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无可奈何下仍要搞“小动作”?
昨日是联合国“国际人权日”,也是民进党的前身——“党外”人士籍着纪念“国际人权日”举行集会而导致“美丽岛事件”爆发的四十五周年。台湾民主基金会昨日举行“第十九届亚洲民主人权颁奖典礼”,由依例兼任民主基金会董事长的韩国瑜主持。而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也按照惯例出席,并与韩国瑜并肩而坐。两人曾经多次交头接耳互动热络,两人讲什么悄悄话,引发议论。后来传出,赖清德私下预祝韩国瑜“一路顺风”,间接证实赖清德将指派韩国瑜率团参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而在随后,“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表示,目前代表团相关作业仍在规画邀约中,待确定后会正式向国人报告。
曾经在民主基金会董事长及执行长人选上先后“卡韩”的赖清德,在委派何人前往美国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人选的事宜上,也曾经传出“卡韩”,亦即是将会不按由“立法院长”率领含有各政党代表的代表团的惯例,改为委派民进党人出席,但在昨日终于“拍板”仍然是由韩国瑜率团参与,亦即是不再“卡韩”了,这当然是引发舆论的惊讶。而赖清德是以“咬耳朵”的方式,而不是以惯常的在“总统府”会见时正式宣布及委派的方式发表这个委派令,更是让舆论哄动。
这就显示,一方面,赖清德是无可奈何地决定仍然按照惯例,由“立法院长”韩国瑜率团出席特朗普的就职仪式。作出这个重大转变的原因,极有可能是与他日前在“过境”美国时,不但未能“过境”美国本土,而且没有任何行政官员与其“打招呼”,感到“美疑论”仍然未能消除,而且特朗普竟然多次扬言将不会为台湾“出兵”,深感自己并非是特朗普的“好朋友”,因而为了避免刺激特朗普,从而改变原来的想法,“死死气”地按照惯例委派韩国瑜率团访美。
另一方面,赖清德却是对此“条气唔顺”,要设法“贬低”其委派韩国瑜的“位阶”。因而就籍着出席民主基金会颁奖典礼,按照礼仪将会与韩国瑜并肩而坐的机会,以“咬耳朵”的方式向韩国瑜宣达,而不是像委派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人选等那样,是在“总统府”宣达。
其实,赖清德这个“小动作”,还含有其他的“肢体语言”含义。那就是,其一,是要制造“朝野和解”的假象,柔化在野阵营在“立法院”团结合作的势头,打破目前少数执政党受到多数在野党制肘的困局。其二,是要趁着目前在在野党内部,都有着各种内部矛盾或分歧,如国民党的党主席选举及“二零二八”大选的人选的暗中争夺,或民众党在党主席柯文哲被羁押下,“保柯派”与“选举代主席派”的争持等之机,以在众多记者的镜头下与韩国瑜“窃窃私语”的“小动作”,来挑动在野阵营某些人的猜疑及妒忌心理,达致分化瓦解在野阵营之目的。
本来赖清德是有意仿效蔡英文二零一七年的“游锡堃模式”,委派游锡堃率团访美的。一方面,在“二零二四”大选后,由于民进党未能获得“立法院”过半议席,导致赖清德无法兑现让游锡堃再次当选“立法院长”的承诺,而游锡堃更是忿而辞去民进党“不分区立委”。因此,让游锡堃担当本应由“立法院长”担任团长的角色,等于是酬劳慰问游锡堃。
台湾当局历年大多是委派“立法院长”率团,向美国新任总统道贺。二零零一年由“立法院长”王金平担任特使团长,国民党也派萧万长代表;二零零五年则是“中研院长”李远哲率团,向小布什道贺;二零零九年奥巴马上任,除了王金平的官方代表团外,国、民两党也各派代表团;二零一三年,同样是王金平率团;直到二零一七年,因为“立法院”审议“中央政府总预算案”的进度缓慢,而致延会到农历除夕的前夕,因而新科“立法院长”苏嘉全必须留在台北主持大局,确定无法前往美国出席。而蔡英文则是“错有错着”,籍机改派前“行政院长”游锡堃率团赴美向特朗普祝贺。
蔡英文当时委派游锡堃率团赴美祝贺特朗普,可说是费尽心思。其一,由于她一直仍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担心倘是委派具有政治公职身份者,如“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或其他人前往,可能会被北京动用相关机制,促使白宫禁止其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活动。而游锡堃虽然曾任“行政院长”和民进党主席,规格较高,但因为当时他已经无任何公职职务,是一介平民,连民进党中常委也不是,因而北京要阻拦他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将无从下手。但是,他却曾当过“行政院长”和民进党主席,而且还是在“扁朝”中,出任“行政院长”职位的时间最长的,证明他能贯彻陈水扁的意旨。
