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侯友宜找赵少康当副手是神来一笔
“蓝白合”破局后,柯文哲和侯友宜昨日上午分别与其“副手”吴欣盈、赵少康前往“中选会”登记参选。而从吴欣盈、赵少康两人分别对柯文哲、侯友宜所能发挥的补强作用看,赵少康不知比吴欣盈胜上多少筹,简直就是“神来一笔”。
柯文哲之所以找吴欣盈当“副手”,并不指望她能够为自己的选情“加分”,只是眼盯着吴欣盈“新光公主”的“光环”,希望能够帮助自己和民众党解决在“二零二四”大选中“囊中羞涩”的困难。实际上,当初柯文哲在犹豫不决中曾经终于决定要实行“蓝白合”,就是在王金平的告诫提醒下,意图透过“蓝白合”来“蹭”国民党的财政及基层组织的实力,以图来个“借艇割禾”,“吞并”其一直瞧不起的侯友宜。当其推翻政党协商的“六点协议”之后,又找上郭台铭,也是希望籍着郭台铭已经萌生退意,以“柯赖配”来换取“郭董”以其“钞能力”襄助自己。但郭台铭经过连署站和富士康被查处的刺激,已经准备“金盘洗手”,又哪会有让与自己利益关系不深的赖佩霞,代表自己与柯文哲搭档参选的道理?这岂非破了自己“完全弃选”的局?
因此,柯文哲只能回头找吴欣盈。但是,吴欣盈只是“新光”的公主,并没有调度“新光”财政的权利,充其量只能是捐出自己的个人积蓄,最多加上动员家人“奥援”,因而能否应对“二零二四”大选的十位数字之需?充满了不确信性。
更糟糕的是,柯文哲既然找了个“财团公主”作“副手”,要向各方财团筹款,就将会很困难。一来各方财团会认为,你已经有“新光”作竞选经费的后盾,为何还来向我筹集选举经费?何况财团之间也有“门阀之争”,不如郭台铭一人就可以包起所有选举经费;二来以“柯盈配”的阵容,加上这段时间柯文哲自傲刚愎、反复无常的表现,让财团大佬们认定不但是选不上,而且也缺乏担任领导人的诚信及品格,因而可能不愿作“蚀本生意”,以免“得罪”有可能胜选执政的参选人。
柯文哲的意气用事,导致“蓝白合”破局,不但使他丢失了有可能会得到的“副总统”大位,及使得民众党也丢失了有可能的“组阁权”,尤其是自己念兹在兹的几个术语从种种情况看,即使是柯文哲邀请黄珊珊作其“副手”,黄珊珊也不会接受。这是因为,她已经排名民众党“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的第一位,当选是“稳阵过属于监督性质的部会首长职务,而且也因为自己只落得个“阳春党主席”,而将会被野心勃勃的黄珊珊,籍着“不分区立委”第一名,甚至参选“立法院”副院长,而企图心膨胀,对其实施“篡党夺权”,逼迫其必须对败选负责而引咎辞职,从而夺了民众党主席之位。
与之相比,倒是侯友宜找了赵少康当“副手”,却可以多方面发挥“加分”的作用,堪称是“神来一笔”。因此,当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赵少康为“副总统”提名人,及侯友宜偕同他前往“中选会”登记参选后,整个蓝营为之斗志振奋。再加上金溥聪导演,侯友宜、朱立伦出演的被柯文哲欺负的“苦肉计”发挥作用,导致国民党支持者义愤填膺,纷纷回流,侯友宜及国民党的民调正在快速回升,重回及稳守基本盘。而“蓝白合”破局后,“柯粉”们的反应却是“高兴不起来”。
