被困在台湾宝岛、走不到国际社会的困局,起劲地要在国际社会“露面”,包括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及要籍着教廷将要举行新任教宗良十四世的就职典礼之机,以梵蒂冈是台湾当局的“邦交国”为由,意图窜访梵蒂冈出席新任教宗的就职典礼,让其在“闪电”返台后发表“五二零讲话”时,脸上有光。
实际上,早在四月二十六日梵蒂冈教廷举行已故教宗方济各的丧礼时,赖清德就极为希望能够仗着梵蒂冈是台湾地区“邦交国”的机会,及二零零四年四月陈水扁首次赴梵蒂冈参加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葬礼的“惯例”,亲自前往教廷出席教宗方济各的丧礼,一方面是宣示台湾地区在国际上的“主权国家”地位,在国际场合明目张胆地进行宣扬“台湾独立”及“一中一台”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是要以此机会与平日受到“一个中国”原则束限而“见不得”的世界各国领袖尤其是特朗普、马克龙、施凯尔、泽连斯基以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排排企,握握手,大合照”,好“攞番个彩”,以挽救其目前低沉的民调。
赖清德的“密底算盘”打得够响,认为能够出席新任教宗的就职典礼,“面子”将会比出席前教宗的丧礼更有“光彩”。因为在丧礼的严肃场合,即使是见到了各国元首或首脑,也只能是握个手、点下头。而出席新任教宗的就职典礼则完全不同,可以像“蝴蝶飞花丛”那样乱窜,与各国领袖“亲密接触”甚至是密谈。因此,赖清德满怀踌躇,希望能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获得教廷批准前往梵蒂冈。
但是,梵蒂冈仍然是向赖清德赐予“闭门羹”。昨日,台湾当局“外交部”不得不宣布,赖清德已指派统陈建仁代表台湾当局前往教廷出席新任教宗的就职典礼。曾经声称希望这次不要再由他出席新教宗的就职,而是由赖清德亲自前往,并要为赖清德能够参加新教宗的就职典礼而祈祷的陈建仁,仍得“死死气”地再赴梵蒂冈。
其实,在“五二零”周年前夕,赖清德又何止是被梵蒂冈“打脸”?还有多项“外交”事务很“闹心”。其一是在中美达成关税战停火九十天协议后,90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中国同意全面开放,对两国都是好事,对统一与和平也非常有利”,让赖清德吓出“一额冷汗”,担心美国将会“关起门来出卖台湾”其二是北京举行“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台湾当局在拉丁美洲的两个“邦交国”海地与圣卢西亚也出席此次会议。其三是将于十九日至二十七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WHA),仍然拒绝台湾当局出席。赖清德要为自己的“五二零”一周年增添“国际光彩”,结果却是画了一个“大花脸”。
其实,当枢机主教经过两日的枢密会议,选出拥有美国和秘鲁双重国籍的普瑞弗斯特为第二百六十七任教宗,而其也改名为“良十四世”后,台湾当局曾经高兴了一阵子,声称他“非常清楚民主台湾和共产中国的区分,相信台梵关系未来将有更好的发展。但意想不到的是,教廷仍然拒绝让赖清德窜访梵蒂冈。
“良十四世”是已故教宗方济各任命的圣座主教部部长,负责主教任命工作。他被调到罗马前长期在秘鲁区工作,因而他将会继承方济各的路线,关注穷人和工人权益,捍卫公平正义。在台海事务上,也将会继承方济各的“较不亲台”的路线。
实际上,中国对教廷的吸引力太大,导致其非要与中国拉近距离以至是建交不可。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绝大多数人是信仰东方的宗教如佛、道、儒教,信奉西方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的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大。近年才开始增多,尤其是地下教会活跃,梵蒂冈必须开拓中国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的天主教人口已经发展饱和,不可能再增长,权衡利弊,当然是优先发展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其次,梵蒂冈有义务也有责任,让中国境内的地下教会取得合法地位。而唯一的办法,就是透过与中国建交,以双方取得共识的主教任命方式,争取将地下教会的主教都能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
梵蒂冈在台湾当局对外事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不单止因为梵蒂冈是台湾当局在欧洲的唯一“邦交国”,而且还因为台湾当局在中南美洲的一些“邦交国”,都是讲西班牙语的天主教国家,极为容易受到教宗方济各及教廷的影响。倘教廷与中国大陆建交,就难免会对这些国家产生“蝴蝶效应”的影响,促使其纷纷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并改与中国建交,届时台湾当局所剩下的“邦交国”,就只剩下“小猫”三四只,距离“零邦交国”不远,要在国际社会进行“台独”活动就将更困难了。
赖清德在其就职一周年的前夕,为了要为其将要发表的第二个“五二零讲话”增添“国际”色彩,以掩饰民进党当局被困在台湾宝岛、走不到国际社会的困局,起劲地要在国际社会“露面”,包括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及要籍着教廷将要举行新任教宗良十四世的就职典礼之机,以梵蒂冈是台湾当局的“邦交国”为由,意图窜访梵蒂冈出席新任教宗的就职典礼,让其在“闪电”返台后发表“五二零讲话”时,脸上有光。
实际上,早在四月二十六日梵蒂冈教廷举行已故教宗方济各的丧礼时,赖清德就极为希望能够仗着梵蒂冈是台湾地区“邦交国”的机会,及二零零四年四月陈水扁首次赴梵蒂冈参加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葬礼的“惯例”,亲自前往教廷出席教宗方济各的丧礼,一方面是宣示台湾地区在国际上的“主权国家”地位,在国际场合明目张胆地进行宣扬“台湾独立”及“一中一台”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是要以此机会与平日受到“一个中国”原则束限而“见不得”的世界各国领袖尤其是特朗普、马克龙、施凯尔、泽连斯基以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排排企,握握手,大合照”,好“攞番个彩”,以挽救其目前低沉的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