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就连民进党员都是“其余人口”?

  中评社香港5月13日电/澳门新华澳报13日发表富权文章:就连民进党员都是“其余人口”?以下为文章内容。

  在台湾地区“行政院”官网的“国情介绍•族群”栏目,于今年三月二十四日进行更改调整,引用“内政部”、“客家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劳动部”、“文化部”的资料汇总,表述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百分之二点六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百分之一点二,其余人口占百分之九十六点二。”
  
  而在三月二十四前,“行政院”官网的“国情介绍•族群”栏目是这样表述的:“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六点四,原住民族群为百分之二点六,外来人口百分之一。”
  
  现版“国情介绍•族群”为了彰显其将台湾地区主要族群——汉族“异化”为“其余人口”的“正当性”,还使用了占该栏目将近的文字,表述指出“『我国』境内的少数种族、族群,包括经『政府』认定的原住民族与蒙藏族,而在语言上的少数种族、族群,则包括原住民族、客家族群、蒙藏族、新住民、移工等。『我国』原住民族共有阿美族、排湾族、泰雅族、布农族、鲁凯族、卑南族、邹族、赛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赛德克族、拉阿鲁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十六族,已逾六十一万人。”
  
  而且,该栏目的唯一配图,是由台湾《光华》杂志提供的“屏东泰武国小学子”。
  
  按照这样的图文铺排,尤其是对主要族群汉族是“其他人口”的表述方式,占总人口百分之二点六的原住民,反而成了“主体族群”。
  
  实际上,按照各类词典,包括台湾“教育部”重编的《国语辞典(修订本)》的诠释,“其余”的语义是“剩下的”。
  
  在有人发现“行政院”官网作此不伦不类的表述更改,并引起舆论大哗后,“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匆忙出来“解画”说,“监察委员”鸿义章曾经于二零二二年建议“内政部”,”行政院”官网“国情简介”将族群界定为“汉民族”、“台湾原住民族”和“新住民”等,如此汉番两大族群壁垒分明的族群论述,恐不利于消除种族歧视以及形塑族群平权。“内政部”依据“监察院”意见,目前仅有原住民族群须依法登记,外人来口依初次设籍纪录统计,其他族群人数无法分类统计,全数归类为汉人与事实不尽相符,因此改以其余人口称之,以客观事实描述人口结构,并无其他政治考量。是“行政院”配合“监察委员”为促进族群平权所为提议而进行的调整,吁外界勿做不必要的解读。
  
  这个鸿义章,是原住民中的阿美族人,东京大学医学部保健学研究所保健学博士,慈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副教授。鸿义章是民进党员,曾在陈水扁时期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及“任务型国大代表”。二零一一年七月一日获民进党征召,代表民进党参选二零一二年“平地原住民立委”选举,但却在登记前退选。二零二零年六月,获蔡英文提名出任第六届“监察委员”,于七月正式被“立法院”通过。
     因而可以说,鸿义章是从其原住民的身份及视野出发,提出此荒谬建议的。但他还有一个民进党员的政治身份,他提出这个荒谬建议,就等于是把一众民进党人,包括党主席赖清德,也包括他自己所任职的“监察院”的院长陈菊,还有从“总统府”到“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的政务官,再到“立法院”民进党所拥有的除两名“原住民立委”外的四十九席“立委”,还有其本人所在的“监察院”的除他以外的二十五名“监委”,都统统被列入“其余人口”。
  
  早期的民进党人,尤其是“台独理论大师”林浊水及“台独烈士遗孀”叶菊兰,将台湾地区族群分类为“闽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的“四大族群”,而其中的“闽南”、“客家”、“外省”,绝大多数是汉族。实际上,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地区的汉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七,其中主要又分为闽南人(约百分之七十三)、客家人(约百分之十二)、外省人(约百分之十三)。汉族为台湾闽南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府、漳州府等,有时被称为福佬人)、台湾客家人(祖籍广东省嘉应州、惠州府;福建省汀州府等)、台湾外省人三类的汉族民系。虽然早期民进党人为了推动“本土化”亦即“去中化”,将台湾地区主要族群分为“本省人”(以闽南和客家为主)和“外省人”,但也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族。毕竟包括陈水扁、蔡英文、赖清德在内的绝大多数民进党员,都是汉族人。
  
