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赖清德会否任命卓荣泰“组阁”?
台湾地区的今个清明节,民众们除了是循例拜祭先人、慎终追远之外,还有两件事是牵挂在心躁动的。其一是属于大众范畴,就是在清明节连假前一天发生的“四零三地震”,全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已知有十人遇难及一千多人受伤之外,至今仍然有多人失联或被困。不过,由于在经历了“九二一大地震”之后,台湾当局收紧了对新建建筑物的抗震度审批,因而虽然今次地震的强度稍低于“九二一大地震”,但灾情却远逊于“九二一大地震”(死亡二千四百一十五人)。而且许多朋友都自谑称,他们对于地震是“习惯成自然,久经考验”,因而心态并不慌乱。
其二是在属于小众范畴,就是在清明节前夕,政坛盛传,在清明节连假后,赖清德将会宣布“赖朝”的“行政院”正副院长人选,而且还有鼻子有眼地说是“卓(荣泰)林(佳龙)配”。这究竟是赖清德团队在施放试探气球,还是“有心人”在实施“见光死”谋略,以求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实际上,这个“卓林配”的人选,令到某些人颇为失望,也有“非利益相关者”感到不满。但又不知这个名单是否属实,因而在这四天的连假中,坐立不安,焦急地等待着下周一结束假期的首个上班日的到来。
但不管怎样,政坛中人对于将由卓荣泰出任“行政院长”之说,即使是有不满情绪者,也认为是最符合赖清德个人意愿的安排。这是因为,在赖清德出任“行政院长”时,卓荣泰是“行政院”秘书长,两人合作无间,而且卓荣泰口才便给、反应机敏,最符合赖清德的要求。民进党在二零一八年的“九合一”选举中败选后,蔡英文引咎辞去所兼任的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在郑文灿等党内中壮代的支持下参加民进党主席补选并当选。在紧接着的“二零二零”大选的党内初选中,同样也引咎辞任“行政院长”的赖清德,挑战争取连任“总统”的蔡英文,引发“蔡赖之争”。而时任党主席的卓荣泰和时任党秘书长的罗文嘉站在中央党部,以秉持着公正立场处理党务,引起“英系”的强烈不满,指责卓荣泰把持党中央制定有利于赖清德的初选规则,因而被认定为是“挺赖”人马。在“二零二四”大选的过程中,卓荣泰担纲竞选总部全台总督导,为赖清德能够有惊无险地当选立下汗马功劳,因而颇得赖清德信任。再加上赖清德“有恩报恩”的个人心态,因而卓荣泰可能是赖清德甄选“行政院长”的第一人选。
但卓荣泰的“短板”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他没有当过县市长及部会首长,行政经验不足。如果说,他的从政经验丰富及协调能力极佳,是秘书长的最佳人选的话,那么,由于缺乏行政经验,从职能和效能的角度看,就不是“行政院长”的最佳人选。倘赖清德是从“信赖之人”及“有恩报恩”的角度出发,果然是委任卓荣泰为“行政院长”的话,也就难怪民进党内会有人有意见,这恐怕多少也有一点“寻求派系平衡”的心态在作祟。
其实,卓荣泰本来的派系属性并不明显。早期因为是谢长廷的幕僚,因而被归纳为谢长廷所创建的“福利国连线”的成员。在民进党“全代会”通过“解散派系”的决议后,原“福利国连线”的部分成员聚拢为“谢系”,而此时卓荣泰已经不再参与。谢长廷驻日后,对“谢系”的管理“鞭长莫及”,多数“谢系”成员被新成立的“海派”(后来转型为“涌言会”)所吸纳,“谢系”烟消云散,卓荣泰更没有参与“涌言会”,而变成了没有明显的派系色彩。
