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恢复“光复节”更应恢复“行宪纪念日”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4日发表富权文章:既要恢复“台湾光复节”更应恢复“行宪纪念日”。以下为文章内容。

  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正在审议修订《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有多位“立委”分别提交不同的修法草案。为此,于昨日举行公听会。台湾当局的各个部会,包括“内政部”陆委会“海洋委员会”“客家委员会”“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教育部”“法务部”“经济部”“交通部”“劳动部”“卫生福利部”“环境部”“文化部”“国家发展委员会”“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院主计总处”等,都向公听会做了报告,介绍该部会的情况及意见。比如,陆委会在报告中就阐述说,该会统筹处理两岸及香港、澳门事务,并于港澳设香港辧事处及澳门办事处,由派驻人员或当地雇员处理驻地业务。该会驻港澳机构人员的放假,系准用驻外机构相关规定,均依当地政府公布的公众假期及台湾地区元旦、春节及“国庆日”辧理,倘该三假日适逢当地例假日,不另予补假。
  
  就在“立法院”内政委员会举行公听会之时,劳动党暨社会各界团结纪念台湾光复七十九周年筹备会近二十名各团体的青年代表,前往“立法院”群贤楼外表达诉求,要求恢复“台湾光复节”为法定假日,藉以匡正历史正义,弘扬民族主体。全体代表也邀请民进党、中国国民党、台湾民众党三党党团参加十月二十五日在中山堂暨凯道举办的光复节纪念活动,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
  
  劳动党秘书长王武郎表示,目前“立法院”各党团委员都从其自身利益片面的局部观点来讨论此一草案,而缺少从台湾整体的历史的社会的观点来看法定假日的意义,忽略了“台湾光复节”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劳动党每年“台湾光复节”时皆要求应恢复为法定假日,反对民进党当年砍劳工七天假,不仅具有缩短劳工全年实际工时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的局面下,恢复“台湾光复节”彰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与历史事实,也具有缓和情势的特殊意义。
  
  “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光复日”,此前是在每年十月二十五日庆祝,是纪念中国政府收复曾被日本进行殖民统治的台湾地区的节日。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后,于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国政府派出当时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负责担任受降的代表,日方则是由末代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日本陆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由他担任降方代表,仪式的地点在台北公会堂(今台北中山堂);并举行受降仪式签署受领文件,就在双方都各持签好的文件后,这一天正式宣告台湾脱离日本的统治,并且回归中国。翌年八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十月二十五日为“台湾光复节”以为纪念。
  
  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是台湾光复五十周年,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当局,举行了几十年来最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且出了许多相关纪念册。但在翌年起,首位由民选产生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按照其此前在与日本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谈话中,以“外来政权”来称呼国民党政权的逻辑,全面推行“本土化”,因而透过“周休二日、取消法定假日休假”的方式,决定十月二十五日只是纪念,不能放假。二零零零年陈水扁上台后,当年十二月就颁布经修订正的《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将包括“台湾光复节”在内的许多节日取消放假。并将“台湾光复节”篡改为“终战纪念日”,刻意淡化“台湾光复”的重大历史意义。
     民进党当局废弃“台湾光复节”,表面上的理由是在台湾地区实行“周休二日”后,加上一些并非重要的节假日,劳动者的休假日太多,对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其实质却是要以此来割断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否认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契合陈水扁的“台湾中国,一边一国”谬论,而且也是要淡化日本侵占台湾地区并进行殖民管治的历史。实际上,陈水扁将台湾光复改为“终战”,就凸显了其这种龌龊心态。
  
  在过去,许多国民党“立委”都提案修法,希望能够恢复“台湾光复节”为法定假日,但都遭到民进党党团以议席多数予以狙击。现在,籍着对《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进行修法,国民党党团是否能够与民众党党团携手合作,以议席多数的优势,成功地将“台湾光复节”恢复为法定假日,还要看日后修法程序的进展。而昨日劳动党等政党及团体在“立法院”外再次发声呼吁,对国民党党团发挥了催促以至是“监督”的作用。
  
