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下以色列欲谈判 分歧大停火难达成
以色列寻求谈判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3个多月,并造成加沙地带超过2.5万人死亡。以色列近期继续对加沙地带尤其是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展开进攻,但仍远未达成其宣布的三大目标,即消灭哈马斯、解救所有被扣押人员、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安全威胁。
不仅如此,以军伤亡还不断增加。以色列国防军公布的数字显示,自去年10月底对加沙地带展开地面军事行动以来,以军已有超过200名士兵死亡。特别是本月22日,21名以军预备役士兵在加沙地带中部的一次作战中身亡,是本轮冲突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单日死亡人数之最。
加沙地带人道危机恶化、以军伤亡增加、军事行动远未达成目标让以色列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仅国际上要求停火止战的呼声不断高涨,以色列国内也游行示威不断,示威者要求以政府将争取被扣押人员获释而非军事进攻作为优先事项。
在这一背景下,多家媒体最近报导,以色列正重新寻求与哈马斯就暂时停火谈判。以色列公共广播电台称,22日以军经历重大伤亡后,以战时内阁当晚召开会议,讨论与哈马斯就新一轮停火谈判,以换取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的可能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4日援引哈马斯主管对外关系的高级官员巴塞姆·纳伊姆的话说,哈马斯已收到以方提出的数份关于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方案。
达成协议不易
尽管以色列目前在停火谈判上的态度变得相对积极,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双方立场差距仍然很大,达成停火协议并不容易。
从以色列方面看,以政府当前寻求停火谈判主要是迫于国内外压力,在关键问题上其实无意让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23日与国防部长加兰特及战时内阁成员、反对党领导人甘茨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将继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政府发言人24日回应有关报导时称,以方不会放弃三大目标,不会“停火”,去年11月下旬与哈马斯实现的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的暂停”。有分析指出,以政府内部对持续在加沙地带打击哈马斯立场一致,在以政府看来,全面停火意味着“投降”。
从哈马斯方面看,其要求是以色列全面停火,开放加沙口岸,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启动双方被扣押人员的交换。其中,全面停火尤其关键。如果交出所有扣押人员却换取不到以方全面停火,临时停火结束后哈马斯将丧失牵制以色列的最重要筹码。
战事将长期持续
停火谈判虽难,但也并非完全无法达成妥协。巴勒斯坦圣城大学教授奥萨马·沙阿斯说,加沙冲突外溢已开始影响以色列主要靠山美国的利益,加沙人道危机也让美国国际压力倍增,随着大选年来临,美国拜登政府可能就人道主义停火加大对以色列施压力度。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艾曼·优素福认为,以色列和哈马斯未来可能做出让步以达成协议,双方有可能进行多轮停火以交换被扣押人员并让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
不过即使这样,加沙战事也将长期持续,很难真正结束。内塔尼亚胡政府当前在国内的民意支持率低迷,主要靠着国家战争状态才得以继续执政,一旦战事结束将面临下台危机,因此会选择打“持久战”。
以色列今年年初公布了在加沙地带的“第三阶段”作战目标。以媒23日报导,内塔尼亚胡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说,“第三阶段”作战将至少持续6个月。此外,以军今年年初宣布将在今后几周从加沙地带撤出五个旅的军队。有分析指出,此举或标志着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进入强度较先前低但耗时更长的阶段。
从根源上看,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但以色列目前对此毫无兴趣,内塔尼亚胡21日公开鼓吹阻止巴勒斯坦建国,称那“将对以色列生存构成威胁”。
(来源:新华网)
以色列寻求谈判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3个多月,并造成加沙地带超过2.5万人死亡。以色列近期继续对加沙地带尤其是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展开进攻,但仍远未达成其宣布的三大目标,即消灭哈马斯、解救所有被扣押人员、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安全威胁。
不仅如此,以军伤亡还不断增加。以色列国防军公布的数字显示,自去年10月底对加沙地带展开地面军事行动以来,以军已有超过200名士兵死亡。特别是本月22日,21名以军预备役士兵在加沙地带中部的一次作战中身亡,是本轮冲突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单日死亡人数之最。
加沙地带人道危机恶化、以军伤亡增加、军事行动远未达成目标让以色列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仅国际上要求停火止战的呼声不断高涨,以色列国内也游行示威不断,示威者要求以政府将争取被扣押人员获释而非军事进攻作为优先事项。
在这一背景下,多家媒体最近报导,以色列正重新寻求与哈马斯就暂时停火谈判。以色列公共广播电台称,22日以军经历重大伤亡后,以战时内阁当晚召开会议,讨论与哈马斯就新一轮停火谈判,以换取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