这也正是当时郑文灿等人力推卓荣泰参加民进党主席补选的主要原因,因为他可被党内各派系所接受,而且因为他的协调能力颇强,可以协调党内各个派系。但是,蔡英文在“二零二零”大选中当选连任,回锅出任民进党主席后,卓荣泰和罗文嘉在悄悄退场,并于二零二二年成立了民进党内的最新一个派系“民主活水连线”,成员还包括有“立委”洪申翰、范云,民进党中执委兼“立委”洪申翰的办公室顾问许菡芸、前任民进党青年部主任吴浚彦等人。而在赖清德运用民进党主席的权力推出“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时,就将洪申翰、范云摆进“安全名单”内并当选。而排在第十五名的陈培瑜、第三十一名的民进党中执委许菡芸,也是属于“民主活水”,“民主活水”在整份“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中占有四个名额,比一些老牌派系还要多。而且,倘若在“组阁”时,从党籍“不分区立委”中抽调出任政务官,曾经是“立委”的陈培瑜就可递补为“立委”。说不好,在今年七月的民进党改选中执委和中常委中,现在就是中执委的洪申翰,将会在党主席赖清德和倘被任命为“行政院长”的卓荣泰的协调运作下,“更上层楼”地当选中常委,使得刚成立不久的“民主活水”挤进民进党权力核心,当然也就将会“挤兑”现任的一名其他派系的中常委。
正因为如此,民进党内就有人尤其是某些特定派系中人,可能会对卓荣泰出任“行政院长”,有不同意见。
台湾地区的今个清明节,民众们除了是循例拜祭先人、慎终追远之外,还有两件事是牵挂在心躁动的。其一是属于大众范畴,就是在清明节连假前一天发生的“四零三地震”,全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已知有十人遇难及一千多人受伤之外,至今仍然有多人失联或被困。不过,由于在经历了“九二一大地震”之后,台湾当局收紧了对新建建筑物的抗震度审批,因而虽然今次地震的强度稍低于“九二一大地震”,但灾情却远逊于“九二一大地震”(死亡二千四百一十五人)。而且许多朋友都自谑称,他们对于地震是“习惯成自然,久经考验”,因而心态并不慌乱。
其二是在属于小众范畴,就是在清明节前夕,政坛盛传,在清明节连假后,赖清德将会宣布“赖朝”的“行政院”正副院长人选,而且还有鼻子有眼地说是“卓(荣泰)林(佳龙)配”。这究竟是赖清德团队在施放试探气球,还是“有心人”在实施“见光死”谋略,以求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实际上,这个“卓林配”的人选,令到某些人颇为失望,也有“非利益相关者”感到不满。但又不知这个名单是否属实,因而在这四天的连假中,坐立不安,焦急地等待着下周一结束假期的首个上班日的到来。
但不管怎样,政坛中人对于将由卓荣泰出任“行政院长”之说,即使是有不满情绪者,也认为是最符合赖清德个人意愿的安排。这是因为,在赖清德出任“行政院长”时,卓荣泰是“行政院”秘书长,两人合作无间,而且卓荣泰口才便给、反应机敏,最符合赖清德的要求。民进党在二零一八年的“九合一”选举中败选后,蔡英文引咎辞去所兼任的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在郑文灿等党内中壮代的支持下参加民进党主席补选并当选。在紧接着的“二零二零”大选的党内初选中,同样也引咎辞任“行政院长”的赖清德,挑战争取连任“总统”的蔡英文,引发“蔡赖之争”。而时任党主席的卓荣泰和时任党秘书长的罗文嘉站在中央党部,以秉持着公正立场处理党务,引起“英系”的强烈不满,指责卓荣泰把持党中央制定有利于赖清德的初选规则,因而被认定为是“挺赖”人马。在“二零二四”大选的过程中,卓荣泰担纲竞选总部全台总督导,为赖清德能够有惊无险地当选立下汗马功劳,因而颇得赖清德信任。再加上赖清德“有恩报恩”的个人心态,因而卓荣泰可能是赖清德甄选“行政院长”的第一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