其二、蔡英文要籍着指派曾经主持拟制和在民进党“全代会”通过《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游锡堃,担任祝贺团团长,是要以此“肢体语言”,向特朗普诉求台湾要成为“正常国家”的愿景,并希望特朗普能够帮上忙。
而现在,“立法院”同样也正在审议二零二五年度的“财政预算案”,赖清德同样也可以“韩国瑜无法脱身”为由,委派游锡堃率团访美。但在在野阵营的强大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委派韩国瑜率团赴美。不过,仍然要搞“小动作”,力图“贬低”韩国瑜,并企图收获挑拨分化在野阵营的“副产品”成果。
昨日是联合国“国际人权日”,也是民进党的前身——“党外”人士籍着纪念“国际人权日”举行集会而导致“美丽岛事件”爆发的四十五周年。台湾民主基金会昨日举行“第十九届亚洲民主人权颁奖典礼”,由依例兼任民主基金会董事长的韩国瑜主持。而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也按照惯例出席,并与韩国瑜并肩而坐。两人曾经多次交头接耳互动热络,两人讲什么悄悄话,引发议论。后来传出,赖清德私下预祝韩国瑜“一路顺风”,间接证实赖清德将指派韩国瑜率团参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而在随后,“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表示,目前代表团相关作业仍在规画邀约中,待确定后会正式向国人报告。
曾经在民主基金会董事长及执行长人选上先后“卡韩”的赖清德,在委派何人前往美国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人选的事宜上,也曾经传出“卡韩”,亦即是将会不按由“立法院长”率领含有各政党代表的代表团的惯例,改为委派民进党人出席,但在昨日终于“拍板”仍然是由韩国瑜率团参与,亦即是不再“卡韩”了,这当然是引发舆论的惊讶。而赖清德是以“咬耳朵”的方式,而不是以惯常的在“总统府”会见时正式宣布及委派的方式发表这个委派令,更是让舆论哄动。
这就显示,一方面,赖清德是无可奈何地决定仍然按照惯例,由“立法院长”韩国瑜率团出席特朗普的就职仪式。作出这个重大转变的原因,极有可能是与他日前在“过境”美国时,不但未能“过境”美国本土,而且没有任何行政官员与其“打招呼”,感到“美疑论”仍然未能消除,而且特朗普竟然多次扬言将不会为台湾“出兵”,深感自己并非是特朗普的“好朋友”,因而为了避免刺激特朗普,从而改变原来的想法,“死死气”地按照惯例委派韩国瑜率团访美。
另一方面,赖清德却是对此“条气唔顺”,要设法“贬低”其委派韩国瑜的“位阶”。因而就籍着出席民主基金会颁奖典礼,按照礼仪将会与韩国瑜并肩而坐的机会,以“咬耳朵”的方式向韩国瑜宣达,而不是像委派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人选等那样,是在“总统府”宣达。
其实,赖清德这个“小动作”,还含有其他的“肢体语言”含义。那就是,其一,是要制造“朝野和解”的假象,柔化在野阵营在“立法院”团结合作的势头,打破目前少数执政党受到多数在野党制肘的困局。其二,是要趁着目前在在野党内部,都有着各种内部矛盾或分歧,如国民党的党主席选举及“二零二八”大选的人选的暗中争夺,或民众党在党主席柯文哲被羁押下,“保柯派”与“选举代主席派”的争持等之机,以在众多记者的镜头下与韩国瑜“窃窃私语”的“小动作”,来挑动在野阵营某些人的猜疑及妒忌心理,达致分化瓦解在野阵营之目的。
本来赖清德是有意仿效蔡英文二零一七年的“游锡堃模式”,委派游锡堃率团访美的。一方面,在“二零二四”大选后,由于民进党未能获得“立法院”过半议席,导致赖清德无法兑现让游锡堃再次当选“立法院长”的承诺,而游锡堃更是忿而辞去民进党“不分区立委”。因此,让游锡堃担当本应由“立法院长”担任团长的角色,等于是酬劳慰问游锡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