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民进党适得其反激发国民党凝聚士气

  中评社香港4月2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1日发表富权文章:民进党当局适得其反激发国民党凝聚士气。以下为文章内容。

  民进党当局的检调机构搜索国民党地方党部,甚至不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带领支持者在台北地检署门前聚集抗议,竟然带走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等人,并向法院声请羁押禁见,这等于是“火星撞地球”式的“对着干”,成为国民党中央正式转变战略,反守为攻的催助剂,可能会扭转目前对国民党不利的态势。
  
  本来,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央对于民进党及其侧翼发动的“大罢免”,是掉以轻心并有所误判的,虽然有决定“以罢制罢”,但却轻敌拖沓,动作迟缓,完全处于下风,而导致曾经出现跨过第一阶段提议连署“门槛”“三十六比零”的严重败绩。但直到此时,国民党中央仍然缺乏危机感,好整以暇,而国民党整体应对“大罢免”也不知所措,组织涣散,因而有“立委”形容是“群龙无首”,极为被动。
  
  如果民进党当局只是按照“大罢免”的原本计划继续实施下去,不作“节外生枝”,可能会“胜券在握”,趁着国民党支持者的危机感不足,而且“罢免”与选举不同的机制——选举是“双向对垒”,有着强烈的竞争性,容易引发对手的支持者凝聚斗志士气,而且选举可以收取政治献金,有充足的财政支持;而“罢免”则是“单向挥刀”,而且不能收取政治献金,国民党作为在野党,党产也已经被“冻结”,缺乏财力支撑,因而将能挫败国民党的“以罢制罢”,而且被“罢免”的精英“立委”依法不能参加补选,在四年内不得于同一选举区、为同一公职人员候选人,除非是改为参选县市议员,或被提名参选“不分区立委”。

  但正在民进党及其侧翼“高歌猛进”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行“对等关税”,台湾地区也不能例外。赖清德和卓荣泰献出“零关税”等的“投名状”,让民众哗然。国民党批评民进党当局在应对“关税战”上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并呼吁停止“大罢免”,还与执政的县市长及民代开会讨论应对措施。这让民进党及其侧翼的“大罢免”势头有所延缓。
  
  就在此时,检调机构出动了,以连署书中发现有“死人连署”等为由,陆续搜索国民党高雄市、台南市、新北市属区的党部,及花莲县政府的机构和傅崐萁的住处,并带走了罢团骨干,以及传讯台北市的“罢吴四勇士”。这才让国民党中央感到事态严重,研判可能下一步将会“火烧党中央”,因为罢免民进党“原住民立委”的连署,主要是由国民党中央直接操盘,如果国民党仍然软弱无力,不排除检调机构“得寸进寸”搜索国民党中央党部,一旦发生,就是“灭党”。因此,朱立伦终于硬了起来,不顾台北地检署门前是法定的集会禁区,号召党公职及支持者到台北地检署集会抗议,烧起了抗争的第一把火。
     但台北地检署仍然是一意孤行,竟然就在国民党发动集会抗议之时,指挥调查局搜索国民党中央党部,并认定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党部书记长初文卿、总干事姚富文、第一区党部党部执行长曾繁川等四人,涉伪造文书、违反个资法等罪,向法院声押禁见。因而激发国民党支持者的极大愤慨,台湾地区政局已经乎似烧开了的油锅。台北地方法院似乎也已感受到了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为了避免事后被舆论认定为“打响第一枪”的“子弹”,前日清晨五时许裁定黄吕锦茹、曾繁川二人因罪嫌不足,驳回声押,无保请回,但也认定姚富文、初文卿二人罪嫌重大,有羁押必要,裁定羁押禁见,算是“中间落墨”。
  
  这是首次有涉贪等刑事案以外的原因,有国民党的地方一级主管被声请羁押禁见,事态极为严重,完全可以被视为“政治追杀”。即使不是来自赖清德和卓荣泰的直接指使,但因为按照台湾地区的司法制度,检调机构——“检察总署”及各地方检察署,及“调查局”,都是由“行政院”的“法务部”节制,因而人们就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是民进党当局要籍此机会“灭杀”国民党。
  
  这就是弄巧反拙、适得其反了。如果说,民进党只是单纯地发动“大罢免”,还可能会因为国民党反制无力而有所“得米”的话,出动到检调机构搜索国民党地方党部,并声押台北市党部主委,激发国民党及其支持者的危机感,他们的怒火已经被全面点燃。据报导说,当朱立伦喊出上凯道街头要下架独裁赖清德之后,从屏东、高雄、台南、台中到桃园等地的国民党议员,不论事社群软体或是服务处,都涌入大量支持者的询问,要怎样出发到凯道,这让不少议员都十分惊讶,蓝营支持者竟然如此激愤,活动连动员都不需要,因此国民党各地方党部与议员目前也都已经在规划游览车,届时将会有全台湾的蓝营支持者共襄盛举。
  
