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拆梁行动”若受挫将能遏止“罢免风”
曾经一度“气势炽热”的“拆梁行动”亦即亲绿团体发起的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近日来有着“大降温”的趋势。据一份由国民党所做的民调数据显示,反罢免者以百分之四十三点九领先赞成罢免者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三。而其他的民调数据,也都大致上呈现这样的对比态势。如果这样的民意态势能够持续维持到罢免案投票的十月十三日,亲绿团体尤其是其背后的民进党所盼望的“韩国瑜罢免案0.2版”就不能出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能遏止民进党意图透过掀起“罢免案风潮”,罢免几位国民党“立委”,从而重新夺回对“立法院”的控制权的图谋。
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是继高雄市长韩国瑜罢免案之后,由亲绿团体发起并被提起罢免程序的第二宗县市长罢免案。具有亲民进党背景的公民团体“山海公民拆梁行动”,以谢国梁市长违背诚信原则,选前多次于公开场合发表自身政见,当选后不但不落实,还不断偷换概念,尤其是在“扩建东岸广场”中发生产权纠纷等为由,发起对谢国梁的罢免案。
按照《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罢免案投票,若有效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且同意票数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四分之一以上即为通过。也就是说,一方面,同意票必须多于不同意票;另一方面,由于基隆市第十九届市长选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为三十万七千九百一十三人,因而即使是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也需有七万六千九百七十九人投票同意罢免谢国梁,罢免案投票才算成立。
诚然,“拆梁行动”的“气势”曾经很“炽热”,因而能够在第二阶段连署时,征集到三万六千九百零九份连署书,跨过了“门槛”,但也仅止是“有惊无险”地比“门槛”设定的三万零七百九十二份连署书,多了六千一百一十七份而已,与韩国瑜罢免案的高连署率,根本不可比拟。
而且,让“拆梁行动”“漏气”的是,其提出罢免案的最核心诉求“基隆东岸商场产权案”,基隆市政府在四次司法判决、行政裁定中胜出,法院与“财政部”皆驳回大日公司与NET主富公司的主张,检方还侦结,将“基隆东岸商场”原营运商大日公司苏姓负责人共十一人依涉犯《贪污治罪条例》等罪嫌起诉。这就使得罢免案的提起完全缺乏正当性。
其实,就是“拆梁行动”提起罢免案的其他几个诉求,在地方人士看来,虽然确实是有所欠妥,但也并未到必须发起罢免的程度,因而就连一些民进党人也认为,谢国梁的施政作为并不恶。实际上,一份地方在八月三十一日所做的民调数据显示,谢国梁的市政满意度为百分之四十二,不满意度为百分之三十六。这是罢免案将难以获得通过的强有力支撑。
而且,国民党吸取韩国瑜被罢免的教训,今次是积极而又严峻地面对谢国梁的罢免案,每周密集开会、不定期做民调追踪,并做好文宣,打政绩牌,主张罢免不具正当性。马英九、朱立伦、侯友宜等党内“大咖”及众多“立委”密集前往当地做势,动员支持者投出“不同意罢免票”,这就使得国民党支持者凝聚士气。国民党中央还规划于罢免案投票前的一天,在基隆市举办造势活动,动员党内要角悉数出席,为谢国梁作最后冲刺。
本来,国民党基于谢国梁与民众党在地代表人物的关系良好,曾经力求获得民众党的支持,在罢免案中实行“蓝白合”,民众党也乐得伸出援手。但在柯文哲被检方拘捕后,民众党全党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救柯”上,一时令国民党担心未能获得民众党的支援。但讵料柯文哲爆发后,“小草”们与部分中间选民反而对谢国梁给予巨大的同情。近期两份民调,一份在柯文哲被收押禁见之前,另一份是在收押禁见之后,虽说是两份不同民调,有不同问卷问法等影响,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同意罢免者维持在百分之二十七,但反对罢免者则从百分之三十三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九,可以解读为柯文哲遭到司法与媒体铺天盖地追杀,让“小草”与部分中间选民看不下去,进一步表态反对罢免的结果。
现在令民进党担心的是,倘罢免案遭到否决,可能会暴露了现任民进党秘书长的林右昌,当年在基隆市长任内处理“基隆东岸商场”产权过程中,可能会有“不规则”状况,最少是对有公务员涉嫌接受贿赂而轻怠失责,并从而反衬了谢国梁捍卫市产、拒绝弊案的正当性。正因为如此,民进党尤其是林右昌,一直在背后插手“拆梁行动”的罢免案。而在罢免案投票前夕,民进党也有可能会进行“投同意票”的造势行动,因而国民党绝对不能轻忽。
本来,民进党是有意以基隆市长罢免案作为“试验田”,在罢免案成功后,随即对几位战斗力甚强,但当选得票基础较弱的国民党“立委”,发动罢免潮,在将他们“拉下马”后,利用他们依法不能再选的有利条件,将该选区的“立委”夺回来,在“一减一增”下,改变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少数地位,将议事主导权夺回来。但倘基隆市长罢免案失败,这个计划也就难以“趁热打铁”地推动。
曾经一度“气势炽热”的“拆梁行动”亦即亲绿团体发起的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近日来有着“大降温”的趋势。据一份由国民党所做的民调数据显示,反罢免者以百分之四十三点九领先赞成罢免者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三。而其他的民调数据,也都大致上呈现这样的对比态势。如果这样的民意态势能够持续维持到罢免案投票的十月十三日,亲绿团体尤其是其背后的民进党所盼望的“韩国瑜罢免案0.2版”就不能出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能遏止民进党意图透过掀起“罢免案风潮”,罢免几位国民党“立委”,从而重新夺回对“立法院”的控制权的图谋。
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是继高雄市长韩国瑜罢免案之后,由亲绿团体发起并被提起罢免程序的第二宗县市长罢免案。具有亲民进党背景的公民团体“山海公民拆梁行动”,以谢国梁市长违背诚信原则,选前多次于公开场合发表自身政见,当选后不但不落实,还不断偷换概念,尤其是在“扩建东岸广场”中发生产权纠纷等为由,发起对谢国梁的罢免案。
按照《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罢免案投票,若有效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且同意票数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四分之一以上即为通过。也就是说,一方面,同意票必须多于不同意票;另一方面,由于基隆市第十九届市长选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为三十万七千九百一十三人,因而即使是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也需有七万六千九百七十九人投票同意罢免谢国梁,罢免案投票才算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