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以“厦金和平公园”申遗 彰显同属一中
在“花好月圆,万家团圆”的中秋节的翌日,大陆厦门市旅游协会踩线团一行十三人于昨日上午抵达金门,展开为期三天两夜的考察与旅游交流。踩线团将参访金门热门景点并与当地旅宿业者交流座谈,以期为后续恢复陆客常态化观光“探路”,推动两岸持续展开健康有序的交往。
由于金门曾经爆发过震惊全球的“八二三炮战”,因而以往大陆居民到金门旅游时,到饶有兴趣地游览炮战的遗址,并购买据说是由解放军炮弹头的外皮打造的“金门菜刀”,留为纪念,并以此来珍惜“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更憧憬尽早完成两岸统一。因而相信,在赖清德抛出“新两国论”导致台海兵凶势危之际,即将恢复的大陆福建省居民透过“小三通”途径前往金门旅游时,可能会特地游览金门的“战地景观”,感受金门的“战地文化”。
实际上,历届反对“台独”、支持祖国统一的金门县政府,也看准了大陆游客的这种心理,修整了系列的“战地景观”,并维系“战地文化”,尤其是“八二三炮战”期间修筑的防御工事,如沙溪堡坑道、翟山坑道、狮山炮阵地、精神堡垒、莒光楼、花岗石医院、琼林战斗坑道等,及“文战”的“八二三战役胜利纪念碑”、北山播音墙、各个防御阵地墙壁上的战时标语等,还有由演员扮演的军人在狮山炮阵地进行的炮操示范表演,如执行填装炮弹、发射炮弹的操作等。
台湾当局“文化部”的前身“行政院文建会”自二零零二年起,每年都举行一系列的文化论坛“世界遗产系列讲座”,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及学者专家发表研究报告或论文,甄选台湾地区可以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经研拟出十八个可以“申遗”的项目。每年还隆而重之地将当年的研究成果印制成精美的专辑,寄发各研究单位,当然也寄发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这十八个具有“申遗”潜质的项目中,其中一项是“金门战地文化”及“马祖战地文化”。但由于台湾地区并非是联合国的成员体,无法直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遗产名录》。
由此,我们可以思考利用厦门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战地遗迹,与台湾地区的金门县的炮战遗址一道,以《厦金和平公园》的名义,由中国政府出面,两岸有关民间团体携手合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化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的典例,对正在为处处发生局部战争而焦虑的全世界人民,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将能彰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地区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必须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进行。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对评定《世界文化遗产》的六条标准中的“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有直接或实质联系”,并不一定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伟大贡献。人类的灾难、战争、罪恶的遗迹等,都可以在这一条标准下归《世界遗产名录》的纪录之中。一些遗产不幸与战产生了关系,因而战争就是谈及遗产不可回避的问题。战争与遗产的关系体现方式不尽相同,有战争对遗产的破坏,有为战争服务的,都见证一段历史。所有的世界遗产项都是对一种价值的确认和诠释。而通过“负面世界遗产”(对抗、战争、悲剧)走向“正面世界遗产”普世价值(和解、和平、喜剧)的教育示范与启示作用,代表人类追求和平共存的普世价值,符合《世界遗产登录标准》第三项。
实际上,在“世界遗产”中,直接标志自由、解放与人权的遗产项,无疑是在用特殊的笔墨书写和平的篇章。比如,非洲塞内加尔的那座以贩卖黑奴的罪恶而出名的戈雷岛、日本的原子弹爆炸地广岛、伊朗的波斯波利斯、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伊拉克的“哈特拉”和亚述古城(谢尔卡特堡)等,都是而通过“负命题”的方法,达到谱写光明的和平文化篇章的终极目标。
其实,以“申遗”的手法凸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有另一个不错的项目,就是将大陆福建省漳州市的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与台湾地区澎湖群岛呈六角柱或多角柱的玄武岩地貌,及香港特区“新界”西贡东部一排排整齐竖立的巨大六方形石柱及石墙,捆绑在一起,以“闽港台柱状节理地貌”的名义,申请《世界自然遗产》。这个项目,也可消除香港特区至今尚未有“世界遗产”项目的遗憾。
在“花好月圆,万家团圆”的中秋节的翌日,大陆厦门市旅游协会踩线团一行十三人于昨日上午抵达金门,展开为期三天两夜的考察与旅游交流。踩线团将参访金门热门景点并与当地旅宿业者交流座谈,以期为后续恢复陆客常态化观光“探路”,推动两岸持续展开健康有序的交往。
由于金门曾经爆发过震惊全球的“八二三炮战”,因而以往大陆居民到金门旅游时,到饶有兴趣地游览炮战的遗址,并购买据说是由解放军炮弹头的外皮打造的“金门菜刀”,留为纪念,并以此来珍惜“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更憧憬尽早完成两岸统一。因而相信,在赖清德抛出“新两国论”导致台海兵凶势危之际,即将恢复的大陆福建省居民透过“小三通”途径前往金门旅游时,可能会特地游览金门的“战地景观”,感受金门的“战地文化”。
实际上,历届反对“台独”、支持祖国统一的金门县政府,也看准了大陆游客的这种心理,修整了系列的“战地景观”,并维系“战地文化”,尤其是“八二三炮战”期间修筑的防御工事,如沙溪堡坑道、翟山坑道、狮山炮阵地、精神堡垒、莒光楼、花岗石医院、琼林战斗坑道等,及“文战”的“八二三战役胜利纪念碑”、北山播音墙、各个防御阵地墙壁上的战时标语等,还有由演员扮演的军人在狮山炮阵地进行的炮操示范表演,如执行填装炮弹、发射炮弹的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