  也就是说,检调机构的“大动作”,反而成了国民党号召党员和支持者奋起抗争的“无声动员令”。
  
  而陈水扁不顾可能会令赖清德下令收回其“保外就医”,以至拒绝“特赦”请求的风险,也要在“保外就医”七年后违反相关规定条件,进行首次演讲,指出“民主一定要有制衡,不能说我说了算,你意见跟我不一样,你就是跟什么XX同路人,这样就不好。所以帽子不要随便戴。”也让曾经极为憎恨陈水扁的蓝营民众,产生共鸣,因而更是“火上浇油”。
  
  在此情势下,曾经忧心“倒阁”后,“立委”全面改选可能会导致国民党无法拿下现有的席次,自己也将会无法连任的国民党“立委”,也转变了态度。与其有可能被“罢免”而不能再次参选,不如“背水一战”,主动反击,把“倒阁”列为可进可退的关键筹码。
  
  实际上,即使是因为国民党未能掌握“立法院”三分之二票数而致“倒阁”破局,但却可形成激发及凝聚民意的社会氛围。而且,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认为“倒阁”重选或许对民进党更有利,在“立法院”对“行政院”进行“不信任案”投票时,下达甲级动员令,命令民进党“立委”投下同意票,而导致“倒阁”成功时,赖清德也未必会下令解散“立法院”,因为这就表明,“行政院”确实是做得太差,等于是赖清德“自打嘴巴”。   中评社香港4月2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1日发表富权文章:民进党当局适得其反激发国民党凝聚士气。以下为文章内容。

  民进党当局的检调机构搜索国民党地方党部,甚至不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带领支持者在台北地检署门前聚集抗议,竟然带走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等人,并向法院声请羁押禁见,这等于是“火星撞地球”式的“对着干”,成为国民党中央正式转变战略,反守为攻的催助剂,可能会扭转目前对国民党不利的态势。
  
  本来,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央对于民进党及其侧翼发动的“大罢免”,是掉以轻心并有所误判的,虽然有决定“以罢制罢”,但却轻敌拖沓,动作迟缓,完全处于下风,而导致曾经出现跨过第一阶段提议连署“门槛”“三十六比零”的严重败绩。但直到此时,国民党中央仍然缺乏危机感,好整以暇,而国民党整体应对“大罢免”也不知所措,组织涣散,因而有“立委”形容是“群龙无首”,极为被动。
  
  如果民进党当局只是按照“大罢免”的原本计划继续实施下去,不作“节外生枝”,可能会“胜券在握”,趁着国民党支持者的危机感不足,而且“罢免”与选举不同的机制——选举是“双向对垒”,有着强烈的竞争性,容易引发对手的支持者凝聚斗志士气,而且选举可以收取政治献金,有充足的财政支持;而“罢免”则是“单向挥刀”,而且不能收取政治献金,国民党作为在野党,党产也已经被“冻结”,缺乏财力支撑,因而将能挫败国民党的“以罢制罢”,而且被“罢免”的精英“立委”依法不能参加补选,在四年内不得于同一选举区、为同一公职人员候选人,除非是改为参选县市议员,或被提名参选“不分区立委”。

  但正在民进党及其侧翼“高歌猛进”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行“对等关税”,台湾地区也不能例外。赖清德和卓荣泰献出“零关税”等的“投名状”,让民众哗然。国民党批评民进党当局在应对“关税战”上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并呼吁停止“大罢免”,还与执政的县市长及民代开会讨论应对措施。这让民进党及其侧翼的“大罢免”势头有所延缓。
  
  就在此时,检调机构出动了,以连署书中发现有“死人连署”等为由,陆续搜索国民党高雄市、台南市、新北市属区的党部,及花莲县政府的机构和傅崐萁的住处,并带走了罢团骨干,以及传讯台北市的“罢吴四勇士”。这才让国民党中央感到事态严重,研判可能下一步将会“火烧党中央”,因为罢免民进党“原住民立委”的连署,主要是由国民党中央直接操盘,如果国民党仍然软弱无力,不排除检调机构“得寸进寸”搜索国民党中央党部,一旦发生,就是“灭党”。因此,朱立伦终于硬了起来,不顾台北地检署门前是法定的集会禁区,号召党公职及支持者到台北地检署集会抗议,烧起了抗争的第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