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悼念辜严倬云台当局会放行海协会人员?
台湾海基会创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夫人辜严倬云二月十四日辞世,享嵩寿一百零五岁。家属于昨日假台泥大楼三楼“士敏厅”设置灵堂,供亲友悼念。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和副主委梁文杰都分别表示,如果大陆人士有意愿来台吊唁,将在尊重家属意愿前提下,提供必要协助。然而,就在同一天,却传来了台湾当局驳回台北市政府邀请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长金雷率领的台北灯节上海赏灯团第二团(七人)的消息,因而让人对邱垂正、梁文杰的表态的“信诺度”有所置疑。
实际上,由于辜严倬云曾经以其是台湾海基会创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夫人的身份,深度参与了“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的工作,因而如果大陆方面有意派出代表赴台吊唁,就必定是由海协会的负责人执行。而海协会的负责人都有国台办的背景,台湾当局既然已经以“上海台办长期以来恶意阻挠台商回台参加海基会的活动”的借口,拒绝上海市台办及文旅局的负责人赴台出席台北灯节的活动,是否又将会以同样的“理由”,拒绝海协会的负责人赴台吊唁辜严倬云女士?
值得注意的是,整整二十年前的二零零五年,辜振甫逝世时,也是由民进党的陈水扁当政,台湾当局尚且放行国台办副主任兼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海协会秘书长李亚飞、海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三人,于二月一日赴台参加告别式。而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于二零一八年逝世时,此时也是由民进党的蔡英文当政,台湾当局也放行曾任国台办主任的前海协会长陈云林赴台出席吊唁活动。如果今次海协会高层有意赴台吊唁辜严倬云女士的话,台湾当局却以种种所谓的“理由”予以拒绝放行,那就不但是陆委会高层“食言”,而且更将是凸显赖清德没有陈水扁、蔡英文的雅量。
实际上,陈水扁虽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但却愿意放行参与创立“九二共识”的孙亚夫、马晓光赴台吊唁辜振甫。——无论是大陆方面所发表的有关“九二共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及评析的文章,还是台湾地区出版的相关著作,以至海基会出版的“八十一年年报”,都明白无误地记载,“九二香港会谈”的陆方主谈为海协会谘询部副主任周宁、张胜林、马晓光等人;台方则由时任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的许惠佑领军。在“香港会谈”的过程中,双方的“幕后指挥”、时任海协会副秘书长的孙亚夫和海基会秘书长陈荣杰,直接打电话进行“另类谈判”。海基会文化服务处前处长欧阳圣恩,在其所着《再见,白手套──海基会二千日》一书就描述道,(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三日,海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夫致电陈荣杰,接受我方建议,就“一个中国”原则,及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至于口述的具体内容将另行协商。有关“一个中国”的原则争议,经过戏剧化转折后,自此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可以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委托“九二共识”的当事人孙亚夫、马晓光及李亚飞等人代表他前往台湾向辜老致祭,其本身的“潜台词”就是:“九二共识”确实存在,不容否认。只要台湾领导人能承认“九二共识”,就不管他过去说过什么样的话、做过什么样的事,都即可恢复两岸两会接触和谈判。
而蔡英文更是在一九九八年十月,辜振甫率领海基会代表团前往大陆访问时,李登辉将在海基会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她,安插为海基会访问团的“顾问”进行“监军”。返台后她向李登辉汇报,江泽民在会见辜振甫时,提出“进行两岸政治对话”,因而估计在翌年十月汪道涵回访台湾时,必然会当面向李登辉再提“进行两岸政治对话”的诉求,并正式提出“一个中国”的涵义,建议李登辉及早做出应对措施。李登辉就指令蔡英文成立“强化中华民国国家主权地位小组”,该小组研拟了“特殊国与国关系”的定位。本来计划是在汪道涵前往台湾出席第三次“汪辜会谈(晤)”,李登辉会见时进行“突然袭击”抛出的;但李登辉在收到蔡英文呈交的“特殊国与国关系”定位报告后,欣喜若狂,竟然提前三个月,于七月九日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抛出来。不但酿成“两国论风暴”,还让“突袭汪道涵”的计划自我破局。而就是炮制对抗“九二共识”的“两国论”的蔡英文,也有雅量同意在马英九当政时期,以“九二共识”为前提进行两会协商并洽签了多项协议的陈云林,赴台吊唁其协商对手江丙坤。
辜严倬云女士虽然在海基会内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却深度参与了“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为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辜振甫先生逝世后,她继承其遗志,始终坚持“九二共识”,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往返两岸,积极投身各项活动,为两岸民间交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尤其是在民进党当政、两岸关系紧张时期,辜严倬云多次呼吁双方保持理性对话。她曾说,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共同维护民族大义。这些主张得到两岸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