  其实,还有另一个也已经被民进党当局废弃了的节假日,更应该恢复,那就是十二月二十五日的“行宪纪念日”。“行宪纪念日”是为纪念制宪国民大会代表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三读通过《中华民国宪法》而设立。一九六三年台湾地区“行政院”将“行宪纪念日”定为“国定假日”,放假一天。直至二零零零陈水扁上台,籍着二零零一年起公务人员实施“周休二日”,宣布“行宪纪念日”不再放假。相反,却将二月二十八日定为“和平纪念日”,并放假纪念。目前,因为十二月二十五日这天也是基督教的圣诞节,部份企业与基督新教、天主教会学校仍会宣布放假。但并非是庆祝“行宪纪念日”,而是庆祝圣诞节。
  
  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发文表示,他承诺在当选就职后,会将“行宪纪念日”恢复为“国定”假日,守护“立国”精神、捍卫劳工权益,让“中华民国”、台湾的民主自由屹立不摇。
  
  台湾地区现行的“宪法”,是一部“一中宪法”,而且其“增修条文”更是劈头一句强调“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因而是追求国家统一的基本法律。而其党纲要“台独建国”的民进党,在窜夺台湾地区的管治权后,却否认台方以“一中宪法”为基础的“九二共识”,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行“台独”之实。因此,既然是对《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进行修法,就更应当恢复“行宪纪念日”,即使是只纪念不放假也好,以遵行“宪法”的“一中”原则及追求国家统一的夙愿。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4日发表富权文章:既要恢复“台湾光复节”更应恢复“行宪纪念日”。以下为文章内容。

  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正在审议修订《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有多位“立委”分别提交不同的修法草案。为此,于昨日举行公听会。台湾当局的各个部会,包括“内政部”陆委会“海洋委员会”“客家委员会”“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教育部”“法务部”“经济部”“交通部”“劳动部”“卫生福利部”“环境部”“文化部”“国家发展委员会”“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院主计总处”等,都向公听会做了报告,介绍该部会的情况及意见。比如,陆委会在报告中就阐述说,该会统筹处理两岸及香港、澳门事务,并于港澳设香港辧事处及澳门办事处,由派驻人员或当地雇员处理驻地业务。该会驻港澳机构人员的放假,系准用驻外机构相关规定,均依当地政府公布的公众假期及台湾地区元旦、春节及“国庆日”辧理,倘该三假日适逢当地例假日,不另予补假。
  
  就在“立法院”内政委员会举行公听会之时,劳动党暨社会各界团结纪念台湾光复七十九周年筹备会近二十名各团体的青年代表,前往“立法院”群贤楼外表达诉求,要求恢复“台湾光复节”为法定假日,藉以匡正历史正义,弘扬民族主体。全体代表也邀请民进党、中国国民党、台湾民众党三党党团参加十月二十五日在中山堂暨凯道举办的光复节纪念活动,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
  
  劳动党秘书长王武郎表示,目前“立法院”各党团委员都从其自身利益片面的局部观点来讨论此一草案,而缺少从台湾整体的历史的社会的观点来看法定假日的意义,忽略了“台湾光复节”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劳动党每年“台湾光复节”时皆要求应恢复为法定假日,反对民进党当年砍劳工七天假,不仅具有缩短劳工全年实际工时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的局面下,恢复“台湾光复节”彰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与历史事实,也具有缓和情势的特殊意义。
  
  “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光复日”,此前是在每年十月二十五日庆祝,是纪念中国政府收复曾被日本进行殖民统治的台湾地区的节日。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后,于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国政府派出当时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负责担任受降的代表,日方则是由末代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日本陆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由他担任降方代表,仪式的地点在台北公会堂(今台北中山堂);并举行受降仪式签署受领文件,就在双方都各持签好的文件后,这一天正式宣告台湾脱离日本的统治,并且回归中国。翌年八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十月二十五日为“台湾光复节”以为纪念。
  
  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是台湾光复五十周年,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当局,举行了几十年来最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且出了许多相关纪念册。但在翌年起,首位由民选产生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按照其此前在与日本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谈话中,以“外来政权”来称呼国民党政权的逻辑,全面推行“本土化”,因而透过“周休二日、取消法定假日休假”的方式,决定十月二十五日只是纪念,不能放假。二零零零年陈水扁上台后,当年十二月就颁布经修订正的《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将包括“台湾光复节”在内的许多节日取消放假。并将“台湾光复节”篡改为“终战纪念日”,刻意淡化“台湾光复”的重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