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陆客团赴马祖旅游并非陆客赴台旅游曙光

  中评社香港8月1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10日发表富权文章:陆客团赴马祖旅游并非陆客赴台旅游“曙光”。以下为文章内容。
  
  9日有七名大陆游客组团循“小三通”途径赴马祖旅游,这是疫情后首个赴马祖旅游的陆客团。台湾当局陆委会昨晚表示,我方乐见陆客到马祖旅游,并欢迎更多陆客到马祖、金门旅游。而海基会昨晚也回应表示,两岸人民正常旅游往来,有利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及良性互动。对于首个陆客团到马祖旅游,乐观其成,期待两岸逐步恢复健康有序的交流。“交通部”也表示,诚挚欢迎并乐见相关旅游团体来台观光,台湾对于恢复大陆游客来台旅游并早已完成相关准备,“交通部”将持续就两岸观光政策做滚动式的评估检讨,希望双边都能以对等开放原则,循序推动两岸之间的观光交流。至于中央社等一些台湾媒体,则乐观地表示,这折射了大陆旅客赴台旅游已经“露出曙光”。
  
  台湾地区政媒尤其是旅游业界人士,以至是陆委会和“交通部”等行政业务主管单位,渴望恢复大陆旅客赴台旅游,其心情可以理解。实际上,由于两岸当局都基于其各自坚持的理由的原因,台湾当局陆委会和“交通部”所预定的两岸旅游“春暖花开”预期目标,都已经落空。本来,“交通部”将今年赴台旅客的人数目标定为一千二百万人次,其中有二百万人次是大陆游客,占全体游客的约七分之一。但因为台湾当局迟迟没有开放陆客赴台,因而二零二三年陆客赴台人数因此只剩疫情前的百分之八,光是陆客就少了二百四十九万人,几乎是所有赴台旅客的四成。一大半人流蒸发对观光产业来说是重伤,因而“交通部”观光署已经将赴台旅客人数的目标下修为一千万人次,亦即是对开放陆客赴台已经基本绝望。
  
  其实,又何止是观光产业受到损伤?教育产业同样也是伤痕累累。本来,近年来由于受到台湾地区“少子化”的影响,不少在前二十年可以说是“无序发展,野蛮生长”的私营高校受到冲击,就连公立高校的日子也像“王小二过年”那样很难过。幸好遇上承认“九二共识”的马英九执政,两岸就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达成共识,一批又一批大陆学生前往台湾地区升学,才剎住了私立高校“执笠”的势头。但在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蔡英文,尤其是公然自诩为“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上台后,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嘎然而止,不要说是有多家私立大学“熄灯关门”,就是几家实力雄厚的公立大学,有些系所也招不满学生,甚至是出现“零的记录”而被迫关撤系/所。因此,各公私立大学也在“喊救命”地要求当局恢复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
  
  对此宭境,赖清德并非不知道。因而在其“五二零”讲话中,就有“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开始,一起追求和平共荣”之语。但问题是,赖清德本来就负有“台独工作者”的“原罪”,而其在“五二零”讲话中又公然抛出“新两国论”,因而他这句话的“前提条件”:“希望中国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拿出诚意,和台湾民选合法的『政府』,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进行合作”,就是制造障碍,又奢谈什么“合作共荣”?
     不过,大陆方面仍然表达了一定的善意。四月底大陆文旅部宣布,将率先恢复福建居民到马祖旅游,并有条件恢复福建居民来台团体游。因而在六月二十九日,大陆福州二十二名旅游业者组成的马祖踩线团抵达马祖进行考察。而国家移民局管理局四月底公布的将于五月六日起正式实施的“便民利企”六项措施,虽然主要是惠及于港澳尤其是澳门,但也含有涉台的内容:在北京等二十个城市试点实行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渖阳、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厦门、济南、青岛、郑州、广州、深圳、珠海、重庆、成都、昆明、西安等城市。
  
  大陆方面先行以马祖为“试点”,道理很简单。其一马祖本来就是属于福建省的连江县,因而就出现了两岸各有一个连江县,及各有一个福建省的奇景,因而开放福建省居民到马祖旅游,其实是“省内游”。其二是,无论是《马关条约》还是《开罗宣言》,以至“台湾光复”时陈仪的演讲,在提到台湾时,都没有提到金门、马祖,因而严格来说,金门、马祖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其三是台湾地区的金门县和连江县,历次县长选举民进党都捞不到任何便宜,当选者无论是国民党、亲民党或新党党籍以至无党籍,都是反对“台独”,支持两岸统一。如果不是发生“二一四事件”,可能四月底文旅部的公布,也包括金门在内。在“二一四事件”落幕后,相信也将会宣布开放福建省居民循“小三通”途径赴金门旅游。
  