辜严倬云女士情系故土,怀有不忘根本的赤子之心。她曾多次沿着先祖足迹寻根,携同子女回到家乡及出生地,寻访位于福州的三坊七巷的儿时故居;也曾和家人前往辜振甫的老家泉州等地探亲、祭祖。二零零四年二月,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举行,福建省领导、严复亲属,各界专家、学者共二百多人参加纪念大会。辜严倬云出席大会,并作了发言。活动结束后,辜严倬云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福建福州,并向福建师范大学严复研究所捐赠一万美元,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二零一零年五月五日,时任福建省省长黄小晶专程前往台泥总部,拜会辜严倬云,黄小晶特意从福州给辜严倬云带来福州传统美食肉燕皮,令辜严倬云激动不已。同年六月二十三日,辜严倬云第二次回到家乡福建福州,在三坊七巷衣锦坊始建明万历年间的水榭戏台。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在福州会见了辜严倬云一行。家乡父母官也惦记着自己的“女儿”,二零一四年七月十日,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台北市看望辜严倬云,尤权代表家乡父老向辜严倬云问好,家乡人的到来,让辜严倬云格外欣喜。
台湾海基会创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夫人辜严倬云二月十四日辞世,享嵩寿一百零五岁。家属于昨日假台泥大楼三楼“士敏厅”设置灵堂,供亲友悼念。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和副主委梁文杰都分别表示,如果大陆人士有意愿来台吊唁,将在尊重家属意愿前提下,提供必要协助。然而,就在同一天,却传来了台湾当局驳回台北市政府邀请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长金雷率领的台北灯节上海赏灯团第二团(七人)的消息,因而让人对邱垂正、梁文杰的表态的“信诺度”有所置疑。
实际上,由于辜严倬云曾经以其是台湾海基会创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夫人的身份,深度参与了“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的工作,因而如果大陆方面有意派出代表赴台吊唁,就必定是由海协会的负责人执行。而海协会的负责人都有国台办的背景,台湾当局既然已经以“上海台办长期以来恶意阻挠台商回台参加海基会的活动”的借口,拒绝上海市台办及文旅局的负责人赴台出席台北灯节的活动,是否又将会以同样的“理由”,拒绝海协会的负责人赴台吊唁辜严倬云女士?
值得注意的是,整整二十年前的二零零五年,辜振甫逝世时,也是由民进党的陈水扁当政,台湾当局尚且放行国台办副主任兼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海协会秘书长李亚飞、海协会研究部主任马晓光三人,于二月一日赴台参加告别式。而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于二零一八年逝世时,此时也是由民进党的蔡英文当政,台湾当局也放行曾任国台办主任的前海协会长陈云林赴台出席吊唁活动。如果今次海协会高层有意赴台吊唁辜严倬云女士的话,台湾当局却以种种所谓的“理由”予以拒绝放行,那就不但是陆委会高层“食言”,而且更将是凸显赖清德没有陈水扁、蔡英文的雅量。
实际上,陈水扁虽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但却愿意放行参与创立“九二共识”的孙亚夫、马晓光赴台吊唁辜振甫。——无论是大陆方面所发表的有关“九二共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及评析的文章,还是台湾地区出版的相关著作,以至海基会出版的“八十一年年报”,都明白无误地记载,“九二香港会谈”的陆方主谈为海协会谘询部副主任周宁、张胜林、马晓光等人;台方则由时任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的许惠佑领军。在“香港会谈”的过程中,双方的“幕后指挥”、时任海协会副秘书长的孙亚夫和海基会秘书长陈荣杰,直接打电话进行“另类谈判”。海基会文化服务处前处长欧阳圣恩,在其所着《再见,白手套──海基会二千日》一书就描述道,(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三日,海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夫致电陈荣杰,接受我方建议,就“一个中国”原则,及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至于口述的具体内容将另行协商。有关“一个中国”的原则争议,经过戏剧化转折后,自此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可以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委托“九二共识”的当事人孙亚夫、马晓光及李亚飞等人代表他前往台湾向辜老致祭,其本身的“潜台词”就是:“九二共识”确实存在,不容否认。只要台湾领导人能承认“九二共识”,就不管他过去说过什么样的话、做过什么样的事,都即可恢复两岸两会接触和谈判。
而蔡英文更是在一九九八年十月,辜振甫率领海基会代表团前往大陆访问时,李登辉将在海基会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她,安插为海基会访问团的“顾问”进行“监军”。返台后她向李登辉汇报,江泽民在会见辜振甫时,提出“进行两岸政治对话”,因而估计在翌年十月汪道涵回访台湾时,必然会当面向李登辉再提“进行两岸政治对话”的诉求,并正式提出“一个中国”的涵义,建议李登辉及早做出应对措施。李登辉就指令蔡英文成立“强化中华民国国家主权地位小组”,该小组研拟了“特殊国与国关系”的定位。本来计划是在汪道涵前往台湾出席第三次“汪辜会谈(晤)”,李登辉会见时进行“突然袭击”抛出的;但李登辉在收到蔡英文呈交的“特殊国与国关系”定位报告后,欣喜若狂,竟然提前三个月,于七月九日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抛出来。不但酿成“两国论风暴”,还让“突袭汪道涵”的计划自我破局。而就是炮制对抗“九二共识”的“两国论”的蔡英文,也有雅量同意在马英九当政时期,以“九二共识”为前提进行两会协商并洽签了多项协议的陈云林,赴台吊唁其协商对手江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