  但在鸿义章建议下,“行政院”官网竟然将汉族列为“其余人口”。这就是赤裸裸的要搞“台独”,与中国大陆彻底“脱钩”了。但因为过于荒唐,却也把大多数民进党人都排除在“主体族群”之外。
  
  其实,这种表述方式,即使是从统计学的的观点来看,也是不合规例的。因为一般都是在介绍主体后,再罗列其余细项内容。而“行政院”官网却是将百分之三点八的小项颠倒为首项,及更小的百分之一列为次项,却将最大比例的百分之九十六点二的项目,不但是“贬”为最后一项,而且还“美其名”为“其余”项。这种统计表列方式,可说是国际笑话。
  
  但唯其如此,可以窥见民进党人为了搞“台独”,已经是数典忘祖,连自己的汉族身份也“不屑”提起了。   中评社香港5月13日电/澳门新华澳报13日发表富权文章:就连民进党员都是“其余人口”?以下为文章内容。

  在台湾地区“行政院”官网的“国情介绍•族群”栏目,于今年三月二十四日进行更改调整,引用“内政部”、“客家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劳动部”、“文化部”的资料汇总,表述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百分之二点六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百分之一点二,其余人口占百分之九十六点二。”
  
  而在三月二十四前,“行政院”官网的“国情介绍•族群”栏目是这样表述的:“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六点四,原住民族群为百分之二点六,外来人口百分之一。”
  
  现版“国情介绍•族群”为了彰显其将台湾地区主要族群——汉族“异化”为“其余人口”的“正当性”,还使用了占该栏目将近的文字,表述指出“『我国』境内的少数种族、族群,包括经『政府』认定的原住民族与蒙藏族,而在语言上的少数种族、族群,则包括原住民族、客家族群、蒙藏族、新住民、移工等。『我国』原住民族共有阿美族、排湾族、泰雅族、布农族、鲁凯族、卑南族、邹族、赛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赛德克族、拉阿鲁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十六族,已逾六十一万人。”
  
  而且,该栏目的唯一配图,是由台湾《光华》杂志提供的“屏东泰武国小学子”。
  
  按照这样的图文铺排,尤其是对主要族群汉族是“其他人口”的表述方式,占总人口百分之二点六的原住民,反而成了“主体族群”。
  
  实际上,按照各类词典,包括台湾“教育部”重编的《国语辞典(修订本)》的诠释,“其余”的语义是“剩下的”。
  
  在有人发现“行政院”官网作此不伦不类的表述更改,并引起舆论大哗后,“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匆忙出来“解画”说,“监察委员”鸿义章曾经于二零二二年建议“内政部”,”行政院”官网“国情简介”将族群界定为“汉民族”、“台湾原住民族”和“新住民”等,如此汉番两大族群壁垒分明的族群论述,恐不利于消除种族歧视以及形塑族群平权。“内政部”依据“监察院”意见,目前仅有原住民族群须依法登记,外人来口依初次设籍纪录统计,其他族群人数无法分类统计,全数归类为汉人与事实不尽相符,因此改以其余人口称之,以客观事实描述人口结构,并无其他政治考量。是“行政院”配合“监察委员”为促进族群平权所为提议而进行的调整,吁外界勿做不必要的解读。
  
  这个鸿义章,是原住民中的阿美族人,东京大学医学部保健学研究所保健学博士,慈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副教授。鸿义章是民进党员,曾在陈水扁时期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及“任务型国大代表”。二零一一年七月一日获民进党征召,代表民进党参选二零一二年“平地原住民立委”选举,但却在登记前退选。二零二零年六月,获蔡英文提名出任第六届“监察委员”,于七月正式被“立法院”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