  但这个模式根本不可能延伸适用至台湾本岛,其原因不言自明。因此,所谓大陆游客组团循“小三通”途径赴马祖旅游折射了大陆旅客赴台旅游已经“露出曙光”之说,根本上不成立。
  
  至于为何国家移民局的六项“便民利企”措施含有涉台的内容?其实是大陆方面为赖清德的“五二零”讲话设“下台阶”。只要赖清德放弃“台独工作者”的立场,承认“宪法一中”,恢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及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就将“水到渠成”。但赖清德却是耍两面手法,先是在“五二零”之前放风“释放善意”,后是在“黄埔百年”前放风将会“纠正五二零讲话”,但都是“讲大话唔抹嘴”。而且,就连台湾当局自己可以决定的撤销“禁团令”,即使是连“交通部”和陆委会都有此意愿,但也一直压住不放。
  
  在此情况下,开放大陆旅客赴台旅游的“曙光”,又何从谈起?   中评社香港8月1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10日发表富权文章:陆客团赴马祖旅游并非陆客赴台旅游“曙光”。以下为文章内容。
  
  9日有七名大陆游客组团循“小三通”途径赴马祖旅游,这是疫情后首个赴马祖旅游的陆客团。台湾当局陆委会昨晚表示,我方乐见陆客到马祖旅游,并欢迎更多陆客到马祖、金门旅游。而海基会昨晚也回应表示,两岸人民正常旅游往来,有利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及良性互动。对于首个陆客团到马祖旅游,乐观其成,期待两岸逐步恢复健康有序的交流。“交通部”也表示,诚挚欢迎并乐见相关旅游团体来台观光,台湾对于恢复大陆游客来台旅游并早已完成相关准备,“交通部”将持续就两岸观光政策做滚动式的评估检讨,希望双边都能以对等开放原则,循序推动两岸之间的观光交流。至于中央社等一些台湾媒体,则乐观地表示,这折射了大陆旅客赴台旅游已经“露出曙光”。
  
  台湾地区政媒尤其是旅游业界人士,以至是陆委会和“交通部”等行政业务主管单位,渴望恢复大陆旅客赴台旅游,其心情可以理解。实际上,由于两岸当局都基于其各自坚持的理由的原因,台湾当局陆委会和“交通部”所预定的两岸旅游“春暖花开”预期目标,都已经落空。本来,“交通部”将今年赴台旅客的人数目标定为一千二百万人次,其中有二百万人次是大陆游客,占全体游客的约七分之一。但因为台湾当局迟迟没有开放陆客赴台,因而二零二三年陆客赴台人数因此只剩疫情前的百分之八,光是陆客就少了二百四十九万人,几乎是所有赴台旅客的四成。一大半人流蒸发对观光产业来说是重伤,因而“交通部”观光署已经将赴台旅客人数的目标下修为一千万人次,亦即是对开放陆客赴台已经基本绝望。
  
  其实,又何止是观光产业受到损伤?教育产业同样也是伤痕累累。本来,近年来由于受到台湾地区“少子化”的影响,不少在前二十年可以说是“无序发展,野蛮生长”的私营高校受到冲击,就连公立高校的日子也像“王小二过年”那样很难过。幸好遇上承认“九二共识”的马英九执政,两岸就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达成共识,一批又一批大陆学生前往台湾地区升学,才剎住了私立高校“执笠”的势头。但在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蔡英文,尤其是公然自诩为“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上台后,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嘎然而止,不要说是有多家私立大学“熄灯关门”,就是几家实力雄厚的公立大学,有些系所也招不满学生,甚至是出现“零的记录”而被迫关撤系/所。因此,各公私立大学也在“喊救命”地要求当局恢复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
  
  对此宭境,赖清德并非不知道。因而在其“五二零”讲话中,就有“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开始,一起追求和平共荣”之语。但问题是,赖清德本来就负有“台独工作者”的“原罪”,而其在“五二零”讲话中又公然抛出“新两国论”,因而他这句话的“前提条件”:“希望中国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拿出诚意,和台湾民选合法的『政府』,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进行合作”,就是制造障碍,又奢谈什么“合作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