赵少康对侯友宜所能发挥的“补强”作用,第一个就是以赵少康的“深蓝”背景及“战斗蓝”精神领袖的现况,可以对被深蓝质疑为“蓝皮绿骨”的侯友宜发挥互补作用,不但可以与韩国瑜一道稳住深蓝,而且还可以其新党创党人等经历,将“蓝统”、“红统”都吸纳过来。更重要的是,由于“郭粉”大多是“经济蓝”和“知识蓝”,而赵少康也得到“经济蓝”和“知识蓝”的尊重,这就将能促使“郭粉”回流国民党,摒弃毫无经济思维及成绩的柯文哲。这就将会形成侯友宜专攻中间甚至浅绿选民,及以台湾中南部为主战场,赵少康团结及聚拢深蓝,以北台湾为主战场,分进合击、互相支援的战略格局。
赵少康对侯友宜所能发挥的“补强”作用,第二个就是赵少康是金头脑,瞭解各种政策、各种话题,也懂媒体,论述能力极强,口才极佳,反应敏捷,而且在主持媒体之后,累积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与媒体圈的关系也不错,可以弥补侯友宜的口才欠佳及论述能力有限的不足。尤其是在进入竞选期后,当“中选会”按表操作电视辩论时,赵少康不但将会碾压“乱噏廿四”的柯文哲,而且也以其当年呼吁制定《两岸关系条例》之后一直关注台海态势的优势条件,在两岸关系的议题上将“台独金孙”赖清德压下去。
赵少康对侯友宜所能发挥的“补强”作用,第三个就是懂得选举,并具有攻击性的战力。实际上,赵少康在参与新党建党前后的台北市议员和“立委”选举,都是以高票当选。他在脱离新党以无党籍身份投入台北县“立委”选战,一举拿下最高票二十三点五万,一人的得票足可令三人当选,掀起了“赵少康旋风”,至今也无人可以打破这个记录,即使是改制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后也是如此。
就此而言,“蓝白合”的破局,“坏事”反而变成了好事。不但是国民党和侯友宜可以摆脱柯文哲无论是在竞选过程中,还是有幸当选后执政的反复无常、“过桥抽板”的桎梏,而且倘是能够催发“弃保效应”,极有可能将会胜选“二零二四”,实现“下架民进党”的战略目标。
“蓝白合”破局后,柯文哲和侯友宜昨日上午分别与其“副手”吴欣盈、赵少康前往“中选会”登记参选。而从吴欣盈、赵少康两人分别对柯文哲、侯友宜所能发挥的补强作用看,赵少康不知比吴欣盈胜上多少筹,简直就是“神来一笔”。
柯文哲之所以找吴欣盈当“副手”,并不指望她能够为自己的选情“加分”,只是眼盯着吴欣盈“新光公主”的“光环”,希望能够帮助自己和民众党解决在“二零二四”大选中“囊中羞涩”的困难。实际上,当初柯文哲在犹豫不决中曾经终于决定要实行“蓝白合”,就是在王金平的告诫提醒下,意图透过“蓝白合”来“蹭”国民党的财政及基层组织的实力,以图来个“借艇割禾”,“吞并”其一直瞧不起的侯友宜。当其推翻政党协商的“六点协议”之后,又找上郭台铭,也是希望籍着郭台铭已经萌生退意,以“柯赖配”来换取“郭董”以其“钞能力”襄助自己。但郭台铭经过连署站和富士康被查处的刺激,已经准备“金盘洗手”,又哪会有让与自己利益关系不深的赖佩霞,代表自己与柯文哲搭档参选的道理?这岂非破了自己“完全弃选”的局?
因此,柯文哲只能回头找吴欣盈。但是,吴欣盈只是“新光”的公主,并没有调度“新光”财政的权利,充其量只能是捐出自己的个人积蓄,最多加上动员家人“奥援”,因而能否应对“二零二四”大选的十位数字之需?充满了不确信性。
更糟糕的是,柯文哲既然找了个“财团公主”作“副手”,要向各方财团筹款,就将会很困难。一来各方财团会认为,你已经有“新光”作竞选经费的后盾,为何还来向我筹集选举经费?何况财团之间也有“门阀之争”,不如郭台铭一人就可以包起所有选举经费;二来以“柯盈配”的阵容,加上这段时间柯文哲自傲刚愎、反复无常的表现,让财团大佬们认定不但是选不上,而且也缺乏担任领导人的诚信及品格,因而可能不愿作“蚀本生意”,以免“得罪”有可能胜选执政的参选人。