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赖清德佐证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

  中评社香港5月2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1日发表富权文章:赖清德佐证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以下为文章内容。

  尽管赖清德在事前透过“宣传机器”放出试探气球,谓其“五二零”讲话将会在两岸关系事务领域“释放善意”,而人们也乐观其成,希望他能够顾及二千三百万台湾民众的安宁福祉,抛弃其“台独金孙”的执念,按照“宪政”体制及《两岸关系条例》的定位,回到“宪法一中”的正确轨道上;但在听完其昨日的“五二零”讲话尤其是两岸关系的部分内容,却是完全失望了。因为赖清德的“五二零”讲话,佐证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务实台独工作者”,而且还籍着就职讲话的机会,大肆贩卖“两国论”。这就预示着未来的四年,两岸关系将更为恶化,甚至掀起台海危机,台海情势动荡不安。正因为如此,台湾地区股市昨日就狂泻一百五十多点,这是经济领域对赖清德“五二零”讲话投下了“不信任票”,比其在“二零二四”大选中,只获少得可怜的四成选票,是更严峻的凶兆。
  
  赖清德“五二零”讲话在两岸关系领域的基调,比同是民进党籍,也同是受到美国施加压力的陈水扁、蔡英文更“独”。实际上,陈水扁的“五二零”讲话,还有“四不一没有”亦即“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议题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因当时大陆的反应是,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果然,不旋踵,陈水扁就大肆鼓吹“一边一国论”,实行“终统废统”,推动“入联公投”,因而被美国视为“麻烦制造者”。
  
  而蔡英文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对美国作出了遵循“宪政体制”的承诺,因而在“五二零”讲话中,虽然拒绝提及“九二共识”,却也至少还提到几个核心元素,包括:一、承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二,​​一九九二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是历史事实;三,​​既有政治基础包括两岸过去二十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当时大陆方面认为这是“没有完成的答卷”。
  
  而现在,赖清德却是交出一份“白卷”,而且还是抛出一份“『两国论』宣言书”。不但全然不提《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且还以“两岸互不隶属”、“反并吞,护主权”等言论,强化“国与国关系”。诚然,基于赖清德本身的“台独金孙”背景,也基于民进党“台独党纲”的束缚,人们也明白,其难以公开宣布接受“九二共识”,但起码也应当提及“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等较为宽广的词汇。然而,赖清德连这最基本、最低程度的善意也奢于表达,反而是肆意要将两岸关系推向“敌对关系”,以将“中华民国国民”、“国籍”、“主权”捆绑在一起的方式,抛出了新型的“两国论”。
     赖清德在美国尤其是罗森伯格施加压力下,承诺维持蔡英文时期的现状。但是,他的“五二零”讲话,首先就冲击了蔡英文的“现状”。蔡英文在“五二零”讲话中,先是以“对岸”来称呼大陆,后是使用了“北京当局”,还保持着一定的模糊性。而赖清德昨日在三十一分钟的讲话中,在提了七十九次“台湾”、九次“中华民国”、三次“中华民国台湾”,以强化其“台独”立场的同时,却没有像蔡英文那样以“对岸”或“北京当局”来称呼大陆,而是直接称呼叫七“中国”及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那就摆明是要推行“两国论”。
  
  如果说,赖清德没有完全维持蔡英文的现状,那又似乎是“冤枉”了他。他在“五二零”讲话中,倒是继承了蔡英文后期的“四个坚持”,尤其是“坚持两岸互不隶属”,及“必须证实『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赖清德的维持现状,是有“选择性”的,抛弃了蔡英文“不挑衅”的部分,继承了蔡英文“挑衅”的部分。
  
  其实,如果不是以罗森伯格为代表的美国人盯住赖清德必须“维持现状”,赖清德的“五二零”讲话,可能就更赤裸裸地宣示“台独”。正因为美国不愿意见到有任何“台独”的言行,因而赖清德在整篇“五二零”讲话中,确实是没有提到“台独”的字眼。但却以所谓“两岸互不隶属”、“反并吞,护主权”等言论,来偷渡“台独”的意识,并以“借壳上市”的方式,把“台湾”等同于“中华民国”。因而更是暴露了他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从赖清德的“务实”手法看,可能是采用了“隐伏待变”的手段。那就是等待今年十一月美国的总统选举,如果是由特朗普当选,他卸去必须“维持现状”的压力,可能就是连“务实”的面纱也撕破,直截了当地将“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和《正常国家决议文》的“台独”元素,全部予以“法理化”,作为其在任内推动“台独”的纲领及“法理依据”。
  
  然而,正如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昨日所严正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不管岛内局势如何变化,不管谁当权,都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的历史大势。赖清德只不过是“几声凄厉,几声抽泣”的“苍蝇”而已,“蚍蜉撼树谈何易”,终将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中评社香港5月2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1日发表富权文章:赖清德佐证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以下为文章内容。

  尽管赖清德在事前透过“宣传机器”放出试探气球,谓其“五二零”讲话将会在两岸关系事务领域“释放善意”,而人们也乐观其成,希望他能够顾及二千三百万台湾民众的安宁福祉,抛弃其“台独金孙”的执念,按照“宪政”体制及《两岸关系条例》的定位,回到“宪法一中”的正确轨道上;但在听完其昨日的“五二零”讲话尤其是两岸关系的部分内容,却是完全失望了。因为赖清德的“五二零”讲话,佐证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务实台独工作者”,而且还籍着就职讲话的机会,大肆贩卖“两国论”。这就预示着未来的四年,两岸关系将更为恶化,甚至掀起台海危机,台海情势动荡不安。正因为如此,台湾地区股市昨日就狂泻一百五十多点,这是经济领域对赖清德“五二零”讲话投下了“不信任票”,比其在“二零二四”大选中,只获少得可怜的四成选票,是更严峻的凶兆。
  
  赖清德“五二零”讲话在两岸关系领域的基调,比同是民进党籍,也同是受到美国施加压力的陈水扁、蔡英文更“独”。实际上,陈水扁的“五二零”讲话,还有“四不一没有”亦即“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议题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因当时大陆的反应是,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果然,不旋踵,陈水扁就大肆鼓吹“一边一国论”,实行“终统废统”,推动“入联公投”,因而被美国视为“麻烦制造者”。
  
  而蔡英文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对美国作出了遵循“宪政体制”的承诺,因而在“五二零”讲话中,虽然拒绝提及“九二共识”,却也至少还提到几个核心元素,包括:一、承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二,​​一九九二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是历史事实;三,​​既有政治基础包括两岸过去二十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当时大陆方面认为这是“没有完成的答卷”。
  
  而现在,赖清德却是交出一份“白卷”,而且还是抛出一份“『两国论』宣言书”。不但全然不提《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且还以“两岸互不隶属”、“反并吞,护主权”等言论,强化“国与国关系”。诚然,基于赖清德本身的“台独金孙”背景,也基于民进党“台独党纲”的束缚,人们也明白,其难以公开宣布接受“九二共识”,但起码也应当提及“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等较为宽广的词汇。然而,赖清德连这最基本、最低程度的善意也奢于表达,反而是肆意要将两岸关系推向“敌对关系”,以将“中华民国国民”、“国籍”、“主权”捆绑在一起的方式,抛出了新型的“两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